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册第一课 新闻两则 课件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册第一课 新闻两则 课件


教学过程——主体研读
• 在这三路军中,哪一路的进攻写得最详细, 为什么? • 东路军。因为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详 细写更能突出我军锐不可当的英勇气势。 • 为什么中路军不放在中间写? • 因为中路军进攻最早,所以先写。
教学过程
小结:可见作者在写新闻时的布局谋篇, 以及语言的运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要 想知道新闻的主要内容。学会关注标题、 导语和主体。
小结
• 新闻的结构: 标题 (电头) 导语 主体 背景(解读) 结语 • 新闻语言的特点: 准确 及时 有感情倾向(有针对性)
第一课 新闻两则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知识,从而快捷有效地理清思路, 了解新闻知识,从而快捷有效地理清思路, 了解新闻知识 把握主要内容,掌握阅读新闻的方法; 把握主要内容,掌握阅读新闻的方法; 2.品味一些生动、准确、精辟的语言,体会 品味一些生动、 品味一些生动 准确、精辟的语言, 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我军胜利的原因,感悟正义战争的强 体会我军胜利的原因, 体会我军胜利的原因 大力量。 大力量。
教学过程——主体研读 主体研读 教学过程
请把文章主体部分分三层? 请把文章主体部分分三层?请问分层的 标准是什么? 标准是什么? 第二层和第三层根据渡江段进行分析) (第二层和第三层根据渡江段进行分析) 是不是三路军所用笔墨都一样?为什么中路 是不是三路军所用笔墨都一样 为什么中路 军略写?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 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 军略写 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 在分析西路军取胜的原因的议论句有什么 作用。 作用。对国民党的官兵和解放军都各有什 么影响? 么影响?
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读课文,你们从课文里都知道了 教师范读课文, 什么? 什么? 1.文章题目是什么?(强调听新闻或读新闻 文章题目是什么?( 文章题目是什么?(强调听新闻或读新闻 应注意什么) 应注意什么) 教师再读课文,重新思考刚才的问题。 二、教师再读课文,重新思考刚才的问题。 1.题目是什么?(题目在新闻中的专业术语)还听到了什么? 标题)还听到了什么? 思考有一百万吗? 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思考有一百万吗?(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一百万是怎么来的?自读课文。 一百万是怎么来的?自读课文。
教学过程
• 再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再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导语和标题 导语和标题) 导语和标题 结论:标题比导语更简洁 标题比导语更简洁。 结论 标题比导语更简洁。 你们能有比这更简单的概括吗? 你们能有比这更简单的概括吗?
江阴 江阴 芜湖
安庆
九江 九江
教学过程——主体研读
为什么渡江是由北向南呢?介绍背景。 为什么渡江是由北向南呢?介绍背景。 194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 年 月 战略进攻。 年发动三大战役, 战略进攻。1948年发动三大战役,给国民党以致 年发动三大战役 命的打击。北方的局面基本已被我军控制。 命的打击。北方的局面基本已被我军控制。1949 年1月,蒋介石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大搞和平 月 蒋介石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 谈判阴谋,但被毛泽东看出这种阴谋。 谈判阴谋,但被毛泽东看出这种阴谋。发出要将 革命进行到底。 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4月15日,国共谈判,我 年 月 日 国共谈判, 方提出8条 款 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 方提出 条21款,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 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 20日夜接近 日清晨,我军就发起了渡江战役。 日夜接近21日清晨 日夜接近 日清晨,我军就发起了渡江战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