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现问题招标案例分析范文招投标案例分析

出现问题招标案例分析范文招投标案例分析

出现问题招标案例分析范文招投标案例分析答:1.不妥之处:a.招标人对省内外的投标人提出不同要求。

公平公正原则,不能故意排斥潜在投标人。

b.递交投标文件的时间与开标时间之间的间隔太长。

时间长会可能导致不公平公正公开的怀疑。

c.标底复核时间太长。

2000年时还不是使用的清单计价,那时招投标使用的是暗标底,即开标前投标人是不知道标底价的,投标人在开标后是可以提出异议或投诉,但审核、复合时间太长会导致许多滋生问题,比如投标文件有效期、投标保证金返回时间、投标人内部原因(项目经理有其他安排等)、招标人的工期问题等多方面。

d.招标人在省建委同意后确定某公示为中标单位。

如果招标人可以擅自选择投标人,那招投标就失去意义了。

2.E单位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要看招标文件中对投标保证金的递交时间有无特殊要求。

如果要求投标人在递交投标文件前递交,那E单位为无效标书,废标;如果要求投标人在开标时间前递交,那E单位的标书有效,应参加评标。

3.D单位撤回投标文件的时间。

如果撤回时间在招标文件所标明的有效期之内,那D单位将被没收投标保证金;如果D单位在有效期之后(因招标人未及时发出中标通知书,D单位有权利在有效期后撤回投标书另作安排),招标人应允许其撤回并及时退回投标保证金。

4.作为招标人(医院),因为标底出现重大偏差,可以要求重新招标,但原参与投标的投标人,应可以参与投标,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原投标人投标,原投标人因其他事宜放弃,那招标人应同意。

若原6个投标人中愿意继续参加投标的投标人少于3个,那招标人可以重新发布公告重新招标,也可以直接发包(得上级监管部门批准同意)。

5.招标文件中如果没有提及投标人投标过程中的费用事宜,那招标人应给予适当的补偿。

如果招标文件中对投标人的投标费用明确表示不予支付,那投标人应自己承担。

公告,且工程项目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采用公开招标。

2、A、C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有效,B投标人怎么可以在开标后一天又提出降价,这是不合理的。

D投标人没有加盖印章应该算废标,这个就要看招标文件是怎么规定的了。

E投标人没有联会体共同投标协议书,应该废标。

3、F投标人在开过标后了怎么还可以撤回投标文件呢?开标后撤回投标文件是违法行为。

《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

财政部《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可以对所提交的投标文件进行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并书面通知招标采购单位。

这些相关规定,已经授权递交了投标文件的供应商,只可以在开标前撤回投标文件。

法律没有规定开标后可以撤回投标文件,任何一个递交了投标文件的供应商,开标后都无权撤回投标文件。

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后,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可以撤回,在投标截止时间后,不允许撤回,否则将没收其投标保证金,并相应承担其他违法违规责任。

公告,且工程项目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采用公开招标。

2、A、C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有效,B投标人怎么可以在开标后一天又提出降价,这是不合理的。

D投标人没有加盖印章应该算废标,这个就要看招标文件是怎么规定的了。

E投标人没有联会体共同投标协议书,应该废标。

3、F投标人在开过标后了怎么还可以撤回投标文件呢?开标后撤回投标文件是违法行为。

《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

财政部《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可以对所提交的投标文件进行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并书面通知招标采购单位。

这些相关规定,已经授权递交了投标文件的供应商,只可以在开标前撤回投标文件。

法律没有规定开标后可以撤回投标文件,任何一个递交了投标文件的供应商,开标后都无权撤回投标文件。

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后,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可以撤回,在投标截止时间后,不允许撤回,否则将没收其投标保证金,并相应承担其他违法违规责任。

第一条:合同文件的组成和解释的先后顺序和内容不对,应是:1、协议书(包括补充协议)2、中标通知书3、投标书及其附件4、专用合同条款5、通用合同条款6、有关的标准、规范及技术文件7、图纸8、工程量清单9、工程报价单及预算书等第二条:承包人有权就改进措施提出追加合同价款。

进度改进是合理的要求,不应提出追加合同价款。

第三条:施工组织设计是由施工单位在图纸会审后7天报送工程师审查,并不是确认。

第六条:检验不合格,承包人承担发生的全部费用,工期予以顺延。

工期不予以顺延。

第九条::(1)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由发包人承担;这一小项中的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不应由发包人承担。

资质审批,先得明白是什么资质,企业资质其实就是指企业在某个领域从事(或进行)某类(或项)商业活动所具备的经营资格,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资格要求,审批部门也不同。

独立法人,是指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典型的例子,子公司算,分公司不算。

招标文件可以设定注册资本。

本项目因有的投标人不算独立法人,所以没有投标资格,另外两家来投标,明显缺乏竞争力,所以就不用评了,应当依法重新招标。

第一条:合同文件的组成和解释的先后顺序和内容不对,应是:1、协议书(包括补充协议)2、中标通知书3、投标书及其附件4、专用合同条款5、通用合同条款6、有关的标准、规范及技术文件7、图纸8、工程量清单9、工程报价单及预算书等第二条:承包人有权就改进措施提出追加合同价款。

进度改进是合理的要求,不应提出追加合同价款。

第三条:施工组织设计是由施工单位在图纸会审后7天报送工程师审查,并不是确认。

第六条:检验不合格,承包人承担发生的全部费用,工期予以顺延。

工期不予以顺延。

第九条::(1)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由发包人承担;这一小项中的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不应由发包人承担。

?? 1.业主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业主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投标单位组织与机构和企业概况;近3年完成工程的情况;目前正在履行的合同情况;资源方面,如财务、管理、技术、劳力、设备等方面的情况;其他资料(如各种奖励或处罚等)。

? 2.该项目施工招标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或不当之处?请逐一说明。

? 答:该项目施工招标存在以下方面问题,分述如下:? ①本项目征地工作尚未全部完成,尚不具备施工招标的必要条件,因而尚不能进行施工招标。

? ②不应编制两个标底,因为根据规定,一个工程只能编制一个标底,不能对不同的投标单位采用不同的标底进行评标。

? ③根据《中华人民 ___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若招标人需改变招标范围或变更招标文件,应在投标截止日期至少15 天(而不是10 天)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若迟于这一时限发出变更招标文件 ___,则应将原定的投标截止日期适当延长,以便投标单位有足够的时间充分考虑这种变更对报价的影响,并将其在投标文件中反映出来。

本案例背景资料未说明投标截止日期已相应延长。

? ④现场踏勘应安排在书面答复投标单位提问之前,因为投标单位对施工现场条件也可能提出问题。

1.该承包商运用了哪几种投标策略?其运用是否得当?? 承包商运用了三种投标策略,即多方案报价法、增加建议方案法和突然降价法。

? 其中,多方案报价法运用不当,因为运用该投标策略时,必须对原方案(本案例指业主的工期要求)报价,而该承包商在投标时仅说明了该工期要求难以实现,却并未报出相应的投标价。

? 增加建议方案法运用得当,通过对两个结构体系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这意味着对两个方案均报了价),论证了建议方案(框架体系)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对业主有很强的说服力。

? 突然降价法也运用得当,原投标文件的递交时间比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仅提前1天多,这既是符合常理的,起到了迷惑竞争对手的作用。

若提前时间太多,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怀疑,又为竞争对手调整、确定最终报价留有一定的时间。

在开标前1小时突然递交一份补充文件,这时竞争对手已不可能再调整报价了。

? 2.从所介绍的背景资料来看,在该项目招标程序中存在哪些问题?? 该项目招标程序中存在以下问题:? (1)招标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不应拒收承包商的补充文件,因为承包商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所递交的任何正式书面文件都是有效文件,都是投标文件的有效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补充文件与原投标文件共同构成一份投标文件,而不是两份相互独立的投标文件。

? (2)根据《中华人民 ___招标投标法》,开标会应由招标人(招标单位)主持,而不应由市招投标办工作人员主持。

? (3)资格审查应在投标之前进行(背景资料说明了承包商已通过资格预审), ___人员无权对承包商资格进行审查,其到场的作用在于确认开标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包括投标文件的合法性)。

? (4) ___人员宣布所有投标文件均为有效标书是错误的,因为该承包商的投标文件仅有项目经理的签字,而无法定代表人或其代理人的印鉴,应作为废标处理。

即使该承包商的法定代表人赋予该项目经理有合同签字权,若没有正式的委托书,该投标文件仍应作废标处理。

?? 【案例3】:《开标后废除所有投标》?? 香港机场的招标当局废除所有投标的做法是否合乎惯例?? 答:在大多数招标文件中均有这类规定,“招标人在发出中标通知书前任何时候均有接受或拒绝任何投标,宣布招标程序无效,或拒绝所有投标,并对由此引起的对投标人的影响不承担任何责任,也无须将这样做的理由通知受影响的投标人。

”这样的规定对承包商是非常不利的。

? 一般认为,业主拒绝任何投标或拒绝所有投标的权力不是无限的。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信贷采购指南》对招标人行使“拒绝所有投标”权利进行了界定。

该指南中指出:? “招标文件中通常规定借款人可拒绝所有投标。

拒绝所有投标只有在缺乏有效的竞争,或所有投标文件都未对招标文件作出实质性响应的情况下才是正当的。

”? “不允许单纯为了获得更低的价格而拒绝所有投标,并以同样的招标和合同文件重新招标。

如果具有响应性的最低评标价投标大大超过借款人的标前费用估算,借款人应调查费用过多的原因,并考虑按照前段所述重新招标。

另一种方法是,借款人可与最低评标价的投标人进行谈判,以尝试通过减少合同范围和(或)重新分配风险和责任来获取满意的合同,这些减少和重新分配能够以合同价减少的形式反映出来。

但是,对合同范围的实质性消减或对合同文件的修改可能需要重新招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