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技工院校
教案首页
课题:§1-2 砂型铸造(二)
教学目的要求: 1. 如何造芯;2. 如何设置浇注系统和冒口、完成合型 3.了解几种特种铸造的工艺特点述。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设置浇注系统和冒口、完成合型
授课方法:讲授法、研讨法、视听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参考:《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齐乐华主编;教具:多媒体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宣布上课。
复习旧课
1.铸造定义:
答案:将液态金属浇注到具有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称为铸造。
2. 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答案:砂型铸造工艺过程:制造模样、制备造型材料、造型、造芯、合型、金属熔炼、浇注、冷却、落砂、清理及铸件检验等组成。
导入新课
通过上次课的学习,砂型制作过程中只是刚刚开始,后续工作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讲授新课
§1-2砂型铸造(二)
3、造型
1、定义:用造型混合料及模样等工艺装备制造铸型的过程称为造型。
2、分类:分为手工造型、机器造型和自动化造型。
3、手工造型:
⑴定义:全部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
⑵特点:手工造型操作灵活、适应性广、工艺装备简单、成本低,但其铸件质量不稳定、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操作技艺要求高。
⑶造型方法及特点P8-9
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4、机器造型:
⑴机器造型定义:指用机器全部完成或至少完成紧砂操作的造型工序。
⑵紧砂定义:提高砂箱内的型砂和芯盒内的芯砂紧实度的操作。
⑶紧砂常用的方法:压实法、震实法、抛砂法。
5、自动化造型:
⑴自动化造型定义:P111
⑵自动化造型特点(优点、缺点):
⑶适用范围: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和流水线生产。
4、造芯
1、造芯及其分类:
⑴定义:制造型芯的过程。
⑵作用/目的:是为了获得铸件的内孔或局部外形,用芯砂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安放在型腔内部的铸型组元。
⑶分类:手工造芯和机器造芯。
⑷手工造芯的方法:为芯盒造芯。
a)芯盒的装配 b)取芯
⑸机器造芯利用造芯机来完成填砂、紧砂和取芯的。
2、烘干与刷涂料
⑴烘芯定义:
⑵烘芯目的:提高………,减少………。
5、合型
1、定义:将铸型的各个组元如上型、下型、型芯、浇口盆等组合成一个完整铸型的操作过程(又称合箱)。
2、合型过程:
⑴合型前:
⑵合型时:
⑶合型后:根据教师引导,列
举事例分析。
根据教师引导,结
合日常生活,列举
事例分析。
如:橡
皮泥。
运用生产实例,再
加老师讲解,同学
仔细听讲、观看。
主要目的是增长
学生的见识以及
对造芯的了解。
观看多媒体视频。
观看多媒体浇注
系统模型,可以很
直观的了解浇注
系统的组成结构
及其各部分作用。
5分
5分
5分
5分
5分
6、熔炼和浇注
1、浇注系统
⑴定义:是为填充型腔和冒口而开设于铸型中的一系列通道。
⑵组成:通常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组成;
⑶作用:保证熔融的金属平稳、均匀、连续地充满型腔;阻止熔渣、
气体和砂粒随熔融金属进入型腔;控制逐渐冷凝收缩时所需补充的金属溶液(补缩)。
2、冒口
⑴定义:是在铸型内储存供补缩铸件用熔融金属的空腔。
⑵作用:除补缩外,冒口有时还起排气和集渣的作用。
⑶设置:一般设在铸件最高处或最厚处。
3、浇注工艺要求
3-1、浇注定义:是将熔融的金属从浇包注入铸型的操作;
浇包定义:是容纳、输送和浇注熔融金属用的容器。
3-2、浇注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因素:
a、浇注温度的影响。
b、浇注速度的影响。
单位时间内浇入铸型中的金属液质量称为浇注速度,用kg/s表示。
浇注速度应根据铸件的具体情况而定,可通过操纵浇包和布置浇注系统进行控制。
3-3、浇注的注意事项:
A、浇注前应把熔融金属表面的熔渣除尽,以免流入铸型而影响质量;
B、浇注时,必须使浇口杯保持充满,不允许浇注中断,并注意防止飞溅和满溢。
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主要讲解了砂型制作的后续工艺过程,造型方法、造芯方法、浇注系统和冒口设置,最后,对合型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
通过本次课结合上次课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对砂型制作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布置作业
1、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习题册。
2、预习。
目录
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的
三、活动概况
四、活动实施
五、活动推广
六、活动监督
七、活动结果测评
八、活动接待标准
九、活动要求
十、咨询联系
十一、附件(附表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