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物流

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物流

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物流摘要: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企业间的竞争近乎惨烈,靠生产批发和销售差价来获取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利润近乎枯竭。

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使社会分工趋于明显,企业供应链延伸得越来越长,销售渠道变得更加细密,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三方物流随之兴起。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中国的物流市场的发展呈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因此,我们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就我国现行物流市场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物流、规模效应、第三方物流、供应链、泰勒科学管理。

引言:物流,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仔细想来作为90后得我们对物流这个名词其实并不陌生。

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中出现的“宅急送”,就是物流的一种形式;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购行业的兴起,让我们早在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边不知不觉的参与到其中去了。

然而,“物流”到底是什么呢?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和生产资源相对稀缺的环境,我国的物流行业又存在哪些不足呢?在日后的发展中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这些问题,解决问题,让自己在物流的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呢?接下来我们就运用经济学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物流的产生:“物流的概念对企业的意义物流产业的形成:产业链的发展--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外包--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崛起--物流产业的形成--发展趋势。

”【1】物流:是物资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流动过程,通常占企业总成本的30%左右,物流成本的降低成为企业利润的“第三源泉”。

“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英文表达为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也简称TPL,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作为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福特公司是最早受益于物流的企业之一,福特物流与采购总监对此的描述是:"如果跨国公司能够从显形的物流环节着手,每年所节省的费用几乎与销售环节的利润相当,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个企业只可能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而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企业并不都擅长。

福特意识到,假如把供应链各个环节上优秀的供应商组织起来,结成一个利益联盟,就会用"优势+优势"的法则,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打败竞争对手。

在这个原则指导下,福特开始尝试供应链管理运做。

并且供应链成了福特重新把控市场的新法宝,和福特一样,世界上许多优秀的企业也都注意到供应链的重要性,并开始了研究。

二、我国物流现行存在的问题: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市场化逐渐的到完善,从而人们对生产供应链的认识不断的提高(供应链条: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批发-零售-消费者)。

面对市场紧缩,资源稀缺的市场环境,生产、销售环节差价带来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我国的逐利者也逐渐把目光放向供应环节。

但相对于早已市场化的发达国家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的初期,因此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例如以下几条:1、目前我国的物流主体还不够完善,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还不够。

物流的有效运作必须依赖于多元化的物流载体。

但现阶段,我国物流的运作载体比较单一,国有和集体性质的流通企业普遍背负着历史积淀的各类包袱,从执行调拨计划转向市场竞争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缺乏竞争优势,其中己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物流行业中退出。

因而整个物流领域运作主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

另外,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而且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又大多侧重于工业产品物流,真正精通物流的却是凤毛麟角。

2、现阶段我国的物流行业专业化不足供应链管理环节不够完善。

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

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活动,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和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同时,随着物流的发展,供应链的重要性日渐显露,供应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物流的成本高低。

这一切都要求我国必须有一个更为完善,分工明确的“第三方物流”。

3、我国的物流企业区域化过于集中,规模相对较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现状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很快,但面临一些共有的挑战。

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并设立了不同的目标和方向。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认为,吸引物流需求客户存在三大障碍,一是物流企业的规模不大,业务普及范围不够;二是客户对第三方物流缺乏认识;三是对现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降低成本,能否提供优质服务缺乏信心。

三、从经济学角度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1、面对“物流主体还不够完善,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还不够”等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关于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的问题。

“运输需求函数”【3】运输需求函数是用函数形式表示运输需求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表达式,可记为:Q=f(P,G,H,Y,A,Z,…)物流运输需求函数运输需求函数是用函数形式表示运输需求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表达式,可记为:Q=f(P,G,H,Y,A,Z,…)式中:Q—运输需求量; P—运输服务价格G—工农业生产的规模和速度;H—产品运输系数Y—国民经济的产业和产品结构A—生产和运输布局Z—人口增长及其构成…—其他因素则物流运输需求函数可以用右图图1所示的关系表示。

物流运输供给函数分析式中:Q s—运输供给量P—运输服务价格b1,b2,…,b n—除运价以外的其它影响因素运输供给曲线是假定其它因素不变,反映供给量同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其关系图如图2所示:因此在物流公司的供给要求和购货方及顾客的需求要求下,形成了关于物流行业的“市场均衡体制”【2】。

如右图图3所示:我国物流的运作载体比较单一,因而整个物流领域运作主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

大型物流企业。

在整个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从而间接地形成区域性的垄断,使得部分小企业难以得到发展。

流服务。

同时也是市场处于过能过剩超额供给,使得小企业难以生存。

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而且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又大多侧重于工业产品物流,真正精通物流的却是凤毛麟角。

2、对于“物流行业专业化不足供应链管理环节不够完善”。

表面上来看是一个关于科技创新和企业管理的问题,但他却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由于“利润=收入-成本”,则提高利润的方法一个是调高销售量增加收入。

目前我国物流市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客户的需求的不到很好的满足,主要体现在时间上的快捷,和价钱上的实惠。

经常进行网购的我们不难发现购买不同物品无论大小、轻重,运费却是统一定价。

而且时间上也是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快的2-3天即可,晚的一星期也不止。

这是影响网购行为一个很关键性的问题,直接影响着销售量。

而目前世界知名的物流企业在这方面却做得很好,如美国著名的“联邦快递”。

美国联邦快递实行似于“泰勒---科学管理”【4】的管理方法,对员工的运输路径,停车方式,甚至拿钥匙的动作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员工按公司统一设计的规则执行,大大节约了过程中浪费的时间。

甚至保证:“只要耽误60秒,公司就退款。

”只有满足了顾客的需要,让顾客对企业的形象给予好评,才会有更多的销售量。

3、物流企业区域化过于集中,规模相对较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则需要先引入几个经济学概念: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

处于规模经济时,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

规模不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

处于规模不经济时,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

我们都知道,任何行业都会有成本。

由于“利润=收入-成本”,则成本就是另一个提高利润的途径。

中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决定了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而且中国企业对物流的需求正向纵深方向发展。

然而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并设立了不同的目标和方向。

但是由于物流企业的规模不大,业务普及范围不够,客户缺乏对企业的认识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降低成本,能否提供优质服务缺乏信心。

所以“强强联合”、“强弱联合”提高企业规模,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是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对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前景的看法及建议:就目前来看我国还处于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的初期,获取利润并快速成长是一件很难的事。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首先从提供基础物流服务开始,展示他们有能力把这些服务做得最好,随后才开始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

即使基础服务的利润率比较低,但只有通过把这些服务做好了,才能整合供应链管理。

加强自身专业化的提高,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重视新型物流人才的聘用。

进行“强强联合”、“强弱联合”的政策,整合自身的资源,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扩大企业的规模,更为合理的制定市场价格,从而提高销售量。

总之,我国的物流市场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参考文献:【1】《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来自网络百度文库;【2】《西方经济学》高鸿业、教育部高教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交通运输经济学》帅斌西安交通大学;【4】《管理学》徐国华张德赵平清华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