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中精细化管理的
应用思考
摘要:本位通过对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调查后发现,目前医院在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上依然存在探索阶段,形式大于实效,医疗设备维护保养机制不健全仍然严重,造成风险频出。
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其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策略,在于强化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为农商银行下一步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维护保养
前言:目前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上依然采用传统模式,精细化管理的贯彻及落实相对迟缓。
基于此,通过对农商银行财务合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优化措施,如提升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人员的精细化素养、优化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植入精细化模式、完善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精细化机制等,为后期研究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一、医院医疗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医疗保障事业飞速发展,医院医疗设备作为医疗机构运行、保障的核心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医疗设备是指在患者诊断、治疗中所采用的设备仪器、工具平台等,医疗设备的功能主要包括病情诊断、筛选、治疗等,高精密、强专业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医疗设备在长期的运转及耗能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故障或隐患发生。
因此,医院医疗设备需定期、定时开展有效维护,一是通过对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功能发挥、正常运转,更好的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服务;二是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周期、实际寿命,有效降低医院的投入成本,起到经济增益及优化管理的作用;三是完善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体系建设,增强新的管理方法及策略应用,创新管理理论及控制模式,如精细化
管理、偏平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对医疗设备的科学应用、合理规划起到积极促
进作用。
二、现阶段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维护保养人员的专业素养偏低
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
布局,维护保养人员作为一线工作实施的执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经调查后
发现,目前中中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报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管理意识薄弱,
在实际维护及保养过程中人为决策大于客观风险,在设备故障诊断及处理中缺乏
理论参考、专业加深,形式化、应付性工作态度严重,影响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
及正常运行。
其次,缺乏精细化管理意识,目前设备维护保养共工作人员只是按
照职业要求、岗位规章开展工作,缺乏细分分析、量化控制的模块思维、环节意识,在日常管理中全面性、全方位、全动员的精细理念不强,造成实际保养维护
中问题频出。
(二)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模式过于僵化
医院医疗设备多处在长期运行状态,设备均有精密性特点,智能化与信息化
驱动搭建更为精密、专业、科技的智能设备平台。
各种电子技术及人工智能对设
备的维护保养造成较大难度。
在该基础上中如何更为有利的开展定期维护、定时
保养备受诸多管理者关注。
但就当前的管理模式而言,机制僵化、监督形式、工
具单一、技术滞后等较为严重,在日常维护保养中无法形成有效管理嵌合力,技术、机制、监督方面存在较大漏洞。
如定期定时维护机制不健全,无法定时或定
期完成设备巡检、质量测试;如保养流程形式化严重,保养中零构件更换不及时,导致故障隐患存在。
如设备或系统更新不及时,医疗设备的精准诊断及功能治疗
意义性较大,系统的智能化软件需及时更新,一旦更新滞后则会导致设备诊断的
精确度下降,但在系统更细管理中同步协同不强,进而导致后期诸多问题的发生[1]。
(三)医疗设备维护保养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伴随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在医疗领域全面普及应用,医疗设备的科学
属性、智能功能逐渐创新,国外医疗设备科技日益成为主导,在系统与技术领域
均以来国外设备,虽然我国医疗设备研发制造水平日益突显,但在维护技术、保
养专业性等方面却相对滞后,多是医院现有的维护技术、保养能力无法满足其需求,在一定程度甚至影响医疗设备的维护使用。
主要问题在于设备维护技术管理
环节薄弱,只注重维护次数、保养频率,忽视维护技术、保养专业的优化管控不
利于长久的稳定发展[2]。
同时,在日常管理中精细化明显不足,如医疗设备的维
护经费、技术工具、检测环节、保养规定等细化不足,在维护及保养过程中分化
单一、量化薄弱,业务与数据的关联性明显不足,导致实际管理环节中问题频出。
三、优化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措施
(一)提升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人员的精细化素养
在日常医院医疗设备维护管理中工作人员的作用发挥十分关键,精细化管理
是指在日常设备维护、保养中以细化分析、量化控制的方式,侧重细分维护维护
环节、保养步骤,并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进行量化把控、定量保障,侧重全过程、
全方位及全方面管理介入。
因此,首先增强工作人员的精细化思维、精细化意识,培养维护者、保养者精工理念、工匠精神。
可通过案例分析、集中讨论、专业培
训的方式,让工作人员明确精细化管理概念、精细化管理方法等。
其次,培养工
作人员的协同能力,精细化管理中需侧重协同能力培养,协同能力是指在设备维
护及保养中根据精细化管理要求,协同设备相关的部门机构进行协同维护,并对
技术、参数及相关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协同研发机构、生产机构、使用机构等进
行全面的设备维护,进而起到精细化管理作用[3]。
(二)优化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植入精细化模式
在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中需对管理机制进行精细化设计,需构建完善的维护保
养管理流程,将以往的步骤维护、环节保养向全面性、全方位、全动员转型。
首先,细化医疗设备维护管理内容,对维护重点、保养要点进行模块细分,包括技
术维护、系统维护、硬件维护等,保养方面可细分为系统保养、硬件保障,并细
化保养及维护的时间,包括周维护、月保养等,将具体时间进行明确。
在该环节
中更需全面性的监督,在监督中以部门领导、质检督员等为主,制定责任机制,提升监督效能。
其次,构建技术、机制、监督为一体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如维护技术的实效管理、维护制度的严谨规范、保养检查的全面监督等,将其三个方面进行信息关联、执行协同,实现量化、细化的管理体系,在设备维护保养中发挥多方协调作用,有利于提升精细化管理质量[4]。
(三)完善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精细化机制
首先,加强维修技术的精细化管理,技术管理是提升整个设备维护保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医院需组织医疗设备维护科研小组,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组织相关维修技术培训班,并对核心技术、创新技术、自主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提升维护及保养技术的有效性。
其次,明确责任机制,根据精细化管理概念将责任主体进行细化,减少模糊责任与单一责任,构建完善的责任制度,将部门责任、个人责任进行关联,并细化维护保养责任机制,按照不同的维护保养等级进行责任划分。
通过构建责任倒查、责任追究机制,一旦发现问题可第一时间追查到制定责任人[5]。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思考进行研究,从维护制度、维护技术、管理机制、专业队伍建设为主,重点剖析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中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中的各种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策略及优化途径,巩固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体系,为后期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瑞.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6):3.
[2]秦慧亮.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A01):2.DOI:CNKI:SUN:YLSX.0.2018-S1-067.
[3]贾林山.精细化理念在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2021.DOI:10.12293/j.1671-2226.2021.10.190.
[4]王海委,张子杨.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027(012):178-179.
[5]许怀.分析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