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速产业发展
城镇化是以工业化为主要动力,以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为表征,以产业结构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向城镇社会、人类聚居从农村空间形态向城镇空间形态、人类文明从传统农村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为本质内涵的转变过程。
城镇化的本质是发展方式的城镇化,而不是单纯的人口城镇化。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兵团考察时指出:“要把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作为兵团特殊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的有效措施。
”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推进垦区城镇化。
无论是增加兵团就业岗位、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增强兵团凝聚力,还是辐射带动周边县域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共同致富,都要求在垦区建设一批现代化城市和小城镇。
这是事关兵团和新疆发展的长远大计。
从安营扎寨到设市建镇,表明了兵团发展壮大的辉煌业绩,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一座城镇,就是一个现代文明的聚集地,一个维稳戍边的堡垒。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从战略高度指明了兵团发展的方向,为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建设体系指明了道路。
一是加快团场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职工收入。
团场所处的资源环境局限性很大,缺乏大规模发展大中城市的地理条件,不可能走只发展大城市和农业劳
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
团场小城镇建设是兵团城镇化的重点,团场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团场职工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宽职工增收的途径,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变职工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和思想文化素质,增强团场的凝聚力,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
二是加快团场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小城镇建设可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环保以及餐饮服务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刺激非公经济的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团场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团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
三是加快团场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城镇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城镇化的大推进,就没有工业化的大突破。
工业滞后是团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团场加快发展的着力点和主攻点。
只有加快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城镇集聚产业、资金、人才的优势和基础设施共享的便利条件,为工业发展搭建平台,引导工业企业向城镇集中,才能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加快团场工业化的进程。
四是加快团场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改善职工的生活质量、提高职工素质和保持团场社会稳定。
当前,团场基层职工相对分散居住,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平衡,城镇档次较低,城镇功能不尽完善,缺乏吸引力,直接影响到职工素质提高和屯垦戍边队伍稳定,不利于团场的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发
挥“三大作用”。
只有加快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壮大城镇经济实力,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才能留得住人才、引得进人才,激发团场基层职工建设团场、奉献团场的热情,从而为推进团场经济发展作贡献。
二、加快团场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产业发展对城镇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为团场城镇化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但是,城镇建设资金缺乏;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配套性差;城镇化建设特色不明显等,依然是城镇化建设道路上的瓶颈制约因素。
(一)转变观念,科学规划。
一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在思想上、观念上、工作上实现从“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转变。
二要明确思路、科学规划。
团场小城镇规划要本着以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繁荣经济、保护环境为重点,科学地对团场小城镇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确保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并依托城镇公共服务资源,将城镇社区化管理向中心连队延伸,使连队居民点成为加快推动团场城镇化的有效载体。
城镇重点要做好居住区、商业街区、工业功能区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
在制定建设规划时,团场要把小城镇建设目标与本地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注重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和风格,将特色风格和现代气息有机结合起来。
(二)坚持产业兴镇,着力培育和发展城镇主导产业和支
柱产业,壮大经济实力。
一是要把团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工业结合起来,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合理确定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型小城镇。
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开发建设小城镇工业园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二是要把团场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
依托团场丰富的农林牧资源,围绕优势农产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三是把城镇化建设与市场建设结合起来。
大力加强专业化市场建设,发展新型商业、流通业,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实现以市场活流通,以流通促生产,逐步培育壮大内外相联的市场体系。
四是鼓励引导团场职工向现代化住宅消费模式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对道路、电网、信息网络等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人居居住环境,提升小城镇的品位。
(三)坚持团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
充分利用团场的区位优势,改革团场小城镇建设方式,由建设小城镇转向经营小城镇,依靠社会力量搞开发,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把城镇开发建设推向市场,形成小城镇建设市场化,由此探索出一条“筹资行为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新路子。
一是抓住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对口支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二是将城镇建设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来参与城镇的开发建设。
三是积
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及外资参与建设经营,形成多元化主体结构,加快团场城镇化建设步伐。
特别是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二、三产业方面的好项目、好企业和优秀人才到团场安家落户,带动团场经济的发展。
(四)加快城镇建设的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团场小城镇建设的管理水平。
随着兵团城镇化进程加快,团场城市化特性逐步显现。
团场小城镇出现的经济成分、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特点,使小城镇社会管理比原来的团场社会管理要复杂得多。
客观上要求提供新的完备的制度规范、制度安排和制度保障,要求尽快实现“两个转变”,即:由管理团部、连队向管理城镇的转变,由管理单位和职工向管理社会和管理居民的转变。
要把加快团场小城镇和中心连队居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要按照城镇体系规划综合配套建设城镇和中心连队居住区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有线电视、污水垃圾处理等各项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和硬化五大工程。
(五)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增强团场城镇建设的吸引力。
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军垦特点,发展城镇文化。
尤其在城镇建设中,要集中体现兵团文化的丰富内涵,就是在规划设计中体现城镇文化底蕴,在建设风格中体现城镇精神风貌,在社区建设中体现城镇文化内涵。
要从小城镇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进行挖掘,在规划布局、建筑形态和生活方式上要给人以文化认同感和文化亲近感。
要用文化
提升居民素质,用制度强化监管,用机制强化激励,进一步提高团场职工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及文明素质,真正以良好的城镇形象,增强团场小城镇建设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