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经济学要点

物流经济学要点

1.3.1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流经济学是研究物流领域经济问题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的经济学科。

一方面,随着对物流诸子系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物流领域的经济问题将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需进行专门、系统、细致的研究;另一方面,物流系统运行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是要降低成本,创造新的利润源泉,物流问题实质上最终是经济问题。

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物流系统的经济规律以及对各种物流实践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评价和优选的问题。

.3.2物流经济学的概念物流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的物流系统内,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经济关系,是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物流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产业组织形态演变规律、物流产业增长等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1.3.4物流经济学的特点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该学科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2.系统性3.应用性4.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4.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2.1.2物流的时间价值1.时间价值的内涵在物流经济中,时间价值的内涵则可理解为与物流时间把握相关收入的增加、资源占用及资源消耗成本的减少。

2.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时间价值的理论解释,是把资金时间价值的内涵定义为资金的机会成本。

资金被某一项经济活动占用后必须放弃其他投资机会的获利可能。

3.时机价值时机价值,又称为商机价值,其内涵是指由于商品交换的时机不同所形成的综合交易价值差异。

所谓综合交易价值,就是指实现交换过程企业获得的综合价值,包括交换价格、交易成本费用、交易时机不同引起的资金时间价值的差异等。

交易时机价值有两个基本类型。

其一是单纯的商机因素。

其二是消费时差价值。

这一价值通常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先机价值”(抢先),另一部分为“延时价值”(等待)。

4.时间协调价值时间协调价值是指通过协调相关物的流动时间而获得的价值。

时间协调价值的挖掘方式并不是缩短某项物流过程的时间占用,而是通过协调相关的若干种类物的流动时间,缩短由这类物组合而成的产品的生产周期。

2.3.1差量分析法这里涉及到的差量指不同备选方案的差别,主要是“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两方面。

而差量收入是备选方案的预期收入的差异数,差量成本则是备选方案之间预期成本的差异数。

差量分析法,就是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的比较来确定哪个方案较优的方法。

如果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前一个方案较优;如果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则后一个方案较优。

例题【例2-4】某物流公司利用现有设备可以承接某类产品的包装业务,设备的包装能力是100 000机器小时,但是实际开工率只有70%。

现准备利用剩余包装能力来承接新的包装任务A或B,原来包装任务及新任务A与B资料如表2—3。

项目原任务(实际)新任务A(预计)新任务B(预计)件包装定额机器小时86 4包装单价(件/元)84 60 58单位变动成本(件/元) 78 5051固定成本总额(元)解:(1)设备的剩余包装能力=100 000×30%=30 000机器小时。

(2)完成新任务A的数量=30 000÷6=5 000件,如全部承接A任务,则收入=5 000×60=300 000元,但同时增加变动成本=5 000×50=250 000元。

(3)完成新任务B的数量=30 000÷4=7 500件,如全部承接B任务,则收入=7 500×58=435 000元,但同时增加变动成本=7 500×51=382 500元。

(4)将任务A与任务B进行比较,计算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差量收入=435 000-300 000=135 000元差量成本=382 500-250 000=132 500元因此,差量收益=135 000-132 500=2 500(元)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差量收益为正,所以承接新任务B比承接新任务A有利,可以多获利2500元的收益2.4物流风险决策分析方法风险是指可测量的不确定性,是可以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概率分析的。

而不确定性就是指无法确定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概率,甚至也无法估计在各种特定情况下的肯定结果。

在这里主要介绍三种物流风险决策分析方法:变异系数法、决策树法、不确定型决策分析方法。

2.4.1变异系数法变异系数是样本标准差与样本期望值的比值。

公式为:CV=@/X(平均)*100%当CV越大,表示投资风险越大;当CV越小,表示投资风险越小。

【例2-6】物流设备购置方案的经济决策分析。

某市一物流公司计划在现有市内配送业务的基础上,通过需求预测对配送业务进行改善。

拟订了增加车辆和为车辆配备GPS定位系统、增加车辆和配备移动通信系统以及仅仅增加车辆三种方案,预测未来五年市场高、中、低三种配送需求的概率分别为0.3、0.5、0.2。

其每种方案可获现金流见表2—4。

表2—4 每种方案可获现金流表(单位:万元)项目高需求中需求低需求投资额方案一120 40 -30 100方案二100 50 0 50方案三40 30 20 20第二章,94、95几种决策方法风险型(悲观,乐观,后悔值,损益矩阵1. 物流需求的内涵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存货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它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

它表明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能够通过市场交换而消费的物流服务的数量。

2. 物流需求的特性(1)派生性(2)复杂性(3)不平衡性(4)时效性(5)化解性(6)弹性小3.1.2 物流需求的影响因素1.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2.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3.经济空间布局4.消费和市场环境5.技术进步6.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价格2. 数量意义上的物流需求量分析)物流流量分析物流流量----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中物流作业完成的物质实体的数量。

吨总流量-----每个环节都计算一次,并将每个环节中计算的物质实体数量都相加所得数量纯流量-----在不考虑物的多次作业与重复计算前提下,仅计算一个环节中“物”的数量注意:物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则应认为是不同的“物”总流量-----考虑各个物流环节,“物”在物流环节中流动时,要发生作业,产生费用,所以作业量不能只计算一次,应该是各个作业环节量的相加3.2.1 物流供给及其特性物流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向市场提供有效物流服务的资源或能力,也就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各种物流服务的数量。

量---指有效物流服务总体数量的多少质---指各种不同能力与资源的数量比例结构具备两个条件:(1)物流服务提供者出售物流服务的愿望(2)提供物流服务的能力,物流供给的特性:(1)个性化(2)完整性(3)节约性(4)网络性3.2.2 物流供给的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物流服务价格3.物流技术4.物流需求5.产业布局6.制度和政策7.管理、知识和人力资源1.1.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物流服务质量与成本是一种彼长此消的关系,物流服务质量提高,物流成本就会上升,可以说两者间的关系适用于收益递减规律。

2.提高物流效率的途径(1)运输合理化途径(2)仓储合理化的途径(3)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4)包装合理化的途径4.3.3物流增值服务1.物流增值服务的内涵物流增值服务:在完成物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的各种延伸业务活动。

5.2.1 定量采购模型1. 定量采购的概念-----指预先规定一个订货点(R,也称为再订货点),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时,马上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量(Q,一般用经济批量法确定)发出订单,经过交货周期(LT)收到订货,库存水平上升,如此循环。

特点:每次订购的数量不变,而订购时间由需求量来决定。

优点:(1)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商品库存的动态;(2)方法简便。

缺点:(1)工作量大且花费大量时间(2)库存保管维持成本较高;(3)订货成本和运输成本较高使用安全库存的定量订货模型定量订货系统对库存水平进行连续监控,且当库存量将至一定水平R时,就进行新的采购。

在该模型中,缺货的风险只发生在订购提前期中,即在订购的时刻与收到货物的时间之间。

题:求经济订购批量和再订购点,已知:年需求量(D)=1000单位日平均需求量(d)=1000/365订购成本(S)=5美元/次持有成本(H)=1.25美元/单位.年提前期(L)=5天单价(C)=12.50美元问:该订购多少批量?题:考察一个经济订购批量的案例。

已知年需求量D=1000单位,经济订购批量Q=200单位,不出现缺货的期望概率P=0.95.提前期内需求的标准差ÓL=25单位,提前期L=15天,求:再订购点。

假设需求在工作日发生,而该年度工作日为250天。

题:某产品的日需求量服从均值为60,标准差为7的正态分布。

供应来源可靠,提前期固定为6天,订购成本为10美元,年持有成本为每单位0.50美元。

不计短缺成本,订货时的订单将在库存补充之后得到满足。

假设销售全年365天都发生。

求:提前期内能满足有95%的概率,不出现缺货的订购量与再订购点。

1. 定期采购的概念------指预先规定一个订购时间,按固定的时间间隔检查储备量,并随即提出订货,补充至一定数量。

特点:订购时间固定,而每次订购的数量不定,按实际储备量情况而定优点:对物资储备量控制的较严,它既能保证生产需要,又避免货物超储;由于订货间隔期间确定,因而多种货物可同时进行采购,这样可以降低订单处理成本和运输成本;这种方式不需要经常检查和盘点库存,可节省这方面的费用。

缺点:由于不经常检查和盘点库存,对商品的库存动态不能及时掌握,遇到突发性的大量需要,容易造成缺货,为避免缺货带来的损失,因而库存往往比较高。

定期采购适用于品种数量大、占用资金少的商品.4. 定量采购与定期采购的比较定量采购注重于“量”;定期采购注重于“期”8.2 物流设备更新的决策分析8.2.1 物流设备的磨损及其补偿方式1.物流设备磨损的种类(1) 物流设备的有形磨损(物理磨损)-----由于受外力的作用,零部件产生摩擦、振动、疲劳、腐蚀等现象,致使物流设备的实体产生磨损。

第一类有形磨损:表现为零部件原始尺寸的改变及形状的改变,公差配合性质的改变及精度下降,零部件损坏等第二类有形磨损:表现为诸如设备诱蚀,橡胶、塑料老化导致原有精度、工作能力下降等(2) 物流设备的无形磨损----在没有使用或非自然力作用情况下所引起的物流设备价值上的一种损失。

第一类型的无形磨损(经济无形磨损):一是由于加工工艺不断改进,成本不断降低,生产同样物流设备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减少了,因而使原有物流设备相应贬值,第二类型的无形磨损(技术无形磨损):由于不断出现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新型物流设备而使原有物流设备在性能价格比上显得陈旧落后,因而产生的磨损1)物流设备维修维修按深度和范围一般分为大修、中修和小修三个类别,大修:指以全面恢复物流设备工作能力为目标,将物流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部件解体,修复基准件,更换或修复不合格的零件、附件,翻新外观,全面消除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复物流设备规定的精度和性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