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门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方案2018版

厦门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方案2018版

厦门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方案
(2018版)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

2016年,厦门大学按照教育部和中宣部的要求,将“形势与政策”课程交归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管理。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和《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闽委教思[2017]13号)文件精神,经过一年的试点和探索,厦门大学于2017年7月通过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方案。

该方案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为主,其他活动形式为辅的教学模式,共128课时,计2个学分。

学生在本科四年期间学习。

该方案已实施一年。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重点从
“谁开课、怎么开、教什么、用什么教、谁来教、怎么教、怎么评、怎么管”八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根据文件要求,要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严格落实“形势与政策”课的学分。

要保证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开课不断线。

本科每学期不低于8学时,共计2学分。

“形势与政策”课程按照学期进行考核,缺课学生要及时补课,各学期考核的平均成绩为该课程最终成绩,一次计入成绩册。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新文件要求,我们对我校本科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提出如下开课方案。

一、课程设置及管理
1.学分设置
公共必修课,2学分/64学时,自2018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2.教材
使用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想政治工作司委托中宣部时事杂志社编写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作为教材。

3.课程开设形式
(1)大一至大四8个学期进行专题教学,每学期8学时。

各学院可根据学院实际,适当融入主题党团课或讲座,但每学期不超过4学时。

专题教学主要由各学院党政领导和辅导员承担,大力推进校领导、院领导进“形势与政策”课堂。

(2)第1学期初,各学院负责本门课的教学秘书通过教务系统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程分班开课,供学生选课使用。

该课程的最终成绩将在第8学期末录入教务系统。

(3)选课分班结束后,各学院负责本门课的教学秘书通知课程班主任使用“易班优课平台”进行课群建立、学生导入、发布通知、在线考试等班级日常教学管理。

如无特殊情况,该分班8个学期均保持不变,每个班的课程班主任需要负责8个学期。

(4)第2-8学期,各学院负责本门课的教学秘书需通过教务系统为学院各班完成教室借用工作,以便进行课堂授课。

学生不需要进行选课,课程班主任通过“易班优课平台”进行班级日常教学管理。

(5)第8学期末,课程班主任首先审核学生8个学期的在线考试成绩,然后在教务系统上录入最终成绩。

(说明:如果全部合格,就录入合格。

只要有一个学期不合格,就录入不合格)
(5)“形势与政策”教研部定期更新易班网络资源。

4.课程考核
(1)依托易班网络平台,采用网络在线测试进行学期考核,每学期1次,共8次。

(2)未按时参加学期考核的,该学期考核不合格。

(3)每学期缺课(含请假)超过1次的,不能参加该学期的考核。

缺课1次的学生必须在易班网络平台观看4学时网络视频进行补课,未补课的,不能参加该学期的考核。

(4)学期考核不合格需重修,重修可采用跟班重修或网络视频学习等形式,并参加统一在线测试。

网络视频学习需完成16学时的网络视频学习任务。

(5)成绩登记采用两级记分制,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8个学期考核均合格则课程成绩登记为合格,如其中任意一学期考核不合格,则课程成绩登记为不合格。

最终考核成绩在第8学期一次性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5.交流生等
外出交流或参加以学期为单位实习的学生,可采取灵活方式修读,每学期完成16学时的网络视频学习任务,同时参加统一在线测试,并取得合格成绩。

二、课程的组织领导
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高校党委要切实承担起办好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职责,把形势政策课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确保在经费投入、资源使用等方面优先保障。

要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负责,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直接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工作,制定教育教学计划。

据此,为确保厦门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顺利开展,学校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如下:
1.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形势与政策”课程由党委宣传部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牵头组织。

2.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程培训和建设、教学管理及统筹协调工作。

(1)每学期在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发布后(秋季学期在9月15日前后,春季学期在2月25日前后),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部教师组织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授课教师认真研读,依此确定授课专题并组织集体备课。

(2)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部每学期初召开“形势与政策”课程岗前培训会,组织和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课程的教学专题、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和指导。

(3)负责每学期更新易班在线测试题库以及网络学习资源。

3. 各学院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责任主体,负责落实并完成本学院该课程的教学工作。

(1)各学院党委书记指定一名党委副书记负责做好本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

(2)各学院负责具体日常教学管理,具体包括:新生入学时分班开课,每学期安排授课时间和授课教师、管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档案等。

相关课程信息应及时报送马克思主义学院备案。

4.教务处负责“形势与政策”总体协调工作,在排课及教室安排、考试、成绩登记、教学测评等予以优先保障。

5.学工部(处)负责各学院辅导员等兼职授课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调与沟通机制。

6.校团委应在主题党团课的布置和开展方面给予支持。

7.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培训提供充分保障。

(1)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岗前培训、集体备课等活动提供场所及配套的一系列支持。

(2)每学期围绕授课专题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

三、新旧方案衔接问题
为了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和省教育工委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文件要求,厦门大于于2016年在若干学院试点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下称“2016方案”)。

经过一年的试点探索,于2017年7月通过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方案(下称“2017方案”)。

2017年秋季入学的本科生开始正式全面推行该方案。

关于新旧方案的衔接,处理原则如下:(1)2017级本科生继续沿用2017年开课方案。

(2)部分2016级(或2016级之前)的本科生,因转系等原因,若未修满2学分,应选择加入本学院2017级课群,同时在教务网站上选课(“形势与政策(三)”或“形势与政策(四)”),进行专题学习并参加在线测试。

每修习一学期课程且在线测试考核合格,计0.5学分。

当2017级专题教学结束时,若该生仍未修满2学分,则应选择加入本学院2018级课群,进行专题学习并参加在线测试。

每修习一学期课程且在线测试考核合格,计0.5学分。

该生应将成绩提交至课程班主任处备案。

(3)若出现其他未尽事宜,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教务处协商确定。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年7月13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