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辅助分析CAE

计算机辅助分析CAE


计算机辅助工程—非线性分析总结
与线性分析相比,非线性分析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时和空间。线性和非线性 分析采用了基本相同的单元库,以便能够在需要时方便地把现有的线性分析模 型转换为非线性模型。 非线性分析与线性分析在步骤上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如首先建立有限元分 析单元节点模型,并且按照实际结构中的情况定义载荷、温度和约束条件。不 同之处在于对建立的求解平衡方程,需要设定载荷作用过程的计算时间间隔, 同时分析结果(包括位移、应变、应力等)将在这些设定的离散时间间隔上得 到。
在进行非线性问题的计算时,分析人员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确定载荷
步的大小。对几何非线性分析或材料非线性塑性分析,选择自适应载荷控制作为 加载方式时,用户仅需要确定加载的第一步长,而后续的加载步长根据下述规则 来确定。 (1)软件通过式(7)调整第n个解算点的加载步长:
n n1 * N d / N n1
1/ 2
(11)
式中 为位移、作用力或应变 (3)Maximum 最大值范数。 选择该项,程序运用下式计算比率和检测收敛情况:
max
i
i
允许值
(12)
式中 为位移、作用力或应变;
i 1,, n;n 为矢量长度。
计算机辅助工程—非线性求解收敛准则
2. Vector Type(矢量类型)

图1 材料非线性特性
计算机辅助工程—非线性分析总结
1. 什么是有限元分析非线性问题?Leabharlann 2. 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方法?
3. 塑性变形——塑性力学问题?(失稳、屈曲分析)
计算机辅助工程—非线性分析总结
由于非线性问题的复杂性,利用解析方法求解是困难的。 材料非线性问题的处理相对比较简单,不需要重新列出整个问题的表达格 式,只要将材料本构关系线性化,就可将线性问题的表达格式推广用于非线性 分析。一般说,通过试探和迭代的过程求解一系列线性问题,如果在最后阶段, 材料的状态参数被调整得满足材料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则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 几何非线性问题比较复杂,它涉及非线性的几何关系和依赖于变形的平衡
些情况中。载荷/侥度平衡曲线上具有临界点。弧长控制法可以在全局内跟踪具有 临界点的高度非线性平衡曲线。
图2 . Snap through;
Snap back;
Collapse
计算机辅助工程—非线性求解过程
当选择了弧长控制加载法,应用“ Crisfield”提出的“球面弧长”法沿平衡曲
线进行非线性解的搜索。球面弧长法采用比例加载,只允许采用一种载荷工况定 义参考载荷。求解中程序自动搜索弧长,调整方法采用如下规则:
求解非线性问题的方法可分为三类 ,即增量法、迭代法和混合法。 增量法是将载荷划分为许多增量,每次施加一个载荷增量。在一个载荷增量 中,假定刚度矩阵是常数;在不同载荷增量中,刚度矩阵可以有不同的数值,并 与应力—应变关系相对应。迭代法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都施加全部载荷,但逐步修 改位移和应变,使之满足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混合法同时采用了增量法和 迭代法,即载荷也划分为载荷增量,但增量个数较少;而对每一个载荷增量,进 行迭代计算。 Newton-Raphson方法
该方法特别适合于包含有结构刚度快速变化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工程—非线性求解收敛准则
非线性静力分析的收敛准则
对于每一分析时间段,用户可以设定程序用于确定计算是否达到收敛准则。 1. 收敛范数类型。 设置收敛的公式。收敛值根据迭代步上的位移增量,作用力增量,应力增量 或应变增量与总位移,总作用力,总应力或总应变相比较得到。 收敛标准类型标出该比值如何计算。可以从以下三种不同标准类型中选择: (1)Absolute 绝对值。 选择该项,程序运用下式计算比率和检测收敛情况:
1 2 n 允许值 1 2 n
式中 为位移、作用力或应变
(10)
计算机辅助工程—非线性求解收敛准则
(2)Euclidean 欧拉范数。 选择该项,程序运用下式计算比率和检测收敛情况:
1 n 允许值 1/ 2 n 1
a K
n
n 1 T
P
n
f
(5)
其中
n KT KT a n , P n P a n
(6)
由于Taylor展开式(2)式仅取线性项,所以 求解过程直至满足收敛要求。
a n 1 仍是近似解,应重复上述迭代
计算机辅助工程—非线性求解过程
非线性求解过程
尽管非线性分析比线性分析变得更加复杂,但处理基本相同。只是在非线形
方程等问题,因此,表达格式和线性问题相比,有很大的改变。这两类非线性 问题的有限元格式都涉及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组。
材料非线性问题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不依赖于时间的弹塑性问题,其特
点是当载荷作用以后,材料变形立即发生,并且不再随时间而变化。另一类是 依赖于时间的黏(弹、塑)性问题,其特点是当载荷作用以后,材料不仅立即 发生变形,而且变形随时间而继续变化,在载荷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材料黏 性而继续增长的变形称为蠕变。另外在变形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材料黏性而 使应力衰减称之为松弛。
非线性分析过程中时间的应用取决于所选的材料模型。对于线性材料或塑
性非线性材料分析,时间可以看成是考虑载荷作用历程的简便途径,但时间本 身在分析过程中不起作用。但如果选择的是蠕变材料模型,则必须对蠕变应变 率在时间域进行积分。使用非线性求解器进行材料非线性分析之前,必须定义 塑性和蠕变选项。
计算机辅助工程—非线性分析总结


a
且有
n 1
d n a a 0 da n
n
(2)
a n1 a n a n
d 式中 是切线矩阵,即 da
(3)
d dp KT a da da
(4)
计算机辅助工程—Newton-Raphson方法
于是从(2)式可以得到
必须依据真实应力和真实(或对数)应变表示。
计算机辅助工程—非线性求解过程
非线性求解过程
步骤2:加载且得到解 在这一步中,你定义分析类型和选项,指定载荷步选项,开始有限无求解。既 然非线性求解经常要求多个载荷增量,且总是需要平衡迭代,它不同于线性求解。 步骤3:考察结果 来自非线性静态分析的结果主要由位移,应力,应变,以及反作用力组成。可 以用通用后处理器及专用后处理模块来考察这些结果。 1、检查你的输出文件是否在所有的子步分析都收敛。 · 如果不收敛,你可能不想后处理结果,而是想确定为什么收敛失败。 · 如果你的解收敛,那么继续进行后处理。 2、读取需要的载荷步和子步结果,这可以依据载荷步和子步号或者时间来识别, 然而,不能依据时间识别出弧长结果。
式中 刚度参数与旧的当前刚度参数之比。
(8)
n 1 为第n-1点载荷比例因子; kratioo 为新的当前 n 为第n点载荷比例因子;
(3)如果在最大迭代次数之内不能收敛,程序将比例因子的大小减半,继续
进行求解。
(4)如果计算结果在第 n 子载荷步发散,程序将改变子载荷步并在新的解算 点重新进行计算。新的第n 载荷因子通过下式计算:
计算机辅助工程—非线性分析总结
根据形成原因不同,结构非线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1)材料非线性——由于材料本身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导致的结构响应 的非线性行为; 2)结构非线性——变化的几何形状引起的结构非线性响应; 3)状态非线性——结构所处的状态的不同引起的结构响应的得线性,如 接触状态。

P

(a)应力—应变关系 (b)荷载—位移关系
(1)利用初始子载荷步确定初始弧长。
(2)利用(7)和式(8)调整第n步求解步的弧长。 (3)如果求解过程在最大迭代次数之内不能收敛,程序将比例因子的值减半,
并继续进行求解。
(4)如果计算结果在第 n步子载荷步发散,程序将改变子载荷步并在新的解 算点重新进行计算。新的第n个弧长通过式(9)确定。
(5)当计算并输出用户要求的解算点数时,程序自动停止运行。
n no * Ndiv / Nmax
(9)
计算机辅助工程—非线性求解过程
n 为第n点载荷比例因子; no 为旧的第n点载荷比例因子; N div 为检测到发 散之前的迭代次数; N max 为达到收敛所需的最大迭代次数。
式中 (5)当达到设定的载荷水平,或者应用当前刚度参数在平衡曲线探测到了临 界点,程序将停止计算。 2. 自适应载荷、弧长控制 采用自适应载荷、弧长控制可进行几何非线性与(或)材料非线性分析。 用户确定初始载荷步长,分析过程从自适应载荷控制开始,后续过程遵从上 述所述的载荷控制法步骤的(1)~(4)步。但当程序在平衡曲线上检查到临界点 时,采用下文所述的弧长控制法。同时,临界点的加载条件作为弧长控制法的参 考载荷。
a P a f K a a f 0
K a a Q
(1)
计算机辅助工程—Newton-Raphson方法
如果方程(1)式的第n次近似解 a n 已经得到,一般情况下(1)式不能精确地 n 1 n 被满足,即 a 0 。为得到进一步的近似解 a ,可将 a n 1 表示成在 a 附近的仅保留线性项的Taylor展开式,即
分析的适当过程中,添加了需要的非线形特性。 如何进行非线性静态分析 非线性静态分析是静态分析的一种特殊形式。如同任何静态分析,处理流程 主要由三个主要步骤组成: 1、建模。 2、加载且得到解。
3、考察结果。
步骤1:建模 这一步对线性和非线性分析都是必需的,尽管非线性分析在这一步中可能包 括特殊的单元或非线性材料性质,如果模型中包含大应变效应,应力 ─应变数据
n 1 为第n-1点载荷比例因子; n 为第n点载荷比例因子; Nd 迭代次数; N n 1 为在第n-1子载荷步所需的迭代次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