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高新区产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高新区产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 (1)第二章功能定位研究及产业发展引导 (3)第三章区域空间协调 (8)第四章现状综合分析 (9)第五章环行试验线分析 (12)第六章总体布局 (19)第七章综合交通规划 (21)第八章工业用地规划 (25)第九章公共配套设施规划 (28)第十章绿地规划 (29)第十一章河道规划 (31)第十二章市政设施规划 (33)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3)第二节污水工程规划 (34)第三节雨水工程规划 (35)第四节供电工程规划 (36)第五节电信工程规划 (38)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39)第七节环卫设施规划 (40)第八节防洪排涝规划 (41)第九节消防规划 (42)第十节管线综合规划 (43)第十三章环境保护规划 (45)第一章规划总论一、编制背景1、市委市政府新的发展要求2009年10月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科学发展要求。

从全市发展的角度提出各类产业园区的发展转型,明确各园区的发展定位,促进产业集聚,积极拉长产业链。

并指出重点发展***高新区、***开发区等四大园区,为***高新区快速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环境。

2、高新区“二次创业”面临的新的发展需要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高新区进入快速平稳发展期。

对较早发展起来的企业而言,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并形成一定规模,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发展空间的日益紧张,为高新区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形成一定制约。

汽车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类型的企业发展,对扩展用地、产业发展方向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集团城轨试验项目带来新的发展契机***集团***车辆公司规划建设轨道车辆环行试验线项目,计划将基地建成集生产、研发、试验验证于一体的、一流的专业性的试验基地,并选址于产业区四期。

这为***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一方面,通过平台的建设可以增强浦厂的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其在轨道交通装备整车制造的优势,并扩大其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这一验证试验平台的建立,将有利于***轨道交通产业在这一区域的集中整合,有利于轨道车辆产业链的形成完善。

高新区应抓主这一契机,努力打造较为完备的车辆制造业产业。

二、规划范围1、研究范围产业区四期研究范围为朱家山河、宁淮高速公路、滁河、中心路围合的区域。

面积为19.57平方公里。

2、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城轨试验线大环内用地,面积共12.34平方公里。

三、规划重点1、高新区未来产业发展及其对空间布局的相关要求分析;2、产业区四期与区域空间协调关系分析;3、环行试验线包围下的工业园区布局研究;四、规划技术路线第二章功能定位研究及产业发展引导一、功能定位分析1、《***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解读(1)产业选择新兴产业:平面显示、现代通讯、电力自动化、风力发电装备、光伏、轨道交通、医药及生物技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九大产业;优势产业: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和机械装备(通用、专用、电气机械)等五大行业。

(2)工业布局秉承“集中集约、优化整合、差异发展”的原则,强化对现有开发区的整合,促进工业产业的集群发展,提高园区建设用地产出效率。

规划依托现状国家、省市级开发区,构筑产业层次分明、结构相互支撑的十二个工业板块。

即六合工业板块、化学工业园板块、浦口工业板块、桥林工业板块、新尧高新技术产业板块、龙潭工业板块、仙林高新工业板块、板桥滨江工业板块、***工业板块、禄口航空物流产业板块、溧水工业板块、高淳工业板块。

依托十二个工业板块,充分发挥开发区的规模效应和核心开发区的品牌价值,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

(3)***高新区板块(浦口工业板块)以***高新区、浦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主体的开发园区主导产业是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制造和装备制造等。

规划进一步做强***高新区,积极引导高新区新增空间向三桥园区发展,同时整合浦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构筑浦口工业板块。

以高新区为主体的浦口工业板块发展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品牌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高新区孵化基地职能,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设备、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产业。

2、高新区自身产业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平稳发展,***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医药、车辆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

特别是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宗旨的指导下,高新区重点吸引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目前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近200家,占***市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0%以上,是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最密集的地区。

近年来,结合高新区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其提出了重点打造四大产业链的目标:分别为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车辆制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其中尤其以车辆产业发展势头最为迅猛,以南汽为龙头的汽车产业集群将在未来几年内达到年产25万辆整车的规模;以浦厂为龙头的城轨客车生产将占据国内城轨客车一半以上的份额。

3、产业区四期定位产业区四期位于高速公路以西,靠近上汽***整车基地,同时区内明确将建设***浦厂环行试验基地。

结合上位规划的要求及高新区自身发展的趋势,产业区四期的总体定位为: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车辆制造产业、研发试验区。

二、产业发展选择《***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提出创新强市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较少的要素投入、环境成本,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从全市域角度规划***市的支柱产业,其中优势产业如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现代商贸、旅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房地产、信息服务;新兴产业如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等。

提出浦口发展板块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高新区产业区四期,产业选择在***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主导产业范围内,重点发展轨道车辆产业、汽车相关产业以及部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同时与***市其它产业板块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1、轨道车辆产业(1)发展前景2008年,国务院批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将2010年全国铁路网营业里程由8.5万公里调增为9万公里以上,将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规划目标由10万公里调整为12万公里以上。

同时,我国规划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总投资估算超过8000亿,而在国务院4万亿投资计划中,铁路建设规模庞大,接近总投资额度的45%。

可见,轨道车辆发展前景广阔。

(2)发展基础目前,***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轨道交通产业链。

初步形成从工程建设咨询、工程设计到主要关键装备研制等一整套配套完整的产业链,培育出十四所、康尼科技、***集团等一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覆盖了轨道交通建设所需车辆、信号系统等齐全的产品配套系列;从高新区自身而言,***车辆厂及周边围绕城轨项目形成的配套企业达40多个。

其中,4列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地铁,将成为***轨道交通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平台,并成为企业参与国际化轨道交通市场竞争的坚实基础。

对产业区四期而言,******公司轨道车辆环行试验线项目在四期范围内选址,并计划将基地建成集生产、研发、试验验证为一体的专业性的试验基地。

并希望通过进一步发展,建成服务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综合性试验基地,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能、确保安全运营、探索防灾、减灾、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提供中试基地,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3)发展方向——轨道交通车辆整车制造:铁路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高速铁路车辆;电气化铁路设备和器材制造、铁路运输安全监测设备制造等;——零部件生产:配套转向架、轴承、自动监控、车厢内饰等;——认证与培训:轨道交通技术培训,轨道技术鉴定认证等;——综合研发中心:通信信号系统的研发、设计;车辆牵引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设计;铁路噪声和振动控制技术与研发;——国家级的综合轨道车辆试验中心:城市轨道车辆验收试验,车辆和信号系统、通信系统、供电系统综合试验等。

2、汽车零部件(1)发展前景随着宏观环境和由竞争而导致的行业结构发生变化,“整车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

目前,发达国家零部件工业产值一般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

我国汽车零部件整体发展滞后于整车发展,全国约有5000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实现总产值约5500亿元,约占汽车工业总产值35%。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2)发展基础与优势南汽MG项目扎根于***高新区,而且南汽拥有车身、总装、油漆、动力总成等生产设施以及年产20万辆整车、25万台发动机和1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是***高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企业形成的重要基础。

通常,零部件企业向整车厂聚集分三个阶段:整车产量超过5万辆以上时,零部件企业有在整车厂附近租赁仓库保证准时发交的需要;整车厂产量达到10-15万辆时,许多零部件企业有在整车厂附近建立装配车间的需要;整车厂产量超过15-20万辆以后,部分零部件企业有在整车厂附近建立包括加工和装配在内的生产工厂的需求。

根据南汽集团的发展规划,预计2009年到2013年,南汽将累计生产销售整车约64万辆;随着南汽整车产销量的上升,周边5-10公里半径内形成大量的零部件配套企业群落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3)发展方向汽车零部件企业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两高一好”的产品。

建议:汽车安全系统、汽车自动巡航系统、汽车智能电子仪表系统、汽车导航系统或部件、方向指示器及引擎控制其元件、自动变速箱、底盘悬挂系统、液压方向盘、安全气囊等。

3、新能源产业我国新能源市场需求强烈,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在即将出台《新能源调整和振兴规划》,新能源将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同时,***省、***市也加大新能源发展力度,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08年,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1家,即***艾普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

从争创“全国十佳创新型园区”及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规划建议高新区发展重点:加强新能源产业研发能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领域在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方面的提升,强化新能源产业核心控制技术的把握。

产业区四期发展重点:太阳能光热转化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质能发电设备,生物柴油等生物替代能源产业。

4、新材料产业(1)发展现状2008年,高新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增加产值8亿元左右,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数8家,占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的15%。

(2)发展前景根据赛迪顾问公司分析,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每年将增长20%以上。

2006年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市场规模为342亿元,同比增长43.6%,2007年和2008年分别达到450.7亿元和560.9亿元,而2010年会突破820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