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半年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精选真题及中公教师命中分析考题:初中信息技术《电子邮件》二、考题解析初中信息技术《电子邮件》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上节课已经学会了,如何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请同学回答申请的方法。
如何发送邮件?-导入新课2.新课教授。
任务一、观察结构教师演示登录163邮箱并向同事发送电子邮件,请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1)电子邮箱的界面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2)发送邮件的步骤是什么?教师操作完成,学生进行回答。
任务二、发送邮件教师布置任务同桌之间发送邮件。
并提问“如何给多人发送同一邮件信息?”同桌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并尝试操作。
教师进行指导。
任务三、收取并回复邮件教师提出以下几问题,组织小小组进行讨论。
(1)我们收到的邮件在哪里可以看到?(2)除了能够发送文字信息外,还可以发送哪些信息?(3)回复邮件与写邮件有什么不同之处?(4)新邮件与未读邮件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之间相互发送并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可以总结答案。
任务四、保存邮箱地址(1)认识电子邮箱地址和平时一样,在寄信时都必须填写地址(通常我们把它叫做E-mail的地址),E-mail 的地址是由符号“@”及其分开的两部分组成,“@”前面是用户名(即邮箱名),“@”后面是与邮件服务器相关的名字。
例如:,“xianhua2001”是用户名,“sina.com”是邮件服务器名。
(2)保存邮箱地址3.看一看:巩固本节知识。
学生给老师的邮箱发一个邮件,公布教师邮箱“******@163.com”。
4.师问生答: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并请同学下课后,搜集常见电子邮箱有哪些?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类】【参考答案】教学重点: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掌握电子邮件地址的书写格式。
熟练运用Web页方式发送电子邮件。
教学难点:电子邮件的原理。
2.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电子邮件在Internet上发送和接收的原理可以很形象地用我们日常生活中邮寄包裹来形容:当我们要寄一个包裹时,我们首先要找到任何一个有这项业务的邮局,在填写完收件人姓名、地址等等之后包裹就寄出而到了收件人所在地的邮局,那么对方取包裹的时候就必须去这个邮局才能取出。
同样的,当我们发送电子邮件时,这封邮件是由邮件发送服务器(任何一个都可以)发出,并根据收信人的地址判断对方的邮件接收服务器而将这封信发送到该服务器上,收信人要收取邮件也只能访问这个服务器才能完成。
考题:初中信息技术《Excel公式和函数》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初中信息技术《Excel公式和函数》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生活中经常要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数据表,比如考试成绩表、教师工资表、商品销售表等(请同学们再列举一些数据表),那么我们如何快速地求出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值等等数据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出示某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表(比如有20位学生),要求计算出每位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及单科成绩总分和平均分。
本节我们学习sum和average两个函数来解决上述问题。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如下内容:(1)公式使用公式必须注意:全部公式以等号开始(2)求和函数sum功能:利用sum函数可以计算出指定区域中数据的总和。
注意:使用这个函数时,要在函数名sum后面的括号中输入用冒号隔开的两个地址,如sum(d3:f3)。
(3)求平均数函数average功能:利用average函数,可以计算指定区域中数据的平均值。
教师出示“任务”后巡视,对学生操作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学生操作如下内容:如何求出数据表中所有学生语文和英语(不连续)两科的总分及平均分?如何改变小数点后面的位数?并按总分升序排序。
【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给予评价,指出其操作当中的注意事项【小结作业】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和两个常用的函数:sum、average的使用;注意对连续数据和不连续数据的选择应用。
完成第2题统计后平均分保留两位小数,并按总分升序排序。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类】【参考答案】【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电子表格软件中求和函数、求平均值函数的操作。
学会在Excel中利用公式和函数处理数据信息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网络的帮助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Excel中利用公式和函数处理数据信息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通过动手实践,能够真切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原则。
2.除课堂中的函数外再介绍1至2个函数的作用?【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计数函数COUNT:计算参数列表中的数字项的个数。
函数COUNT在计数时,将把数值型的数字计算进去;错误值、空值、逻辑值、日期、文字则被忽略。
最大值函数MAX:求出一组数中的最大值。
考题:初中信息技术《初识我的电脑》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初中信息技术《初识我的电脑》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1.【设置疑问,导入新课】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提问“电脑在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学生给出各种各样的回答。
教师继续提问“常用的台式电脑都由什么组成?”。
引入课题——初识我的电脑。
2.【新课教授】环节一、初识电脑教师在PPT上出示电脑的各个组成部件,让学生一起回答各个电脑部件的名称。
教师进行讲解。
常用的台式电脑,一般由主机和外部设备两部分组成。
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并讲解主机箱内的主要部件有CPU、存储器、主板等。
环节二、认识主机教师播放台式电脑工作过程的视频,并提问“你认为电脑的哪一部分最为重要,为什么?”。
引导学生以人脑为例子进行回答。
教师在PPT上展示答案“主机是电脑的核心部件,其主要部件都在主机箱内。
”。
任务三、认识输入/输出设备教师在PPT上展示输入/输出设备,提出两个问题“PPT当中展示的哪些属于输入设备,哪些属于输出设备?并讨论总结什么是输入设备,什么是输出设备?”。
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积极讨论总结。
教师在讲解的基础上再次提问“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输入/输出设备”。
3.【巩固提高】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哪些行为类似于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并谈谈你希望未来的计算机是什么样子的?4.【小结作业】请学生分享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上网搜集与计算机有关的名言。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
【专业知识问题】【参考答案】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是完成计算机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这是计算机的“躯壳”。
计算机的硬件通常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其中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是构成主机的核心部件。
它们都置于主机箱中。
主机以外的其他部件常被称为计算机的外围设备。
软件系统是运行、维护、管理、应用计算机所编制的所有程序和数据的组合,按功能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如何结束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实施问题】【参考答案】信息技术课堂以结束的形式可以分为封闭式、开放式、综合式。
封闭式是指教学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总结巩固而结束教学的方法,包括讨论总结、板书总结、借鉴总结和作业练习巩固。
开放式是指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技能进行扩展、延伸和迁移而结束教学的方法。
有联想扩展、阅读扩展、系统延伸等。
综合式是指教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束形式结束教学的方法。
考题:初中信息技术《了解Word界面》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初中信息技术《了解Word界面》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电子贺卡、漂亮的书签、电子板报,提出问题“运用我们之前所学的记事本或写字板能做出这三件作品吗?”学生给出的回答是“不能”。
教师:“那么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文字处理的大师——MicrosoftOffice Word 2003”,一起认识一下这位大师的庐山真面目。
引入新课——了解Word界面。
环节二、新知探究教师先介绍有关Microsoft OfficeWord 2003的有关知识。
并且进行提问“如何启动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呢?”任务一、启动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引导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启动“记事本”的方法,进行自主的探究。
并请学生演示他们的方法,根据多个同学的演示操作,教师给出评价并进行总结启动Word的三种方法:①双击桌面上Word的快捷图标。
②单击“开始”菜单——程序——Microsoft Office2003——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③在桌面空白处右击鼠标选择“新建->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然后单击,单击Word图标,同样可以启动Word。
Word已经打开了,那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呢?任务二、认识界面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结合教材内容和已经打开的软件两人一小组,自主的认识Wor d界面,之后教师采用开火车的形式,用鼠标指相应图标,学生说出其部分名称。
然后教师将全班分成两个小组,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分别认识菜单栏和工具栏的各个菜单项和按钮名称,并完成PPT上的表格。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何隐藏工具栏呢?”任务三、显示/隐藏工具栏教师操作完成隐藏绘图工具栏的操作,请一位同学来帮老师把格式工具栏给找回来。
任务四、关闭MicrosoftOfficeWord 2003环节三、小结作业1.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请学生尝试输入文字,并应用今天所学的按钮或菜单项对文字进行简单的设置。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在Word中,对文字内容进行编辑或修改,必须先选中,然后再操作,请说出几种常用的选择方法?【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1)选择部分文字;将光标移至要选择文字的第一个字符前面,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至要选择文字的最后一个字符后,释放鼠标即可。
(2)选择一行文字;移动光标至页面左侧的文本选择区,当光标变成斜向上的箭头时,单击可以选择一行。
(3)选择一段文字;移动光标至该段左侧的文本选择区,双击即可(4)选择整个文档;选择“编辑”->“全选”命令(或按Ctrl+A键)2.你将如何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类】【参考答案】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提问,做练习的方式可以非常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了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考题:初中信息技术《编排文稿——绘制标题》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初中信息技术《编排文稿——绘制标题》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1.【作品展示,导入新课】教师首先展示制作精美的电子小报的标题,并引领学生说出标题都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文字、星星、线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