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附中分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年级语文试题命题人:李婷婷审题人:连向阳温馨提示: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共9小题,计2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翘.(qiào)首畸.(jī)形黝.(yǒu)黑任劳任.(rèn)怨B.悄.(qiāo)然要塞.(sài)蒙昧.(mèi)为.(wéi)富不仁C.诘.(jié)责绯.(fēi)红镌.(juān)刻殚.(dān)精竭虑D.仲.(zhóng)裁桅.(wéi)杆两颊.(xiá)深恶.(wù)痛疾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器宇劳禄娴熟锐不可当B.教诲周济凄然油光可鉴C.泻气愚钝建树眼花潦乱D.燥热荧光由衷入目三分3.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老师诚惶诚恐....的为我递上一杯水,生怕影响了我的复习。
B.在这群女孩子中间,那位长发的女孩确实显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C.他为人谦虚谨慎,做事一丝不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榜样D.旧时庙里的弥勒佛形象十分逗人喜爱,他袒胸露肚,笑口常开,从不像别的菩萨那样正襟危坐....。
4.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B.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就选自《朝花夕拾》。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D.“书”,即信函。
古人的信函又叫“尺牍”或曰“信札”,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5.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B.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律诗中颔联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诗中韵脚是“游、流、楼、舟”。
D.刘祯的《赠从弟》这首律诗中颈联是“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6.下列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叙事。
B.很多市民向记者打听: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有哪些旅游项目?可以品尝到哪些美食?C.十八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一一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D“最重要的是,”他说:“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7.默写(8分)(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5)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
(7)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
(8)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照要求修改语段(3分)①旷达的人生态度可以炼成一种淡定。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始终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在风雨大作之时,尚能高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②更难得的是,因为淡定,他对人生始终有着执着,③硬是将自己的挫折人生______(雕刻雕琢刻画)成后世文人钦慕的生活坐标。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
(3)请在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9.名著阅读(4分)(1)1936年,_________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2)“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____________________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
土炕上挂的一顶____________________,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
炕头放着两只铁质的文件箱,一张木质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
哨兵向他报告我到来的时候,他正伏案在看电报。
”二、综合性学习(7分)10.请你参加以“2017年西安马拉松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请你在下面句子中找出谓语动词,并将它写在下面田字格中(1分)为了纪念希波战争的胜利和表彰尽职尽力的英雄斐里庇得斯的功绩,1896年,雅典人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规定了一个新的竞赛项目——马拉松赛跑。
【活动二】请你用一组对偶句,为2017年(2分)【活动三】请你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2分)10月28日,2017西安国际马拉松赛在西安永宁门鸣枪开跑。
今年是西马元年,共有42177名选手完成报名。
最终,共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名运动员参赛,这是西安迄今为止规格最高的马拉松赛事。
本届西安国际马拉松赛以“阳光、向上、美丽、开放”为赛事总基调,央视体育频道进行160分钟的全程现场直播。
共有来自全国一百多家媒体、五百名多名记者参与报道。
本届赛事分为全程马拉松(42.195km)、半程马拉松(21.0975km)和迷你马拉松(4.5km)三个比赛项目。
赛道起点设在永宁门广场,迷你终点设在西北大学西门内广场,半程终点设在曲江池遗址公园中和广场,全程终点设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御道广场。
赛道途经钟楼、西大街、西北大学、小寨、大雁塔、大明宫遗址公园等西安著名景点、高校及商圈。
【活动四】如果你是本次比赛的志愿者,请你向国际友人介绍“魅力新西安”。
(2分)三、阅读(共12小题,计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18分)一碗捞面条①到洛阳出差一周了。
②下午忙完,我便决定回趟老家。
夕阳余光游走在城市楼房的轮廓中,呆板大街上车来人往。
我不喜欢城里的热闹,会吓跑夕阳,家里这时候,风是轻的,田野是静的,夕阳是害羞的。
③大巴车只到镇上,离老家还有十里路。
一下车就听到有人喊我,是父亲。
父亲一手接过我行李,一手拿着手机说话:“接到了,接到了,我们就回来。
”说罢把电话递给我。
电话里母亲问我晚饭想吃什么,我说:“妈,我想吃你擀的捞面条。
”④门前小土坡在夜色下显得有些陌生而拘谨,似乎把我当成远方客人。
得知我要回来,一进门就看到母亲正朝着门口快步走来,她打量着我一直笑,拉我进屋。
⑤“快坐下,坐车很难受吧?”母亲像个得到心爱玩具后的孩子般兴奋,我便坐在沙发上。
⑥“去洗洗手吧,一路上出汗多”,我刚要起身,母亲又赶忙示意我别动,对我说:“我给你端来,你别起来。
”不等我回话,转身到院子里了。
⑦母亲端来水,递给我毛巾,转身又小跑着到厨房去了。
我知道母亲在给我做捞面。
记得初中时候一天上午放学,由于母亲忙农活做饭晚了,我一生气准备不吃饭就上学去。
母亲也是这样让我坐着,转身小跑到厨房为我做捞面。
⑧吃了无数次母亲做的捞面,但从没认真看过她擀面条的样子。
想到这里,我轻轻来到院子里,厨房门开着,我站在离厨房几米远的地方,正好可以看到母亲。
⑨厨房里装的还是以前那种白炽灯,夜色包围下加上腾空的水蒸气,白炽灯散发的昏黄光线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母亲就在灯下,正用擀面杖擀面,擀面杖很粗大,她似乎要用很大的力气。
面团在前后滚动的擀面杖下由崎岖粗糙变得慢慢平整,终于像一张纸一样平铺在案板上。
就像从小到大我走过的路,多少荆棘坑洼,都被母亲用双手铺平。
⑩我想母亲以前肯定也是这样擀面条,唯一变化的是她双手,曾经也是白嫩光滑,如今粗糙布满老茧。
母亲突然抬头看到我了,急忙出来,问我是不是饿的受不住了。
⑪我慌忙之间连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只对她摇摇头,不再看她,一个人回到屋里,坐下等着。
⑫不一会母亲就端着一大碗捞面走进来,我起身要去接,她大叫:“你别动,碗很烫。
”我便又坐下来。
她把碗放在我面前,递给我筷子,催着我赶紧吃。
⑬母亲总是这样,吃饭时候总要催促我趁热吃。
以前听到她催,心里总是一阵怨气,偏慢吞吞不紧不慢,任由她唠叨。
今日我却拿起筷子,夹起面条送到嘴里。
⑭“别那么大口,小心烫着。
”⑮我点点头。
⑯“对对,放点醋,这样好吃,我去拿。
”⑰她转身去厨房拿来醋,给我碗里倒。
⑱“怎么样,淡不淡,再放点盐?”⑲我摇摇头。
⑳“吃肉啊,那是我专门放面里的,快吃!”○21我夹起一块肉吃在嘴里,她这才算满意,站在一边看我吃。
我没有劝母亲去吃饭,因为我知道,我没吃完,她不肯去。
○22一碗面吃完,汗水顺着脸颊淌下,这捞面味道,一半在嘴里,香而纯,另一半在心里,有点酸楚。
—小滴液体流讲嘴里,涩涩的,咸咸的,不知道是汗,还是我眼角渗出的泪。
11.文章题目“一碗捞面条”的作用是什么?(3分)12.第二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夕阳余光游走在城市楼房的轮廓中,呆板大街上车来人往。
13.请按要求赏析画线句子。
(4分)(1)(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得知我要回来,一进门就看到母亲正朝着门口快步走来,她打量着我一直笑,拉我进屋。
(2)(请从修辞或用词的角度赏析句子)面团在前后滚动的擀面杖下由崎岖粗糙变得慢慢平整,终于像一张纸一样平铺在案板上。
14.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3分)15.本文和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伟大的母爱,但在表现母亲形象上侧重点不同,请做具体分析。
(4分)(二)阅读《三峡》,完成16—19题(10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6.解释下列加粗词:(4分)(1)略无阙.处()(2)沿溯阻绝.()(3)良.多趣味()(4)林寒涧肃.()17.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哀转久绝.猿则百叫无绝.C.春冬之.时择其善者而从之.D.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18.翻译下面句子:(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9.请你从写景的角度赏析文中第三段划线句子?(2分)(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0—22题(8分)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