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


第 2 次 捕
放回原来环境中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
种群总数N
N:M=n:m,
第1次捕获数M (总标志数)
=
第2次重捕数n 重捕中标志数m
可得 N= m(重捕中标志数)
n(重捕个体数)
M(总标志数)
练一练: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的概念是什么?
思考题
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世界上的全部的鸟 B.几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 有机组合 × C.一个山头的所有的母马 √ D.一片草地上全部的东亚飞蝗 E.海塱市场里面的全部番茄×
种群(population)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 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 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为什么要研究种群密度呢?
研究种群密度重要意义
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 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 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在害虫种群密度达到多少时喷洒 农药,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防止 虫灾发生?
样方法的步骤: 取样---计数---求平均值
样方法的注意点:


1.选取样方的原则是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任何主观性 2.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点状取样法、等距取样法等 3.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 度估计值

如果调查学校老鼠的种群密度,能不能继续 用样方法?
(2)标志重捕法: 针对活动能力强、活动
其中有标记的为25只,请估算这个池塘中 共有鲫鱼多少条?
125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91条,
455条(91/25×125)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2公顷的调查区 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 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 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鼠30只,其 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则该草原田鼠的种群 密度约为 只/公顷。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
群密度高。
①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②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 ③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 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 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④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
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解析:因为重捕取样中标志比例与样地 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若设该鼠种群总数为X, 则(X/32)=(30/10),得X=96,即该地田 鼠种群密度约为48只/公顷
标志重捕法的注意问题:




1.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 产生伤害; 2.标志物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 的生活; 3.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 期内不能脱落; 4.在调查期内应该没有太多个体出生与死亡, 同时也没有太的方法)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为什么要用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 样法?
保证了:

1、随机性 2、等距性 (关键是体现了随机性)
讨论2、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 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 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讨论3、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 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 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 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 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范围大的动物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作
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 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 比例,来估计总体密度。
(常用于大多数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调查蚯蚓、毛毛虫、蚜虫种群密度能不能用此法?
用样方法
第 1 次 捕
统计数目,并做标记
统计捕获总数和捕到 有标记的数目
⑤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 而密度很快下降…… ⑥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下节课考查
(1)样方法
1、估算法
(2)标志重捕法
2、样方取样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3、标志重 捕法计算公 式:
种群总数N 第1次捕获数M (总标志数)
=
第2次重捕数n 重捕中标志数m
同时 同地 同种 全部个体
肯尼亚某草原上所有的斑马
一个蜂巢中所有的蜜蜂
二、种群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
概念
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 某种种群的个体数量。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每
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种群密度 =
问题探讨
怎样算学校运动场草 地中车前草的种群密 度呢(★表示车前 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点取样后,如何计数呢?
记数方法: 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
计左不计右
——车前草
9棵
——其他植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