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变?
可能是视神经或视觉中枢损坏
1.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
()
A
A.晶状体 B.视网膜 C.睫状体
D.玻璃体
2.下面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其中正确的
是( )
A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3.某学生陶耳垢时,不小心戳坏耳朵中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 ) A.外耳道 B.鼓膜 B C.咽鼓管 D.半规管
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眼的结构和功能
思考:眼球由哪些结构组成?
角膜 虹膜 睫状体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晶状体 视神经 玻璃体
1.眼球的结构
眼外肌
眼球各部分结构有哪些功能?
思考:
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结构分别相当于人眼球 的哪些结构呢?
镜头 底片 暗箱的壁 光圈
瞳孔 视网膜 晶状体 脉络膜
2.人产生听觉的大致过程是( C ) 。
A.声波→鼓膜→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B.声波→鼓膜→外耳道→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小骨
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D.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3.视觉形成过程中,外界物体产生的光线,形成物像、最终产生视觉的场所依次为
人体的唇,鼻尖,舌尖等处的触觉非常敏感,肢体的腹侧面比相应的背 侧面触觉敏感,敏感部位的触觉感受器分布密度高,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 机会也多。
思考(2).温度觉是如何感知温度变化的?
当我们接触的外界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使皮肤和黏膜的温度也发生 变化时,我们就会觉得“冷了”或“热了”,这就是温度觉。
()
C
A.角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B.视网膜、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D.大脑的视觉中枢、大脑的视觉中枢
4.下列对温度觉主要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A.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和黏膜
B.当刺激使皮肤温度下降时,会感觉“冷”
C.当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时,会感觉“温”
D.皮肤对“冷”、“温”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一样的
半规管 前庭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
听觉的形成
思考:听觉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 ( 锤骨) →
耳)廓→ 砧骨
→外(耳鼓道膜)→ ( )→( )→
神经冲动
镫骨
耳蜗 →
→ 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 → (听觉中枢)
听觉
外耳集音、中耳传音 、内耳感音。
探究点三:嗅觉与味觉
矫 正
探究点二:耳的结构和功能 思考:耳朵由哪些结构组成?
耳廓 外 耳
外耳道
听小骨 锤骨 砧骨 镫骨
半规管
前庭
内 耳
耳蜗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中耳
位听 神经
咽鼓管
思考:耳各部分的结构有哪些功能?
外耳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道: 传送声波 鼓膜: 产生振动
中耳
鼓室: 咽鼓管通到咽部
耳
听小骨: 传导振动
内耳
• 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描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银里养 着两丸黑水银…
• 想一想:(1)上面诗句中的“如白银”“黑水银”分别指眼球的什么结构的颜色?
巩膜就是诗句中的“白银”;虹膜就是诗句中的“黑水银”。 • (2)假若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可能哪些结构发生病
思考:我们是如何感觉饭菜的香味和酸、甜、咸淡的?
(1)
嗅觉
感受器分布
味觉
嗅黏膜 舌尖和侧缘
功能 感知气味刺激
辨别酸、甜、苦、咸
探究点四、其他感觉器官
思考1;什么是触觉
当我们身体的一定部位,与外界物体接触时,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体 的存在,甚至可能对物体的形状、硬度、光滑程度等情况做出一定判断,这 就是触觉。
探究活动: 皮肤感受“冷”“温”刺激的实验 提出问题:
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当环境温度低 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冷;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热。怎样利用 实验的方法来体验温度觉?
方法步骤
1.准备三个水槽,分别记为1、2、3号水槽,然后向1号水槽加入室温 (25℃左右)水,2号加入高于室温5℃的水,3号加入高于室温10℃的水。 2.实验开始,先将左手和右手分别浸入1号和3号水槽,持续10s左右;然后 将两手同时很快转入2号水槽1~2s,这时注意体会左、右手的感觉有何不 同。 3.小组同学分别做上述实验之后,交流各自的体验,看彼此的说法是否一 致。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学习目标:
1.说出眼球和耳的结构与功能;理解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 2.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分析近视的成因及其预防方法。 3.保护眼睛,科学用眼;关注耳眼保健,养成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
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乌云 密布,豆大的雨点迎面扑来,这时你会急忙寻找避雨 地点。你怎么判断出要下雨呢?
4.记录实验结果。
右手感觉 左手感觉
1号
2号
冷
冷
温
3号 温
现象分析
(1)感觉到冷时,受到的刺激是温度下降;感觉到热时,受到的刺激是 温度上升。 (2)1~2s后两手同时放入温水中,左手皮肤温度低于温水温度,手觉得 温;右手皮肤温度高于温水温度,手觉得冷。
总结归纳
皮肤温度感受器能够感受使皮肤温度发生变化的刺激。 当刺激使皮肤温度下降时,会感觉“冷”;感受冷刺激(皮肤温度下降)的感受器 叫冷感受器。 当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时,会感觉“温”;感受温刺激(皮肤温度升高)的感受器 叫温感受器。
视觉的形成
视觉的形成过程
物体反射的光线
角膜
视网膜
视神经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大脑皮层
(视觉中枢)
形成 视觉
近视眼和远视眼
思考:近视和远视有什么区别?
正常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近 视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 网膜的前方
矫 正
远 视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 膜的后方
在视网膜前的方_______,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需要配
戴_凹__透__镜____加以矫正。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5.能感受气味刺激的感觉细胞位于( )
D
A.舌表面
B.皮肤
C.气管和支气管
D.嗅黏膜
6. 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能感受光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图中标号___所示结
8
构。
(2)白种人的蓝眼睛是因为标号___结构的4颜色是蓝色的。
(3)近视眼是由于晶标状号体[2]_______过度变凸,造成物像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