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效果及实施难点突破研究
阎良区武屯初级中学刘江华
高效课堂改革已在我校实施了两年多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转变,但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和突破。
一、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是今后一个阶段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到目前为止,学校、教师、学生都在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大部分老师的课堂教改已取得了显著地成效。
1、教学理念转变,师生角色互换:
很多教师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确了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
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是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课堂上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小组之间展开比赛竞争,课完时学生自己检测和总结;课后作业也是学生的检查和督促。
2、重视小组建设,搭建互助平台: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是课改的关键一环,小组内要合理搭配好学生,真正做到兵帮兵,兵带兵;小组间要引入量化加分制度,把竞争比赛
作为学生力争上游的手段。
真正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精神。
有些教师很会利用这一平台,让学生在互助中快乐的学习。
3、课前预习充分,学案搭建桥梁:
高效课堂改革的两个引擎:一是高效课堂小组的建设和运用,二是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
高效课堂改革的理念就是先学后教,导学案就是学生自主先学的第一手资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导学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仗,教师依次设计教学环节和流程,必须把它认真的准备好。
我们绝大部分学生上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课堂上只需展示和讨论探究个别疑难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我们教师都能认真的备课,设计课堂的环节和流程,引导学生自主轻松的学习。
教师备课认真扎实,驾驭课堂轻松自如。
4、教学目标明确,过程环节清楚:
教师都能很好的设计教学目标,明确一节课要讲多少,讲什么。
课堂的环节能很清楚的设计,教师怎样导,学生怎样学,小组如何开展竞赛,讨论等。
教学目标清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清楚,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到了什么,怎样学到的都是清楚的,学生不盲目。
课堂小结时:这节课我们应该掌握什么,怎样掌握的,今后如何去运用都知道。
学生自我检测,巩固知识,锻炼能力。
5、师生互动,深入浅出:
高效课堂师生互动深入,讨论问题明确而深入。
展示不停留在形式上,教师评价及时、恰当,多用中肯和鼓励性的话语。
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各抒己见,不怕出错;小组讨论设有主要发言人,同时各类同学都有机会。
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利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有时专门指定A生要教会C生某些知识。
6、课堂展示,照顾全体,百花齐放: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把眼光落到前几排学生身上,或者是优秀生身上。
更多的把精力也照顾在后进生身上,让他们有展示的机会,这样也能恢复他们学习的信心,同时也照顾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小组展示,百花齐放,课堂是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
二、高效课堂改革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显著效果:
1.高效课堂的改革,让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显著增强,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课前,教师要认真的备课,备知识,备学生,备学习的环节和过程,考虑高效学习小组的活动和展示,考虑小组之间的竞争与量化加分。
这样课堂尽在老师的掌握之中。
2.高效课堂的理念和上课形式真正让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
以前我们总在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在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宰了课堂,学生只是被动的受众,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高效课堂的形式和要求让教师的观念转变,小组互助,当堂展示,合作探究等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教师只需组织和引导。
3.高效课堂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搭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桥梁。
以前我们也曾要求学生要课前预习,但学生要预习什么?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概念,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导学案是学生渡河的船,登山的梯。
我校已组织编写了自己的导学案,并且在实践中反复修改,力争让导学案的编写尽善尽美;同时要求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认真考虑教授的方法,课堂的流程和环节,小组的活动,学生的展示等。
4.班级高效学习小组的建立,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各小组之间的比赛竞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5.高效课堂上的展示环节,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荣誉感,大胆的与人交际的能力,有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对课堂改革教学难点的思考和研究:
1、课堂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时间如何来划分?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知识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能。
其次新课程讲究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原则,学生要自主地把所学的内容加以预习和掌握,然后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
不然,我们还是走的老路子,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
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要彻底把我们教师的独角戏撤掉,
学生要讲、要讨论、要写、要展示、要反驳,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
学生真的动起来了,我们的课改就成功了。
课堂上教师的导学,要精练恰当;教师要起到穿针引线的组织作用,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做课堂展示的主角;教师的导课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也可依据课堂的环节而定,也可依据教师的能力而定;重点疑难教师一定要认真讲解。
2、导学案的编写应侧重什么?
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导学的问题设置要有坡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导学案的运用以设计学生活动和教学的流程为主,知识问题为辅;导学案重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不宜堆积过多的问题。
3、新课改会影响教学质量吗?
课改与教学质量相辅相成,方向一致,课改是为了学生轻松的学习,快速的提高学习成绩。
课改之初,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之前,可能会影响教学的进度,也可能使教学的成绩不高甚至下降,但一旦学生学会了学习,他们的学习成绩会事半功倍、一日千里。
新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看学生的成绩进步大小;看学生是否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中国当今的考试指挥棒下,学生成绩是评价学校、老师最主要的指标。
新课程改革已经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
还有一个把它转化为优秀成绩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抓好教学的落实工作。
高效课堂改革及难点突破研究
(后期)
阎良区武屯初中教研室
刘江华
2013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