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08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08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专题08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总分为:110分时间:90分钟】实验题〔共10小题,每题11分〕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竖直弹簧下端,进展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做出了所持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弹簧的原长为______.〔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答案】〔1〕10cm 〔2〕 1000N/m 〔3〕F=1000L-100 〔N〕【名师点睛】此题比拟简单,结合图象考查了胡克定律的根底知识,是一道考查根底知识的好题.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特别区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的伸长〞的不同。

2.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与橡皮筋的原长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验都证明Sk YL,其中Y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1〕在国际单位中,杨氏模量Y 的单位应为A 、NB 、mC 、N/mD 、2N /m〔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得该橡皮筋的一些数据,做出了外力F 与伸长量x 之间的关系图像如下列图,由图像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 =______________ N/m〔3〕假设橡皮条的原长为10.0cm ,面积为1.02mm ,如此该橡皮筋的杨氏模量Y 的大小是_________〔只填数字,单位取〔1〕中正确单位,结果保存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D 〔2〕2510/N m ⨯〔3〕725.010/N m ⨯3.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将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弹簧下端挂一个小盘,在小盘中增添砝码,改变弹簧的弹力,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弹簧末端指针的位置x ,实验得到了弹簧指针位置x 与小盘中砝码质量m 的图象如图2所示,取g =10m/s 2.回答如下问题.(1)某次测量如图1所示,指针指示的刻度值为cm 〔刻度尺单位为:cm 〕.(2)从图2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结果保存两位有效数字〕;(3)另一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有如下做法,其中错误的答案是.A .刻度尺零刻度未与弹簧上端对齐B.实验中未考虑小盘的重力C.读取指针指示的刻度值时,选择弹簧指针上下运动最快的位置读取D.在利用x-m图线计算弹奏的劲度系数时舍弃图中曲线局部数据.【答案】(1)18.00 (2)0.3 (3)AC【名师点睛】此题考查探究弹国和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实验,要注意明确实验原理与实验中的须知事项,并正确根据图象分析实验数据.4.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1所示,如此由图线可知:〔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2〕为了用弹簧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①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你认为方案更合理.②假设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20.0N.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6.0N,b 的示数为11.0N,c的示数为4.0N,如此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答案】〔1〕300/N m;〔2〕①甲;②0.3【解析】〔1〕由图读出,弹簧的弹力0F=时,弹簧的长度为10L cm=,即弹簧的原长为10cm,由图读出弹力为60F N=,弹簧的长度为5L cm=,弹簧压缩的长度004020200.2x L L cm m=-=-==;由胡克定律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600.2/300/k N m N mxF===。

〔2〕①甲乙两种方案,在拉着物体A运动的过程中,拉A的弹簧测力计由于在不断地运动,示数可能会变化,读数不是很准,弹簧测力计a是不动的,指针稳定,便于读数,故甲方案更合理;②由于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所以A、B间的动摩擦因数6200.30NfFμ===。

【名师点睛】胡克定律公式F kx=中,是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第〔2〕关键明确实验原理,根据平衡条件和滑动摩擦定律列式求解。

5.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的螺旋弹簧如下列图.〔1〕将弹簧的上端O点固定悬吊在铁架台上,旁边置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O点对齐,在弹簧的下端A处做一标记〔如固定一个指针〕。

在弹簧下端的挂钩上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50 g〕,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为x,逐个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刻度x随挂钩上的钩码的重量F而变化,几次实验测得相应的F、x各点已描绘在坐标图中。

由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A=N/m。

〔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此弹簧的弹力大小F跟弹簧长度L的关系是〔所有符号均用国际单位〕.〔2〕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下方的P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P k A 〔填大于、小于、等于〕〔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上方的Q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Q k A〔填大于、小于、等于〕【答案】〔1〕39.2 39.2(L-0.2) 〔2〕等于〔3〕大于如此图线的斜率的倒数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即F k x=,代入数据得()280.49 /39.2/302010A k N m N m -⨯=≈-⨯, 所以弹簧的弹力大小F 弹跟弹簧伸长量△x 的函数关系式是F 弹=k △x =39.2(L-0.2).〔2〕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 点的下方P 处,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变,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仍等于k A .〔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 点的上方Q 处,由于选用的弹簧变短,如此弹簧的劲度系数变大,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 A 相比,要大于k A .【名师点睛】关键是要搞清测量的原理;描绘x 随F 变化的图象时,注意将尽可能多的点落到一条直线上,其余的分居在该直线两侧。

6.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轻质弹簧如图甲连接起来进展探究。

〔1〕用厘米刻度尺测量如图乙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cm 。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 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 、B 的示数L A 和L B 如表。

用表数据计算弹簧I 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 〔g =10m/s 2〕〔计算结果保存小数点后两位〕。

由表数据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II 的劲度系数。

【答案】〔1〕16.00cm〔2〕(12.20~12.80) N/m;能=,x表示形变量,以与知道其变形式【名师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胡克定律,知道F kx∆=∆,△x为形变量的变化量.F k x7.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展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线,如下列图.根据图线回答以下问题.〔1〕弹簧的原长为____ cm.〔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 N/cm.〔3〕分析图线,总结出弹簧弹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答案】 (1). 10 (2). 10 (3). F=10〔L﹣10〕名师点睛:此题比拟简单,结合图象考查了胡克定律的根底知识,是一道考查根底知识的好题.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特别区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的伸长〞的不同.8.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践都明确,其中Y是一个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上称之为杨氏模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应该是________A.NB.mC.N/mD.Pa(2)有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应用如下列图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它的杨氏模量Y的值.首先利用刻度尺测得橡皮筋的长度L=20.00cm,利用测量工具a测得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直径D=4.000mm,那么测量工具a应该是________(3)做出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x的图像,由图象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4)这种橡皮筋的Y值等于________〔Y的数值保存一位有效数字〕【答案】 (1). 〔1〕D (2). 〔2〕螺旋测微器 (3). (3).312.5 (4). (4).5×106 Pa9.某同学用如图11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纸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9.8m/s2〕①根据所测数据,在图11-2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②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______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答案】〔1〕如下列图〔3分〕〔2〕0-5.00〔3分〕 25.00〔3分〕图11-1【名师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描点作图的方法,以与掌握胡克定律F=kx.〔1〕一个砝码的质量为0.1kg,横轴表示质量.纵轴表示弹簧的长度,描点作图;〔2〕根据图象看哪一段满足线性关系,哪一段满足胡克定律.根据胡克定律F=kx求出劲度系数.10.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2〕假设某同学实验装置如下列图,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①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中,请作出F-L图线:②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 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结果均保存2位有效数字〕〔3〕假设某同学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如下图中的 ()【答案】〔1〕 AB〔2〕① 见解析②5.0 ; 20〔3〕C〔3〕由于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当不挂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x≠0,所以选C.【名师点睛】将一根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