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休克患者的护理评估.

休克患者的护理评估.

ADH、醛固酮↑
肾小管重吸收↑
保证重要 器官供血
BP↓ 压力感受器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儿茶酚胺↑
肾素↑
心跳↑ 心输出量↑
回心血量↑
心脑血管壁 收缩不明显
选择性地收缩外周和内脏微血管 (微动脉和cap前括约肌为著)
微循环缺血
休克代偿期(休克早期)
病二理、生休克理的症状
微循环收缩期(缺血缺氧期)
微血管及前括约肌持续收缩 毛细血管前阻力↑ ↑ >后阻力↑ 关闭的毛细血管↑ 血液经动-静脉短路和直接通路迅速
流入微静脉
灌流特点:少灌少流、 灌少于流
二二、、休休克克的的症症状状
微循环收缩期(缺血缺氧期)
临床表现 去甲肾上腺素使网状上行系统活动增强→烦躁
不安; 交感神经兴奋→泌汗增加; 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苍白; 肾血管收缩→少尿; 血管收缩→ 血压不下降,脉压缩小。
延长
显著萎陷 100~120,细弱
肢端厥冷 10.7~8.0Kpa
1.35~2.7 <20
20~40% (800~1600ML)
重度
淡漠,模糊,昏迷 灰暗,微发绀 显著延长
萎陷如条索 120或摸不清 厥冷到膝肘,冰泠 <8kpa或测不出
<1.35或测不清 无尿
40%以上(>1600ML)
THANK YOU!
儿茶酚胺释放
胰高血糖素生成
胰岛素产生↓ 糖元分解↑
血糖↑
血容量减少
ADH和醛固酮分泌↑
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无氧代谢↑
Na和水的排出↓ 代谢性酸中毒
能量生成↓
细胞膜Na-K泵功能失常
蛋白质分解代谢↑
细胞肿胀、死亡
血尿素、肌酐、尿酸↑
病二理、生休克理的症状
(三)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肺: ➢ DIC、肺组织缺氧→肺上皮细胞和肺cap内皮细胞受损→ 表面 活性物质↓肺顺应性↓→肺泡萎缩、肺不张 ➢ 血浆外渗→肺间质水肿→肺泡内水肿→ ARDS
2 17
休克患者的护理评估
主讲人:李燕 日 期:2017.11.04 学 校: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C O N TA N T S
01
休克的概 述
02
休克的症 状
03
休克的体 征
04
休克程度 判断
一、休克的定义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组织灌注不足



细胞代谢紊乱

素 内脏器官功能受损
发病急、进展快、 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微循环衰竭期(DIC期)
血液浓缩
血粘度↑
酸中毒
血液高凝状态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激活纤溶系统
严重出血倾向 酸性产物 、内毒素↑
微血栓
DIC 灌流停止
组织细胞缺血、 缺氧 ↑
细胞功能障碍、坏死
休克失代偿期(休克晚期)
二、休克的症状
微循环衰竭期(DIC期)
微循环血管麻痹扩张 微循环血流停止,无复流 微血栓形成
肾: ➢ 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尿量↓ ➢ 肾皮质血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 肾cap内DIC→肾血管内血栓→急性肾衰
心:抑制期,回心血量↓,BP↓冠脉灌流量↓,心肌缺 氧、坏死、心衰。
病二理、生休克理的症状
脑:晚期,持续低BP→脑灌流↓→脑细胞水肿、坏死→脑水肿、 脑疝。
肝:肝血流↓微血栓形成→肝小叶中心坏死→细胞缺血→肝功能 障碍→内毒素血症→代酸↑
表情淡漠 面色苍白 四肢湿冷 呼吸急促 血压下降 脉搏细速 尿量减少
酸中毒
二、休克的症状
微循环变化
➢ 微循环收缩期(缺血缺氧期) ➢ 微循环扩张期(淤血缺氧期) ➢ 微循环衰竭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
代谢变化 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心肺肾等
病二理、生休克理的症状
微循环收缩期(缺血缺氧期)
血容量↓
灌流特点:灌流停止, 不灌不流
二、休克的症状
微循环衰竭期(DIC期)
昏迷不醒 血压测不到 脉搏摸不清 尿不出 体温不升 DIC出血
临床表现
二、休克的症状 (二)体液代谢改变
• 休克时儿茶酚胺释放:血糖升高。 • 酸中毒、高血钾。 • 尿素、肌酐及尿酸增加。 • 三磷酸腺苷减少。
二、休克的症状
(二)体液代谢改变
四、休克程度的判断
临床表现
轻度

神志及表情
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唇颊肤色
Cap充盈时间
清醒,稍激动 正常或苍白
稍长

四肢浅静脉

脉搏
肢端温度
轻度收缩
稍快,<100 稍冷

动脉收缩压
稍高、正常或稍低。12Kpa

压 脉压Kpa
2.7~4.0

(毫升/小时)
量 尿
估计失血程度
<30或正常
20%以下 (800ML)
中度
烦燥 口渴、苍白
病二理、生休克理的症状
微循环扩张期(淤血缺氧期)
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微循环内缺血
无氧酵解↑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微动脉和cap前括约 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 性↓而扩张
小静脉对酸中毒耐 性较大仍收缩
血液涌入cap网、微循环瘀血
血浆外渗 血液浓缩、回心血量↓、BP↓
休克抑制期(休克期)
二、休克的症状
微循环扩张期(淤血缺氧期)
胃肠: ➢胃肠缺血→粘膜糜烂出血→应激性溃疡 ➢ 胃肠瘀血及粘膜受损→细菌及毒素入血→菌血症或毒血症
MODS(或MOF)
二、休克的主要症状
• 意识:烦燥不安或表情淡漠,逐渐模糊、昏迷。 • 皮肤和粘膜:苍白、潮湿,发绀,肢端发凉。 • 血压变化:休克早期,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小。只有失代偿时,
才出现血压下降。 • 脉搏细弱而快:脉搏无力细如线状。 • 呼吸快而深:缺氧和酸中毒代偿表现。 • 尿量减少:早期肾前性,后期可能肾功衰。
三、休克的主要体征
血动力学监测
•肺动脉楔压(PAWP)0.8~1.6kpa。 •肺A压(PAP)1.3~2.9KPa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0.8~2KPa
• Swan-Gans肺A漂浮导管从周围V插至上腔V •心排出量(CO)4-8L/min •心脏指数(CI) 3-3.5L/min.m2 •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0.5 •胃肠pHi(intramucosal pH) 7.35~7.45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 微循环淤血缺氧 毛细血管后括约肌仍收缩 毛细血管前阻力 <后阻力↑
灌流特点:灌而少流、 灌大于流
二、休克的症状
微循环扩张期(淤血缺氧期)
临床表现
脑缺血→表情淡漠,甚至昏迷; 心肌缺血→心力衰竭表现; 皮肤粘膜瘀血→紫绀、湿冷;
肾缺血加重→尿量进一步减少。
病二理、生休克理的症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