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子产业化技术—种子生产技术

种子产业化技术—种子生产技术

(二)番茄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1.番茄的生物学特性
2.番茄的种子生产方法
(1)原种生பைடு நூலகம்的方法;
(2)良种生产的方法
3.番茄的采种技术:果实成熟后一般不经后熟直接进行采种。
(三)西瓜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1.西瓜的生物学特性
2.西瓜的种子生产方法
(1)原种生产的方法:采取单株选择,混合繁殖的方法直接扩繁使用。
第四节营养系品种的繁殖技术
第五节人工种子的培育
教学目标
掌握营养系品种繁殖的技术要领
了解人工种子的生产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
营养系品种繁殖的技术要领
教学难点
了解人工种子的生产原理和方法
更新、补充及删节
内容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外作业
章节后自测题
课后体会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四章 种子生产技术
第四节 营养系品种的繁殖技术
1.种子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混杂退化的主要途径
2.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的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
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的常用方法
更新、补充及删节
内容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外作业
章节后自测题
课后体会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四章 种子生产技术
第一节 种子的混杂退化及防杂保纯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混杂;退化;混杂与退化的关系
(2) 隔离方式和要求:除了人工套袋、人工设置网罩生产亲本原种外,大量种子生产可采用空间隔离、时间隔离、自然屏障隔离和高秆作物隔离等方式。
(3)制种田面积
2.制种田的规格和种子播种
(1) 确定父母本的播种期;(2)确定父母本行比;(3)提高播种质量。
3.精细管理
4.花期预测和调节
(1)花期预测;
(2)花期调节
课后体会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四章 种子生产技术
第二节 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二、主要大田作物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一)水稻原种生产技术
1.水稻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2.改良混合选择法: “二圃制”或“三圃制”株行提纯法。
(1)单株选择
种子来源;选择标准(“三性”、 “五色”、“一期”。“三性”)
选择时期;选择数量;室内考种决选;考种项目
教案
教师姓名
授课时数
2
授课形式
讲授法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节次
授课日期
节次
授课章节名称
第四章种子生产技术
第一节种子的混杂退化及防杂保纯
第二节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一、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的一般程序及方法
教学目标
掌握种子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混杂退化的主要途径;
掌握农作物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的一般程序和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
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1.生物学混杂; 2.机械混杂; 3.品种本身的变异 4.不正确的选择和采留种
5.不良的自然和栽培条件;6.病毒侵染
三、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
1.认真防止机械混杂
2.严格防止生物学混杂
3.按品种标准去杂去劣和选择
4.定期进行品种更新
5.改变生育条件
第二节 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一、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的一般程序及方法
4.利用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1)核不育:两系法;
母本品种(核不育,如两用系需去除可育株)× 父本品种(普通品种)→杂交种(收获母本和父本上的种子)
(2)核质互作性不育:三系法。
不育系×保持系 → 不育系;不育系×恢复系 → 杂交种;恢复系可自交繁殖。
(二)杂交制种的主要技术环节
1.选地和隔离
(1) 选地内容和要求
掌握水稻杂交制种的技术要领
掌握典型蔬菜作物杂交制种的技术要领
教学重点
1.水稻杂交制种的技术要领
2.典型蔬菜作物杂交制种的技术要领
教学难点
水稻杂交制种的技术要领
更新、补充及删节
内容
注: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作物的类型及掌握的程度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外作业
章节后自测题
课后体会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四章 种子生产技术
2.化学杀雄杂交制种:取决于化学杀雄剂的杀雄效果及毒性等因素,技术要求高。
母本品种(化学去雄)× 父本品种 →杂交种(收获母本上的种子)
3.利用自交不亲和性杂交制种:适用于存在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如十字花科作物等。
母本品种(自交不亲和系)× 父本品种(普通品种)→杂交种(收获母本上的种子);
或母本品种(自交不亲和系)× 父本品种(自交不亲和系)→ 杂交种(收获母本和父本上的种子)
(2)良种生产的方法:取原种在隔离的条件下,在良种生产田内加代繁殖。
3.种子采收:一般以主蔓第2~3朵雌花所结的瓜种子质量最好。
教案
教师姓名
授课时数
2
授课形式
讲授法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节次
授课日期
节次
授课章节名称
第四章种子生产技术
第二节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四、牧草和草坪种子生产技术
五、花卉种子生产技术
教学目标
2.提纯复壮法 即采用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程序生产原种的方法。
“三圃制”:单株(穗)选择; 株(穗)行比较鉴定
株(穗)系比较鉴定; 混系繁殖
“二圃制”:省去了株(穗)系比较鉴定
(三)良种生产
1.种子田的选择
2.种子田的种类:常规品种的良种生产田有一级种子田和二级种子田两类。
3.种子田面积
4.提高种子繁殖系数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课外作业
章节后自测题
课后体会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四章 种子生产技术
第三节 杂交种种子的繁育制种技术
一、杂交种制种的途径和主要技术环节
(一)杂交种制种的途径
1.人工去雄杂交制种:适用于花器较大、繁殖系数高、用种量较少的作物,如棉花、玉米、番茄等。
母本品种(人工去雄)× 父本品种 → 杂交种(收获母本上的种子)
授课日期
节次
授课日期
节次
授课章节名称
第四章种子生产技术
第三节杂交种种子的繁育制种技术
一、杂交种制种的途径和主要技术环节
教学目标
掌握杂交种制种的主要途径
掌握杂交种制种的主要技术环节
教学重点
1.利用雄性不育性制种的一般原理
2.杂交种制种的关键技术环节
教学难点
花期预测与调节技术
更新、补充及删节
内容
使用教具
四、包裹技术
包裹制种方法主要分为3类:干燥法、离子交换法和冷却法,其中以离子交换法最实用、方便,以海藻酸纳最为常用。
五、人工种子的贮藏性
5.去杂去劣
6.人工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
(1) 及时去雄;(2)人工辅助授粉;(3)促进授粉办法
7.分收分藏
教案
教师姓名
授课时数
2
授课形式
讲授法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节次
授课日期
节次
授课章节名称
第四章种子生产技术
第三节杂交种种子的繁育制种技术
二、水稻杂交种种子的繁育制种技术
三、主要蔬菜作物杂交制种技术
教学目标
(一)花卉植物繁殖种类及特点
1.有性繁殖
2.无性繁殖 通过分株、压条、扦插、嫁接及组织培养等人工措施获得新植株
(二)花卉品种的混杂退化及防止措施
1.花卉品种退化的后果
2.花卉品种退化的原因
(1)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2)基因劣变
(3)栽培环境不合适; (4)繁殖方法不当
3.防止花卉品种退化的措施
(1)防止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2)提纯复壮
3.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
(1)推广一期父本制;(2)科学使用920;
(3)搞好花期调节,确保花期相遇;(4)人工辅助授粉。
4.防杂保纯,确保种子质量:
(1)严格隔离;(2)严格去杂去劣;(3)单收单脱单晒单藏。
(二)两系法:
1.确定不育系育性敏感安全期和抽穗扬花安全期;
2.定向栽培,建立高产架子;
3.适量使用920;
(2)株行圃 每9个株行设置一个对照
(3)株系圃 每9个株系设置一个对照
(4)原种圃
(二)油菜原种生产技术 (甘蓝型油菜)
1.油菜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2.二圃制法:(1)单株选择;(2)株行圃;(3)原种圃
3.自交混繁法:(1)单株套袋自交;(2)株系罩纱帐;(3)原种圃
三、主要蔬菜作物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3.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
4.利用实生种薯留种
第五节人工种子的培育
一、人工种子研制的意义
1.在栽培上的优势;
2.在育种上的优势;
3.在流通上的优势
二、人工种子制作
人工种子的制作主要包括胚状体的诱导、包裹制种与发芽试验3个主要步骤。
三、胚状体
胚状体是指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离体培养中,通过体细胞或性细胞未经受精而分化出与合子胚相似的胚胎。人工种子目前主要使用体细胞胚。
(3)选择合适的栽培环境; (4)加强田间管理
(5)选择品种典型性高的种子或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6)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脱毒
(三)花卉品种种子的生产技术
1.花卉的原种生产技术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原种生产时常采用株行(系)选优提纯的方法进行。
2.花卉的良种生产技术
教案
教师姓名
授课时数
2
授课形式
讲授法
授课班级
掌握牧草、草坪和花卉种子生产的技术要领
教学重点
1.草坪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2.花卉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的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