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浆纱教程

浆纱教程

浆纱教程转载:浆纱教程第三章浆纱本章知识点:1、浆纱的目的和要求2、主要粘着剂的一般性质和上浆性质。

3、浆纱助剂的作用及用量。

4、浆纱组分的选择方法,浆液配方的确定及调浆方法,浆液质量指标。

5、浆纱工艺流程及浆纱质量指标。

6、浆纱上浆率及浆液对纱线浸透、被覆程度的控制。

7、浆纱烘燥机理及烘燥装置。

8、浆纱伸长率的控制。

9、浆纱自动控制。

10、浆纱工艺设计及产、质量。

11、高压上浆技术。

12、提高浆纱产量及质量的技术措施。

概述一、浆纱工序的任务1、织造时经纱反复受到各种外力的多次作用(拉伸、弯曲、冲击及摩擦)容易使纱线结构松散,起毛而断头,或纤维纠缠致使开口不清。

机构作用:①拉伸:开口、打纬、卷取;②弯折:新纬和座冲击;③磨擦:停经片、综、筘及梭子、经纱间。

通过分析得:从织轴到织口经纱要承受3000-5000次反复负荷的作用。

2、浆纱的目的(1)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使经纱增强,耐磨20-40%(2)卷绕成浆轴(3)保伸,减伸率20-25%。

二、浆纱工序的组成:上浆和调浆1、调浆:选择浆料以一定比例配合调料成一定浓度的浆液。

2、上浆(1)绞经上浆:将绞纱浸渍浆液,挤压、烘干。

优点:设备费用省,操作简便,回丝少,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色织生产。

缺点:浆纱质量差,上浆不匀,劳动强度高,生产率低。

(2)经轴上浆:若干经轴并合→上浆→烘干→卷绕成浆轴优缺点与绞经上浆相反。

三、浆纱工序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浆纱是准备工序的关键,每台浆纱机的产量可供200-300台/只机的织轴需要,即通常说浆纱一分钟织造一个班。

1、浆纱质量好,则布机断头少,效率高,产量高,质量好。

回丝少,挡车工劳动强度低。

2、浆纱速度30-60m/min,相当于布机一个班的产量,稍一疏忽则布机一个班生活难做。

3、每台浆纱机供应200-300台布机,浆纱机能否正常运转,对织轴的正常供应,关系很大。

4、与降低成本关系很大,节约浆料、用汽、回丝等。

四、浆纱工程的要求1、上浆量符合工艺设计要求,避免过大或过小。

2、上浆均匀。

3、浆液对纤维有良好的粘附性、即被覆和浸透的比例应符合工艺要求。

4、上浆后纱线毛羽贴伏,浆膜平滑,柔软而又坚韧。

5、上浆后纱线的弹性伸长损失小。

6、上浆后纱线的顺潮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浆膜具有一下吸湿性。

7、浆料来源充足,价格便宜,调浆操作简便而安全。

8、织物在后处理时,浆料容易退净废液而净化,不污染环境。

9、织轴卷绕质量良好。

10、在保证浆纱质量前提下,不断提高浆纱生产率,并逐步提高浆纱操作的自动化程度。

11、节约能源消耗,不断降低浆纱成本,提高浆纱经济效益。

五、对浆液的工艺要求1、具有一定粘度,并在上浆过程中保持粘度稳定。

粘度:表示液体流动时分子间的摩擦阻力(内摩擦力)在相对静止的液体内,二层液体之间只有相互垂直的力,没有切向力。

流层面积A,速差△V=V2-V1,两流层间距△y,则克服内摩擦力使流层流动 F=η·A· (η-粘滞系数或粘度)当液体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剪切应力一层按一层,传递到最下面一层,使浆液发生流动,由于切向力的存在,流体快的一层给慢的一层以拉力,慢的一层给快的一层以阻力,这种力称为摩擦力f。

单位:泊即:相隔一厘米的两层液体,面积各为1cm2,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所受的阻力为1达因时则该液体的粘度为1泊(P)。

100泊=1厘泊(cp)(法国著名科学家Poisenille创造的毛细管方法)粘度的大小与高聚物的分子量大小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与浓度成正比。

2、有一定的粘附力粘着力:浆液对纱线表面的润湿(亲和力)能力及浆液烘干成膜后从纱线上被剥离所需力的总和。

粘着力大小取决于:浆液粘度、浆液与纱线的亲和能力。

3、具有成膜性(物质的内粘性、内聚力)4、具有物理和化学的稳定性5、无异色、异味、无有害气体6、能迅速烘干,无再粘性,并有抗静电性。

六、浆液和浆纱方面1、浆液的指标:①浓度(总固体量表示)②粘度③分解度(对淀粉浆而言)④溶解度(对化学浆而言)⑤温度:半熟浆70-80℃;熟浆97-99℃。

2、浆纱质量指标:上浆率b、回潮率w、伸长率ε、增强率z、减伸率Jz等。

第一节浆料浆料的分类:粘着剂(主剂)、助剂主剂:改善经纱的织造性能。

助剂:改善或弥补主剂在上浆性能方面的某些不足。

一、粘着剂分类: P81表3-1天然—植物类—淀粉动物类—骨胶衍生物类—CMC化学合成类—PVA聚丙稀酸类—PAA、PAAm、PAAt、PAA盐当前三大浆料是指:淀粉、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类(一)、淀粉1、天然淀粉(上浆特性)(1)淀粉的一般性质不同的淀粉从不同的植物中提取,故性质不同,其颗粒大小、外型形状亦不相同。

淀粉颗粒愈大,浆液粘度愈高,较易糊化和分解,但粘度不稳定。

淀粉属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中多元糖类,由许多γ-葡萄糖缩聚而成(C6H10O5)n n为聚合度。

特点:a、联结葡萄糖基环的甙键(-0-)活泼性高,易被水解,迁酸、迂氧化剂易断裂,但对矸较稳定。

b、羟基(-OH),葡萄糖基环上第2、3、6号碳原子上含有,羟基对氧化剂很不稳定,特别是佰醇羟基(-CH2OH)活泼性最大,很易被氧化。

c、聚合度n,大量的羟基(-OH)存在,使淀粉对亲水性纤维如棉、麻、粘胶等亲合性好。

一般n=200-6000,n越大则粘度越高,滑透性越差。

淀粉的结构有两种a、直链淀粉:大分子呈线状。

N=200-900个缩水葡萄糖基以a-1,4甙键联结而成。

b、支链淀粉:大分子呈分支状,由6000-37000个葡萄糖基联结,除γ-1,4甙键外,还有γ-1,6甙键,支链淀粉约相隔20个葡萄糖基有一个分枝。

c、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较直链淀粉:1、能溶于水;2、水溶液低;3、气溶胶状;4、使浆膜增塑;5、迂碘成蓝色。

支链淀粉:1、不溶于水;2、粘度糊化后成浆极粘稠状;3、使浆膜增厚;4、迂碘成紫色。

常用淀粉的直链、支链比例小麦:1:3玉米、马玲署、橡子:1:4木署:1:5糯米:0:100—粘性最高绿豆:100:0—成膜最好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在上浆工艺中相辅相成,起到各自的作用。

(2)淀粉浆的粘度粘度:表示液体流动时液层内摩擦力的大小,是检验和反映浆液上浆性能的另一种重要指标。

Pa·s(帕·秒)。

淀粉浆液粘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开始加温时,粘度迅速上升,当粘度上升到最高值后虽然温度继续上升,而粘度开始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上浆应在粘度稳定期内进行,则效果好。

粘度—温度变化曲线在生产上的应用:a、淀粉浆调浆时,在糊化开始温度前测比重,定浓度。

b、浆液调煮好后,要焖浆一段时间;使粘度稳定。

c、小量调浆,每次用浆时间不超过3小时,以免粘度衰退。

d、开冷车间,待粘度稳定再开,而不能在最高粘度时开。

e、浆纱机处理坏生活开慢车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粘度下降,造成轻浆毛头。

(3)淀粉浆的渗透性(4)淀粉浆的粘附力指浆液粘附纤维的性能,粘附性的强弱以粘附力大小表示,又叫粘着力或亲和力。

(5)淀粉浆的成膜性成膜性是指浆液烘燥后所形成薄膜的一些性能,如吸湿性、耐磨性、耐屈曲性,抗检强度和断裂伸长等。

2、变形淀粉(种类及其上浆特性:P83-86,自学20分钟)查阅关于变性淀粉的资料,了解发展方向。

3、淀粉浆的主要性质(1)浸透性:来经分解淀粉浆的浸透性差(2)粘着力:对棉、粘胶、韧皮纤维有较好粘附性,与其他浆料比,淀粉浆粘着力最低。

(3)成膜性—硬而脆(4)粘度稳定性,比一般化学浆料差。

(二)、聚乙稀醇(PVA)1、聚乙稀醇的一般性质。

指标(1)醇解度dh :醇解度——大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羟基置换的百分数。

a、完全醇解(FH)PVA的醇解度为98-99%,是一个均聚物,结构式为:FH-PVAb、部分醇解(PH)PVA的醇解度为85-90%,是乙烯醇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结构式为:PH-PVA(2)聚合度n:聚合度——大分子中链节的重复数(乙烯醇个数)(3)PVA的牌号:国内1788 — n=1700;dh=88%日本K17 —n=1700 (117) 1,K—FH国外B17 — n=1700 (217) 2, B—PH2、聚乙烯醇的上浆特性(1)水溶性:PVA为白色,无嗅、无味的粉未状细粒,比重1.21-1.34聚合度大的PVA水溶性比聚合度小的差,醇解度越高,水溶性越差,水温越高,水溶性越好。

(2)粘度:PVA水溶液的粘度与n、h、浓度和温度有密切关系。

n↑,粘度↑。

醇解度高的水溶液,粘度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最终而形成凝胶。

而部分醇解的水溶液粘度与时间的关系不明显。

(3)粘附性:完全醇解PVA,分子结构中(-OH)占优势,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力强。

部分醇解PVA,分子结构中含有少量的(-OCOCH3),对疏水性纤维的粘附性好。

(4)成膜性:PVA溶液的水分蒸发后成透明的薄膜,浆膜坚而韧。

聚合度愈大,膜的强度和伸长率越大。

醇解度愈高,膜的强度也越大,但伸长率低(5)PVA的可变性:能生成酯、醚、醛等。

PVA与碱作用:温度升高时PVA分子链发生显著分解,粘度下降,粘附性和成膜性受到损害,故上浆时宜中性。

PVA的强氧化剂作用,能被氧化而使大分子断裂,降低粘度,也降低粘附性和薄膜强度—印染厂以此特性退PVA浆。

(6)混溶性:PVA与水溶性高聚物褐藻酸钠,聚丙烯酸类,骨胶等有良好的混溶性,与淀粉或CMC混用时,PVA含量低于30%或高于70%才能获得良好混溶性。

(7)浆液稳定性:稳定性好,不易腐败变质,与油脂类不起化学反应。

(8)存在问题:①易起泡;②易结浆皮;③分绞难;④对合纤粘附性不足;⑤退浆COD值高。

(三)、丙稀酸类浆料丙稀酸类浆料是许多同类浆料的总称。

1、聚丙稀酸PAA—锦纶纤维良好的粘附性2、聚丙烯酸酯PAAt常用聚丙稀酸钠盐PAA盐。

3、聚丙烯酸盐4、聚丙稀酰胺PAAm含固量较低,再粘性强,宜于与其他浆料溶用。

(四)、共聚浆料目的在于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能不同的单体,以不同含量进行共聚,获得不同的上浆特性。

P154-表4-7(五)、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纳是纤维素的一种衍生物,简称CMC1、制造:碱化 NaOH纤维素碱化纤维素 CMC醚化碱化目的:①使纤维素膨润,醚化剂能扩散到内部。

②提高纤维素的醇羟基的活泼性。

2、要个主要指标①醚化度—纤维素大分子中每百个葡萄糖基环中的羟基中的氢被醚化基团所取代的个数。

②代替度—纤维素大分子中每一个葡萄糖基环中羟基中的氢被醚化基团所取代的个数。

CMC代替度分三档:低0.25-0.5不溶于水;中0.5-1.2水溶性较好;高1.2以上水溶性好。

代替度越高、价格越高,浆纱用中代替度即可。

③粘度低50-300CP;中300-1000CP;高1000CP以上3、性状(1)色白、粉状、纤维状、无嗅、无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