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五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五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作品,写听曲感心、知音难遇的是( C[C]《西北有高楼》 )[A]《登池上楼》[B]《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C]《西北有高楼》[D]《登楼赋》2、《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所用修辞手法是( D[D]比喻 )[A]借代[B]拟人[C]夸张[D]比喻3、下列诗题中,“行”字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D [D]《钱塘湖春行》)[A]《短歌行》 [B]《琵琶行》[C]《丽人行》 [D]《钱塘湖春行》4、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指( A[A]荷花 )[A]荷花[B]兰花[C]梅花[D]菊花5、下列诗作出自《王右丞集》的是(B《渭川田家》)[A]《送杜少府之任蜀川》[B]《渭川田家》[C]《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D]《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6、在下列四组作家并称中,以平易通俗风格著称的是(C[C]元白)[A]韩孟[B]高岑[C]元白[D]王孟7、“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故国”是指(D南唐)[A]西蜀[B]唐朝[C]吴越[D]南唐8、李密《陈情表》“死当结草”,“结草”意指( D[D]报恩 )[A]搓绳[B]拾草[C]复仇[D]报恩9、左思《咏史》“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金张”生活的时代是( A[A]西汉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10、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用景物起兴,转入描写人物心理的诗句是( C[C]白云一片去悠悠)[A]春江潮水连海平[B]皎皎空中孤月轮[C]白云一片去悠悠[D]昨夜闲潭梦落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诗句出于“初唐四杰”笔下的有(AC[A]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C]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A]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B]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C]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D]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12、下列成语出于先秦史传文章的有(ABCD[A] 退避三舍[B]东道主[C]狡兔三窟[D] 前倨后恭)。

[A] 退避三舍[B] 东道主[C] 狡兔三窟[D] 前倨后恭13、下列作品出于“温韦”之手的有(AC[A]《梦江南》(梳洗罢) [C]《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A]《梦江南》(梳洗罢) [B]《谒金门》(风乍起)[C]《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D]《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14、下列作品出自白居易之手的有(ACD[A]《新乐府》五十首[C]《赋得古原草送别》[D]《秦中吟》十首)。

[A]《新乐府》五十首[B]《连昌宫词》[C]《赋得古原草送别》[D]《秦中吟》十首15、下列作家以写新乐府诗著称的有(ABCD[A]白居易[B]张籍[C]元稹[D]王建)。

[A] 白居易[B] 张籍[C] 元稹[D] 王建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李白《行路难》中比喻仕途艰难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

(T )17、“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为杜甫评介“初唐四杰”的诗句。

(T )18、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借蝉自喻,即写出自己入狱后艰难危苦的处境,也表明自己始终如一光明磊落的心胸。

(T )19、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孟浩然、王维、杜牧、李商隐等。

(F )20、“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为王维晚年生活态度的写照。

(T )21、“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出自王维的《终南山》。

(T )2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出自杨炯《从军行》(T )23、高适与岑参为中唐时期的边塞诗派代表作家(F )24、中唐时期的“苦吟”风气来自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T )25、杜牧的《赤壁》是针对现实的黑暗与腐朽借古讽今。

(F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27、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28、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2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0、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31、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3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4、王维山水田园诗具有哪些特色?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总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作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2.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如《送妍桂洲》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35、简述白居易新乐府诗创作特征。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1、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

他主张诗歌应积极反映现实,干预生活。

2、讽谕美刺的创作要求。

他要求诗歌创作只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

3、著诚去伪的创作态度。

他要求诗歌创作取材必须真实,要“尚质抑淫,著诚去伪”(《策林》)。

4、关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他把内容放在首要地位,要求形式为内容服务。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是他的新乐府诗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是他积极的政治主张在文学上的体现。

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

他主张诗歌应积极反映现实,干预生活。

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仁义创作原则。

他所说的"进"、"事",正是国家兴衰、时政得失,民主疾苦等重要内容。

这个创作原则,是现实仁义诗歌理论的新发展,也是对齐梁诗风以至大历诗风的一种否定,因而对新乐府运动的开展,以至对后代诗歌创作都有积极影响。

2、讽谕美刺的创作要求。

他要求诗歌创作只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

在《策林》小说:"俾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认为"补察得失之端,操于诗人美刺之间焉。

"所以他把自己揭露黑暗、抨击时弊的新乐府诗称为讽谕诗,是美刺比兴之作,也即"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之意。

3、真诚去伪的创作态度。

他要求诗歌创作取材必须真实,要"尚质抑淫,著诚去伪"(《策林》)。

他的新乐府诗,就是严格遵循"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新乐府序》)的原则写作的。

这一观点有力地批判了华伪诗风,促进了新乐府运动的开展。

4、关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他把内容放在首要地位,要求形式为内容服务。

他以果树为喻,表述为根情、苗言、华声、实支。

所以他强调诗歌创作"系于意,不系于文"、"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为了更好的为"根"、"实"服务,他主张"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体顺,而肆",即语言浅显,形式通俗。

由于他的提倡和推动,使诗歌的通俗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和正统的儒家诗论是一脉相承的,目的是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把诗歌看作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秩序的有力工具。

他在强调内容的真实性时,忽视了艺术的虚构、夸张幻想等浪漫主义手法的积极作用,对屈原、李白这些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传统也未予足够重视。

他单纯要求形式质直,而忽视艺术美感,也失之片面。

它们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这些诗措辞激烈,毫无顾忌,突破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十分突出。

讽谕诗在形式上多直赋其事。

叙事完整,情节生动,人物情节细致传神。

另一部分讽谕诗则采用寓言托物的手法,借自然物象寄托政治感慨。

这两类作品都是概括深广,主题集中,形象鲜明,语言晓畅明白。

部分《新乐府》还采用“三、三、七”言句式,有民间通俗文艺的痕迹。

闲适诗多抒写对归隐田园的宁静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他的诗风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算是朴而近古,因此流传极广,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36、以《将进酒》为例,简析李白的诗歌艺术特征。

李白此诗约作于长安放还之后。

诗歌表现三个方面的创作特色:第一,诗歌中塑造了一位个性独特、情感强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诗歌中频频出现第一人称,如“天生我才必有用”、“请君为我倾耳听”等。

这是对个人自身的重视。

诗歌塑造的是一位豪迈不羁、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第二,大胆的想象与夸张。

寻常的艺术手段不足以展现其天马行空之个性时,奇特的夸张与想象便脱口而来,使其诗歌都涂抹上奇幻的色彩。

如开篇诗人从空间之夸张进入时间的想象,将人之一生夸张缩短为“朝”与“暮”,悲叹人生短促,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然可见。

而黄河之水一去不返与人生易逝也有内在寓意联系。

第三,诗歌中李白的情绪急剧变化,跌宕起伏。

诗歌起句突兀、先声夺人,有悲慨之声。

然而,悲感非李白之个性,只要得意纵情,便可快意人生。

故下文陡转,由悲转欢,直至“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

“但愿长醉”的牢骚,已由狂放转向愤慨,这是李白借酒浇愁的原因。

在这种深广忧愤情绪的促动下,酒兴越喝越浓,越喝越狂,主客混淆,醉态毕现。

李白平日喜欢自己比拟谢安、诸葛亮、鲁仲连,此时却用陈王曹植的典故,就是写自身的失意,悲愤,与自信。

结句落实到“万古愁”之悲,回应开篇,使全诗的格调浑融整一。

情感如此跌宕起伏频繁,这是心灵年轻、性情真挚的表现。

总之,全诗气势磅礴,激昂奔放,情绪变化急剧,音节嘹亮,擅长夸张想象,典型地体现了李白诗歌的作风。

37、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为诗中名句,妙处何在?“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诗人从冬去春回的众多景象中选择了一个细小而典型的镜头:不知不觉间楼外枯草瑟瑟的池塘里竟然春草繁生了;小园垂柳丛中禽鸟鸣声也已变换。

正是从池塘小园的变化中,久病的诗人突然意识到,外面已是一派浓郁的春意。

这里写景,有声有色,远近交错,充满了蓬勃生气。

“池塘”二句为历来诗论家交口赞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