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讲稿一、青春期生理心理概述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主要标志是性发育和性成熟,其时孩子们要经历躯体和心理上的急剧转变,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时期。
青春期大约起始于10-12岁,早的可提前到5-6岁,也可延迟到15-16岁。
青春期性生理发育成熟的速度也因人而异,一些女孩只需1年左右,另一些长达5-6年或更久。
青春期发育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家人过去青春期启动年龄、遗传、种族、社会、经济、文化、地理、营养、气候、身体脂肪的比例和其他因素等。
青春期发育及性心理青春期延展于10-20岁之间,通常分为3个阶段:一、青春前期介于10-13岁,是人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二、性征发育期约为13-17岁,以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明显发育为特征,少女出现月经,男孩则发生遗精;3、青春后期在17-20岁,生理上转变逐渐缓慢下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已发育成熟,体骼转变已不明显。
一些少年对自己的生理发育速度,对自己生殖器(**或阴唇)的大小和形态感到忧虑,这是来源于对青春期发育知识缺乏了解。
随着性腺活动的转变,少年人除出现月经和遗精外,也可发生其他方面的正性心理表现,如强烈的性感受和性空想,男孩**自动勃起的次数增加,少女**分泌液增加,自慰行为的频率上升。
青春期不仅出现生理和心理转变,同时也面对社会生活需求的挑战,如恋爱和择偶,婚前性行为等。
生理的发育并非必然伴发心理的趋于成熟,在内环境,特别是内分泌猛烈变更的青春期,正是青少年最容易发生过失并出现悔恨终生的阶段,如少年早恋,少年犯法,少女怀孕,酒精中毒,药物滥用等。
多数年轻人可顺利渡过青春期,有的则会经历不同的困扰。
青春期少年常因自己的外表所苦,他们尽力表现自己的心理特质,并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包括扩大性活动的范围,如对异性拥抱、接吻、爱抚,乃至发生性交关系。
恋爱、择偶及心理青春期性意识发展可有以下阶段,每一阶段的心理表现是不同的:一、疏远异性期。
指青春期开始的半年至1年(11-12岁)期间内的两性疏远阶段,其时性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性别意识方才萌芽。
他们发现彼其间性别的不同,便产生明显的性不安,如少女对日渐隆起的乳房感到羞怯,少男则害怕被人看到开始长出的阴毛。
他们对两性间的接触持疏远和回避态度,如因学习或工作需要,两边接触时感到拘束和难为情。
他们以为两性间亲近、恋爱是可耻的。
二、向往年长异性期。
一些心理学家发此刻性萌生期,即少年男女对性问题的熟悉从不知到知发展的过渡,他们对性问题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的朦胧状态。
其时他们可存在着两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即疏远异性和发生恋年长异性现象,恋长者少年对成年或老年异性出现依恋。
3、接近异性的狂热期。
此期少年男女的特征是精神兴奋程度高,往往对异性带有空想色彩,很少考虑到会面临的困难和阻力,因此情感发展的速度较快,迅速达到灼热的阶段,即热恋。
从初恋到热恋是少年男女两边情感慢慢深化的进程。
狂热期间两边彼此吸引力增强,激动程度高,有彼此了解的迫切要求,真诚和信赖感增强,而且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也发生改变。
4、后期正式的浪漫恋爱期。
此期特点是划清恋爱和婚姻的界限,不可逾矩,不要放纵的亲昵,正视对方的缺点,认真地和负责地沟通,增加了解。
和谐爱情的慢慢形成,是基于两边遵守许诺和共享成立起来的美好前景。
通常在激情消退后,会发现对方存在以往不曾注意到的缺点,能够比较冷静地看问题。
心理和谐的爱情(心理相容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两边的生活志向、理想和目标大体一致,它是婚后一路生活的思想基础;另一是两边的性格、爱好、兴趣、生活习惯和文化修养的和谐,它是婚后一路生活的情感要素。
二、青春期一些不良心理特点少男少女由于处在身体发育、知识和生活经验尚不充沛的特按时期,故可有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当发现时应当及时纠正,以避免酿成大病。
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忧郁由于各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
若是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陕隘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小,不能容人也不睬解他人。
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吃醋当他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愉快乃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冲击、中伤手腕来宣泄心里的吃醋。
4.惊恐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魅。
轻者心跳厉害、手战栗,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吃醋。
当他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愉快乃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竞用冲击、中伤手腕。
5.残暴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他人宣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他人为自己高兴,对他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6.敏感即神通过敏,多疑,常常把他人无心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转变很大。
7.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仍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他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
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三、如何与异性正确交往不论男女都有一个青春期,对每一个人来讲,一个人成长的基础与青春期是不是受到良好教育有重要关系,因为青春期对一个人理想、道德、品格、文化、素质等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咱们要重视青春期教育。
每一个同窗可能都还记得,童年时候,男孩女孩一块做游戏,手拉手一路上学,青梅竹马,不分彼此。
但是,不知何时开始,男女同窗会突然感到陌生起来,原来你们体内已经开始悄悄地发生了转变。
这个转变是从你们大脑底部的下丘脑垂体开始分泌增进性激素开始,在增进性激素作用下出现第二性征,从而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上有许多转变,最大的转变是身体的急速增加、第二性征的成熟,女性一般从10岁到18岁,男性比女性一般晚两年,大约从12岁到20岁。
正因为身体上发生了庞大的转变,在青春期,人的心理也有了许多转变,如自我意识增强、情绪容易波动、倾心异性、兴趣易转移等。
随着年龄的增加,随着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性意识也从无到有,由朦胧到明晰,这是人的正常的发育进程。
由于青春期求知欲强,好奇心胜,青少年朋友渴望了解性知识的心情是无可非议的、也是自然的,但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这些知识。
两性性别的区别是男女身体正常发育的组成部份,没有什么奥秘,科学地了解性生理知识则是超级需要的,所以同窗们要认真学习生理卫生知识和健康读本,而要抵制社会上流行的淫秽录像、黄色书刊。
青少年性意识产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对异性的倾心和追求。
女生向往异性的心理是,以为男生刚强、可信赖,能帮忙人;男生则以为女生美丽、纯洁、亲切、可爱。
许多人以为,和异性在一路学习、工作、活动,就干劲十足、心情愉快。
因此,便设法追求和创造这种环境。
那么,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谈谈青春期如何与异性同窗交往的问题。
有一种现象,比如,两个男女异性同窗由于兴趣爱好相投或学习、工作上联系接触略微多一点,就立刻有人传出各类闲言碎语,使他们不敢进行正常的接触。
这是由于封建观念的不良影响,使有些人对男女青少年的交往特别敏感,以为似乎男女之间只能有爱情,不能有友谊。
我以为,在青少年中,应当提倡普遍的异性交往,异性间交往最少有以下几点益处:(1)有利于智力上扬长避短。
男女智力虽没有高低之分,却有类型不同。
比如男生往往比较喜欢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女生则比较喜欢语文、外语、地理、生物等学科。
男生在掌握知识的大体功上可能稍逊一筹,但在解题的灵活性上却略占上风;女生在作文的叙述描述、运用辞汇等方面可能略占上风,但在立意的新奇和结构的不拘一格上却稍逊一筹。
不言而喻,通过交往,男女同窗都可以从对方那里扬长避短,从而有肋于提高自已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
(2)有利于情感上彼此交流。
人际间情感是极为丰硕的,除爱情之外,还有亲情、友情、同情、敬爱之情、感激之情等。
这便说明男女之间可以有不带爱情色彩的情感对流,它可以令人感到温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一般说来,女性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有同情心;男性的情感粗犷热烈,且比较外露。
男生向女生透露自己的不幸和尴尬,可以在同情声中安静下来;女生向男生诉说自己的犹豫和愁苦,可以在鼓励声中振奋起来……这种异性间的情感交流是微妙的,也是在同性朋友身上所得不到的。
(3)有利于个性上彼此丰硕。
处在集体中的个人,交往范围越普遍和周围生活的联系越多样,他深切到社会关系的各方面也就越深刻,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越丰硕,他的个性发展也就越全面。
有项调查从侧面说明这个规律,那就是有异性同胞的孩子,因为有异性交往的条件,故较少产生异性交往的羞怯。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不难发现,交往范围越普遍,不仅有同性朋友且有异性朋友的人,性格相对来讲比较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比较丰硕,意志也比较顽强。
这显然不是什么偶然的现象,因为正是多方面的交往对象的个性渗透和反馈,才丰硕了他们的个性。
反之,只在同性圈子里交往,人的心理发展往往是狭隘的,因为虽然同性者个性之间也存在不同,但这种不同远不如异性间个体不同明显。
(4)有利于活动中彼此鼓励。
“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在青少年中更明显。
所谓“异性效应”,其表现是,有两性一路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超卓。
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的心理接近需要取得了知足,因此会令人取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踊跃性和创造力。
(5)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
男女交往,可以知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达到心理平衡;反之,缺乏异性交往,是适应不良的原因之一,容易发生性心理扭曲,致使性变态或性功能障碍,很多性偏离患者(如窥阴癖、恋物癖等)的病因,就是由于长时期不敢与异性接触,对异性怀有自卑、胆怯、不满等心理所引发的,而通过增强与异性的交往,也往往有肋于使他们消除变态心理。
另外,男女同窗增强交往,增进了解,可以淡化彼此对异性的好奇心,掌握友谊与爱情的区别,从而更稳妥地把握自己的情感。
正因为异性交往有以上这些益处,所以,我鼓励男女同窗多交往,要破除“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陈腐观念,但男女同窗间的交往毕竟与同性同窗间的交往有所不同,特别是开始进入青春期后,同窗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所以在交往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没必要过度拘谨。
在与异性交往中,要注意消除异性间交往的不自然感。
应该从心理上象对待同性那样去对待与异性的交往,该说的说,该做的做,需要握手就握手,需要并肩就并肩。
友谊本来就是情感的自然发展,不该有任何矫揉造作和忸怩作态,那样反而会贻笑大方,令人生厌。
也就是要自然地、举止高雅地进行男女同窗间的交往。
异性间自然交往的步履常能描画出纯洁友谊的轨迹,特别是中学时期成立起来的友谊,常会延续到成年。
(2)不该过度随意。
男女间交往过度拘谨固然令人生厌,但也不可过度随意,诸如嘻笑打闹、你推我拉这种行为应力求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