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场馆可行性研究报告

体育场馆可行性研究报告

体育场馆可行性研究报告篇一:体育馆可行性研究报告1 总论1.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体育馆建设地点:西安市长安区韦常路南段2号##长安校区1.2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建筑工程公司办公地址:**市@@路##号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工程0602班学号: 1.4研究依据及范围(1)《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20)》;(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规程、规范、标准和定额;(5)**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体育馆建筑设计方案》;(6)##提供的有关基础建设资料。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法规、政策和规范,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以及场馆工程的总图规划、主要工程技术方案、环保及节能、配套设施、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风险分析等进行分析研究,供##和项目审批部门决策参考。

1.5项目概况(1)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按乙级体育馆标准建设。

其主要内容为:可容纳3000席观众的主体育馆及与场馆比赛配套使用的管理中心、动力中心等。

(2)建设规模项目总建筑面积3800㎡。

项目选址于财院长安校区。

按照学院总体规划要求实施建设。

建设用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已取得西安市规划部门的认可,项目建设用地有保证。

拟建场址位置见附图一,距频临干道,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已敷设到了距建设用地场址边沿约200m处,公用配套设施条件较好。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全部由##财政安排。

项目建设期15个月。

XX年4月初动工兴建,XX年7月底以前竣工。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2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由陕西省主管,以经济和管理类学科为主,经、管、文、法、理、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位于古都西安,与驰名中外的盛唐人文名胜大雁塔和壮丽典雅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毗邻,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历史积淀丰厚。

学校设有经济、管理、会计、统计、信息、文法、政治与行政7个二级学院和研究生、公共外语、体育3个教学部。

拥有统计学、企业管理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经济法学5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现开设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等24个本科专业,涉及一级学科14个,拥有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财政学、经济法学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统计学、金融学、法学3个省级名牌专业。

目前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000多人。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

现有专职教师860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329人,近百名外籍专家和国内著名统计学家、经济学家、人文学家受聘担任学校兼职教授。

拥有西安统计研究院、陕西省统计研究中心、陕西省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和西部农村公共经济研究中心、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文化资源与产业研究中心3个校级科研基地。

建有中央与陕西省共同资助建设的金融与证券投资实训中心、财税信息化管理实训中心、企业策划与设计实训中心、ERP实训中心、大学物理实验室等22个实验室(实训中心)和102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比利时、英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5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英国布莱德福大学、格拉摩根大学、美国库克大学、拓玛斯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

完成了比利时弗拉芒政府资助的发展合作项目、“联合国P-44项目”、“欧盟在华投资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等国际合作研究课题。

学校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万名经济管理人才,积淀了较为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的学生具有热爱体育、关心体育、积极开展体育锻炼的好传统。

##的体育工作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在省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女子篮球、足球项目,先后获省级以上冠军10余次并多次打进全国比赛十强。

##体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

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要与现有体育基础设施不相适应,尤其是多功能、高档次公共体育活动设施缺乏,不能满足人们多层次的体育活动需要。

##体育设施及其分布如下表:上表数据可以看出,##的体育基础设施绝大多数是室外的。

与其他学校系统的体育设施标准和档次差距较大。

体育基础设施是城市体育事业发展和人们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新校区的不断建设与教育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与现状文化基础设施不相适应,尤其是多功能、高档次公共体育活动设施缺乏,不能满足人们多层次的体育活动需要。

院方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包括体育活动设施在内的公益设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支持,以达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早在XX年,当时的院方就开始研究和规划体育中心的建设。

XX年体育中心规划选址在长安校区,拟建400m跑道田径场、体育馆、游泳馆、带看台灯光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

之后,先后建起了田径场和篮球场、排球场。

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长安校区体育馆的进一步发展工作进展缓慢。

按照##的总体规划,在对学生全面培养教育的基础上,校方决定启动体育馆建设项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文化体育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当前,大学生体育活动正在蓬篇二:体育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体育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某某市体育馆承办单位:某某市体育局项目法人:罗某某某某市体育局是是某某市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之一,局机关设3个科室。

目前有3个直属事业单位,8个体育社会团体组织,开设的运动项目有篮球、足球、速滑、举重、乒乓球、拳击,自行车,跆拳道、摔跤、柔道、台球、武术、网球、田径等项目,现有体育专职人员64人,其中专兼职教练员38人,参加训练人数11 00余人。

原有标准400米田径场1处、篮球训练馆1座,室外篮球场3块、举摔柔和乒乓球训练房共计1400平方米。

1(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体育场馆可行性研究报告).1.3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某某市总体规划》(XX年初稿)(3)《某某市建设事业“十五”计划和到XX年规划》(4)《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5)某某市发改委“关于下达某某市体育馆建设计划的通告》(松发改发[2 007]75号)(6)某某市建设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松GJ字第07—18号)(7)某某市建设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松Gz07—1 4)某某市规划局《某某市体育馆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8)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及数据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年来,某某市体育场馆的建设步伐缓慢,基本上没有大的场馆建设。

近年来,体育局原有田径训练场及其他训练设施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已不复存在。

某某市目前体育设施的现状远远落后于城币的发展规模速度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全民健身的需求。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设施落后的矛盾将会显得越来越突出,这不仅影响某某市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人才的培养,还造成群众体育活动无场地设施,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同时也影响城_巾品位和档次的提高。

为此,特提出建设该项目。

1.2项目概况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松花江南岸的某某市体育中心用地内,北邻新修城市防洪大堤东邻规划松花江二桥引桥,南侧为规划城市道路,西侧为广场西路延伸线,用地南侧、西侧均为规划中的新开发商贸、住宅区。

(1)建设规模某某市体再馆是规划总用地11 64公顷的某某市体再中心主体工程,位于体育中心用地东侧,根据国家、省等部门的有关标准及要求并结合某某币的具体崎况,拟建5 000座位的体百馆及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245 00平万米。

(2)建设目标将某某市体育馆建设成为某某市资源配臵合理、设施先进、管理一流的体育设施,使其成为某某城市建设新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满足群众的需要。

某某市体育馆的建设还将使某某市具备了作为冰雪项目训练、比赛基地和承办地区性和全国单项比赛的能力。

项目拟建地点位于某某市松花江南岸,南堤北扩形成的新城区东部,总建设用地面积约11.64公顷,用地北邻新修城市防洪大堤,东,南、西三面邻规划城市道路,交通极为方便、环境条件良好、城市公用基础实施配套完善、施工条件具备,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该项目总投资约1.9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列进一步发展某某币的体育事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某某币的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各项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为拉大城市框架、提升某某市的城市品位、扩大对外开放等万面起到积极作用有着显著的往会效益。

体育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篇三:某市体育中心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市体育中心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院二○○八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概况 (9)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12)2.1确定建设规模的依据...............................................................12 2.2建设规模定位 (19)2.3***市体育中心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19)第三章场址选择 (22)3.1场址现状..............................................................................22 3.2场址条件........................................................................22 3.3场址比选及结论 (26)第四章工程方案...........................................................................28 4.1规划及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原则与意图........................28 4.2项目总平面布置、功能布局及交通组织...........................28 4.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0 4.4给排水及消防 (30)4.5供配电及弱电 (34)第五章能节水措施 (38)5.1节水措施 (38)5.2电气节能措施 (38)5.3空调节能措施 (38)5.4建筑节能 (39)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40)6.1方案实施 (40)6.2项目招投标 (42)6.3进度计划 (43)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48 7.1环境影响分析 (48)7.2环境保护措施………………………………………………………………48 7.3水土保持………………………………………………………………49 7.4消防安全………………………………………………………………52第八章投资估算………………………………………………………………53 8.1估算依据………………………………………………………………53 8.2投资估算……………………………………………………………………53 8.3建设投资………………………………………………………………54 8.4资金来源..............................................................................54 8.5筹资方案 (54)第九章社会评价………………………………………………………………...57 9.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57 9.2项目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60 9.3社会风险分析...........................................................................63 9.4社会评价结论 (64)附件: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经***市委、市政府领导集体研究,***市体育中心新建工程由***市行政中心搬迁指挥部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市**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具体承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