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41 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 试题

B41 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 试题

1. 作为高层的管理者勇需要
A.勇猛
B.智慧
C.勇敢
D.果断
2. 危机管理最好的,最高的层次是
A.化危机感为动力
B.没有危机
C.置之死地而后生
D.趋利避害
3. 企业竞争本质上就是
A.利益的争夺战
B.人才的争夺战
C.主动权的争夺战
D.市场的争夺战
4. 避实击虚所着眼的是
A.对手的变化
B.对手的谋略漏洞
C.对手整体结构的瓦解
D.对手的局部结构调整
5.《孙子兵法》成为科举中武科考试的理论科目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是在
A.唐代
B.宋代
C.汉代
D.明代
1.《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成为全书纲领的一篇是
A 谋攻篇
B 计篇
C 势篇
D 军争篇
2. 孙子关于领导力的核心解释为
A 严
B 仁
C 信
D 智
3. 战略计划建立的基础是
A 资源
B 人才
C 资金
D 民心
4. 依据兵法的原则做企业应该把重心放到的层次是
A 伐交
B 伐谋
C 伐兵
D 攻城
5. 取胜原理核心中的核心是
A 在事先确定的对抗点上形成绝对的优势
B 控制竞争的进程与结局
C 立于不败之地
D 充分利用对手错误
6.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的目的是
A 使手中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B 全胜
C 先胜
D 不战而屈人之兵
7. 孙子作战理论的核心篇是
A 《计篇》
B 《谋攻》
C 《虚实篇》
D 《军争篇》
9. 下列思想和西方战略家利德尔•哈特提出的间接路线战略相似的一项是
A 攻心为上
B 以迂为直
C 避实击虚
D 后发制人11. 《作战篇》的核心是
A 攻其不备
B 出其不意
C 战争物资的准备
D 找出敌人破绽
14. 孙子实现其“知”的主要途径和实现其“先知”的主要手段是
A “火攻”
B “用间”
C “以利为患”
D “虚实”
15. 选择下属的原则是
A 忠诚
B 围绕企业利益
C 可靠
D 听话
2. 中国历史上关于用兵的第一个战略管理模型是
A 四略
B 三才
C 七计
D 五事
4. 蒙牛用伊利的人才、市场、渠道甚至品牌迅速发展壮大自己所运用的策略是
A 上兵伐谋
B 利令智昏
C 因粮于敌
D 合作双赢
9. 企业里边要提防竞争对手使用间谍从我方获取信息,对我方的核心的材料要
A 学会分级
B 专人专管
C 严格保密
D 专职负责
11. 新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在上项目的时候,首先要做可否性报告,这是运用了孙子的
A “防患于未然”
B “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
C “令民与上同意也”
D “不战而屈人之兵”
13. 衡量战略胜负的标志是
A “势”
B “行”
C “谋”
D “攻”
14. 最有效的击虚手段是
A 进攻对方的心理弱点
B 进攻对方的管理弱点
C 进攻对方的防备弱点
D 进攻对方的技术弱点
9. 今天的信息战就是
A 伐交
B 伐兵
C 伐谋
D 用间
12. 在现代商战中,要使企业的命运真正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战略家就要
A 因粮于敌
B 防微杜渐
C 知己知彼
D 知害知利
13. 巨大的风险背后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机会,这就是孙子所说的
A 避实击虚
B 因敌制胜
C 置之死地而后生
D 以患为利
14. 管理最核心的东西
A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B “非利不战,非危不战”
C “避实击虚,因敌制胜”
D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
1. 按照兵法的原理,成功管理的三大要素除料敌、取人外还有
A 人才
B 资源
C 谋略
D 并力
8. 能提供一种被职工认可的愿景使企业的发展有强大的动力是因为
A 知己知彼
B “不战而屈人之兵”
C “令民与上同意也”
D 利益驱动
14. 《孙子兵法》的精髓可以概括为
A “置之死地而后生”
B “非利不动,非危不战”
C “知己知彼,避实击虚”
D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
3. 竞争对抗的一条最关键的原则是
A 以静制动
B 出奇制胜
C 择人而任势
D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