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精品物流业务外包的优势与风险分析1 物流业务外包的概念和发展前景1.1概念所谓“外包”是指在讲究专业分工的二十世纪末,企业为维持组织的核心比赛能力,且因组织中人力不足的困境,可将组织的非核心业务委派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集中人力资源,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企业的比赛力[5]。
所谓“物流业务外包”是企业业务外包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形式,即生产或销售等企业(即需方)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比赛力,而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即供方)运作,这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是提升企业核心比赛能力的必要手段。
简言之,物流业务外包是发包方或委托方与承包方或受托方之间基于契约合同而产生的一种业务关系。
1.2 物流业务是否外包决策时的影响因素1.2.1 企业战略由于受到传统的经营理念的影响,在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自给自足的自豪思想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
然而客观事实是即使大公司也不可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
1.2.2 确定企业核心比赛力企业在确定物流业务外包前,首先应深入分析内部物流状况,并认真研究物流业务是不是企业的核心比赛力,以分析物流业务外包能否为企业带来外部战略经济利益。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资金的规模小,生产的变动性大,又无力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物流设施,并且由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重组风险的存在,还有可能受到企业内部员工的抵制和资源的浪费[11]。
因此,可以考虑利用物流业务外包来突破资源“瓶颈”,使企业的发展获得较高的增长速度。
1.2.3 计算并比较自营和外包成本在决定物流业务外包前,一定要认真分析、比较自营和外包的成本。
尽管外包可能会引领时尚潮流,但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环境决定是否进行外包[18]。
1.3 物流外包策略及前景展望1.3.1 物流外包策略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渐进的物流开发策略:偶然外包一些物流职能;在某些时候外包某一物流职能;外包两项或三项物流职能,然后跨越到把整个供应链管理外包出去以获取系统利益;基于评估外包的整体节约和利益,启动完全的供应链外包。
1.3.2 前景展望物流业务外包是企业管理方面一个新的理念:如果在供应链上的物流业务自营并不是最好的,而且它不是企业的核心比赛优势所在,同时外包后不至于使企业与客户分开,那么就可以把它外包给最好的物流供应商去做[21]。
据美国《财富》杂志2005年4月报道:全世界年营业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在2004年业务外包的开支上升58%,比2003年业务外包的总开支增加净5779亿美元。
另外,据对欧洲发达国家统计,第三方物流占物流服务份额的比例为:德国23.33%,法国26.8%,英国34.4%,意大利12.77%,西班牙18%,欧盟国家平均为20%左右,目前其需求仍呈增长趋势。
这些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物流外包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发展趋势[9]。
2 物流业务外包带给企业的优势和风险分析2.1 物流业务外包带来的优势分析2.1.1 集中有限的资源,发展核心业务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任何企业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领域都获得同样的比赛力。
因此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自己擅长的业务,而把不擅长的物流等辅助功能交给物流公司,利用物流外包策略,企业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建立自己的核心比赛能力,并使其不断提升,从而确保企业能够长期获得高额利润[15]。
2.1.2 减少设备资源,降低财务风险现代物流领域的设施、设备及信息系统等的投入是相当大的,通过将物流业务外包,企业可以减少对此类项目的建设和投资[20]。
而且,由于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导致投资具有巨大的财务风险,通过外包,企业也可以将这种财务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同时可以突破原有的资源“瓶颈”,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增长速度。
2.1.3 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形象物流供应商与客户之间是战略伙伴或者是联盟的关系,通过全球信息网络使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实现完全的控制,减少物流活动的复杂性;而且通过遍布全球的运送网络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加快了订单处理,加强了对在途货物的监控,大大缩短了客户的交货期,帮助客户改进服务,树立企业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
2.1.4提高企业运作柔性,增强企业的营销能力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从而减轻由于规模膨胀而造成的组织反应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
而这种组织结构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将越来越具有生命力。
同时,企业可以更好的控制其经营活动,并在经营活动与物流活动中找到一种平衡,也保持了两者的连续性,提高了两者之间的连续性,提高其柔性,使实行物流外包的企业由于业务的精简而具有了更大的应变空间能力[8]。
没有采取物流外包的企业是典型的商流资源与物流资源合二为一的运作模式。
企业在进行进一步的市场拓展时,往往受到局部利益的影响,往往不能提供及时、真实的物流信息和市场信息,不利于企业提高对市场的反应能力[7]。
而通过物流业务外包这种独立的物流运作模式,则可以避免这些弊端,有利于营销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拓展,提高市场反应力和比赛力。
2.2 物流业务外包带来的风险分析2.2.1 物流业务控制能力下降风险企业采用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会介入客户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及顾客服务的各个环节,必然使客户企业对物流的控制能力降低。
随着物流服务商介入的程度加深,逐渐对客户企业形成潜在的威胁,最终不得不受制于物流服务商,导致物流失控的局面出现[10]。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有可能由于丧失对外包的控制而影响整个业务的发展。
2.2.2 客户关系管理削弱的风险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后,它同顾客的直接接触机会就会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专业物流公司,订单的处理、产品的递送甚至售后服务都是有它完成的。
在接受物流服务时,常常受时间延宕、货物受损等对方违约的困扰,从而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不能直接从客户那儿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如果物流服务商不能及时将客户的反应反馈给企业,企业将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物流服务水平[3]。
同时,对物流活动的失控可能阻碍核心业务与物流活动之间的联系而降低客户满意度。
2.2.3 信息泄露风险及连带经营风险物流是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担着公司战略执行的重任。
在市场比赛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的核心能力至关重要,物流业务外包大大增加了核心技术、信息资源与商业机密被泄露的风险。
物流业务外包后,一般都需要双方的信息平台对接,实现有关的信息共享,这样可以使得双方能够及时的了解市场供求,更好地安排生产作业,及时配送产品,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顾客的满意度[13]。
也就因为这样,第三方物流自然对客户企业的公司战略有很深的认识,从采购渠道的调整到市场策略,从经营现状到未来预期,从产品转型到客户服务策略,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有可能得到其信息,对于信息数据处理能力比较强的公司,通过数据得到的信息常常连客户自身都不知道。
另外,专业的物流公司往往会拥有该行业诸多企业的客户,而它们正是企业的对手,专业的物流公司与客户企业的信息共享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运营情况通过物流公司而泄密给比赛对手,从而造成信息资源流失,核心技术及商业机密泄露。
2.2.4 其他风险1 企业外包决策失误风险企业在物流业务决策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很好的识别自身的核心业务,在自营物流与物流外包、在物流业务部分外包与全部外包中艰难抉择,常常会因做出了错误物流外包决策后遭受巨大的损失。
2 企业与物流服务提供商协调困难的风险企业与物流服务提供商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双方的背景、利益主体不甚相同,再加上如果双方没有建立很好的信息沟通机制与矛盾协调机制,双方协调运作的困难是很大的。
3 企业物流成本确定与控制难度加大的风险物流成本自身核算就较为复杂,物流业务外包后,整个物流业务的成本要等到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物流服务完成后才能知道,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确定与控制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3 我国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市场状况出于构筑核心比赛力的考虑,许多企业可能会选择将物流业务外包,但由于我国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水平较低,服务范围有限,诚信度难以令人满意,不少企业在物流外包是市场不断地选择新的物流提供商[12]。
目前企业外包的物流服务只要为多个供应商合作。
真正的伙伴关系尚未形成,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服务价值停留在较低的层次。
3.1 我国企业物流外包市场需求市场现状首先我国物流需求市场潜力巨大,增长较快,第三方物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大多数企业物流需求量吃鱼增长状态,及时性的服务需求也将增多,然后物流业务外包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和行业分布特点[19]。
而且生产企业自营物流的比例偏高,导致物流业务外包的有效需求还不足。
同时物流外包需求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层次还不高,服务需求仍集中在传统仓储、运输等基本服务上。
最后物流服务企业目前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难以满足需求企业要求下的整个系统无缝链接。
从而达到物流运作的高效率的目标。
3.2 我国企业物流外包市场供给市场现状我国企业物流外包市场供给市场现状可以说是物流供给能力有效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物流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首先我国物流服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5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20%左右。
并且拥有的物流设施设备及其能力也较弱。
然后我国许多生产和流通企业拥有并保留着自己的运输、仓储、装卸服务物流设施。
可是物流企业的仓库供给能力有余,但效率不高。
即现在的功能性物流企业,运作供给能力要大于物流市场需求。
最后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信息建设受到物流企业的重视,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的企业比例已经提高到接近60%。
4我国物流外包市场优化措施4.1提高物流服务供应商服务水平这些物流服务企业必须通过自身成本的降低来优化客户的物流成本,提高运作管理水平,加强规范化管理,明确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工作范围,要在服务质量、响应速度和费用等多方面争取满足物流需求方的要求。
4.1.1 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签订明细合作协议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强的合作协议是物流外包实施的依据,并在合作过程中加以认真执行。
协议中的工作范围是物流外包最重要的环节,应对其中的服务范围、作业时间、作业方式、服务费用、解决冲突的方案等细节做出详细规定。
4.1.2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制造企业要根据合作目标,制定完成各项任务的规则和物流服务的绩效考核标准,以确保对物流外包质量的监督和控制。
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物流服务绩效评估。
常见的绩效考核标准有:准时发货率、准时交付率、订货完成率、缺货损失、仓储运营成本等[17]。
4.2 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有物流专家认为:在处理外包时,专业物流顾问与技术工人一样,他们的作用比企业领导更重要,合格的顾问能够给项目带来许多领导所不知的东西,他需要去管理维护公司项目设计规划的过程、提供物流需求,以及项目数据,而这些事情常常与外包的成败相关联[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