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要求:(1)计算A、B两个方案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2)计算A、B两个方案预期收益率的标准离差与标准离差率;(3)假设无风险收益率为10%,与甲新产品风险基本相同的乙产品的投资收益率为22%,标准离差率为70%。
计算A、B方案的风险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
(4)假定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25%,国债利率为8%,市场组合的标准差为5%。
分别计算A、B 项目的β系数以及它们与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
(5)如果A、B方案组成一个投资组合,投资比重为7:3,计算该投资组合的β系数与该组合的必要收益率(假设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25%,国债利率为8%)。
答案:(1)A方案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15.5%;B方案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16.5%。
(2)A方案预期收益率的标准离差=0.1214;B方案的标准离差=0.1911;A方案的标准离差率=0.1214÷15.5%=78.32%;B方案的标准离差率=0.1911÷16.5%=115.82%。
(3)风险价值系数=(22%-10%)÷0.7=0.17;A方案的风险收益率=0.17×78.32%=13.31%;B方案的风险收益率=0.17×115.82%=19.69%;A方案的预期收益率=10%+0.17×78.32%=23.31%;已知股票平均收益率为15%,无风险收益率为10%,某公司有一项投资组合,组合中有四种股票,其比重分别为10%、20%、40%、30%,各自的贝他系数分别为0.8、1、1.2、1.6。
要求:(1)计算各种股票的必要收益率;(2)利用(1)的结果计算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3)计算投资组合的贝他系数;(4)利用(3)的结果计算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答案:(1)计算各种股票的必要收益率:R1=10%+0.8×(15%-10%)=14%R2=10%+1×(15%-10%)=15%R3=10%+1.2×(15%-10%)=16%R4=10%+1.6×(15%-10%)=18%(2)利用(1)的结果计算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E(Rp)=14%×10%+15%×20%+16%×40%+18%×30%=16.2%(3)计算投资组合的贝他系数:=0.8×10%+1×20%+1.2×40%+1.6×30%=1.24(4)利用(3)的结果计算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E(Rp)=10%+1.24×(15%-10%)=16.2%解析:某企业拟以100万元进行股票投资,现有A与B两只股票可供选择,具体资料如下:要求:(1)分别计算A、B股票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标准差与标准离差率,并比较其风险大小。
(2)如果无风险报酬率为6%,风险价值系数为10%,请分别计算A、B股票的总投资收益率。
(3)假设投资者将全部资金按照70%与30%的比例分别投资购买A、B股票构成投资组合,A、B股票预期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6,请计算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与组合的标准差以及A、B股票预期收益率的协方差。
(4)假设投资者将全部资金按照70%与30%的比例分别投资购买A、B 股票构成投资组合,已知A、B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1.2与1.5,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为12%,无风险收益率为4%。
请计算组合的β系数与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答案:(1)计算过程:A股票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100%×0.2+30%×0.3+10%×0.4+(-60%)×0.1=27%B股票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80%×0.2+20%×0.3+12.5%×0.4+(-20%)×0.1=25%A股票标准差=[(100%-27%)2×0.2+(30%-27%)2×0.3+(10%-27%)2×0.4+(-60%-27%)2×0.1] 1/2=44.06% B股票标准差=[(80%-25%)2×0.2+(20%-25%)2×0.3+(12.5%-25%)2×0.4+(-20%-25%)2×0.1]1/2=29.62%A股票标准离差率=44.06%/27%=1.63B股票标准离差率=29.62%/25%=1.18由于A、B股票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不相同,所以不能直接根据标准差来比较其风险,而应根据标准离差率来比较其风险,由于B股票的标准离差率小,故B股票的风险小。
(2)A股票的总投资收益率=6%+1.63×10%=22.3%B股票的总投资收益率=6%+1.18×10%=17.8%。
(3)组合的期望收益率=70%×27%+30%×25%=26.4%组合的标准差=[0.72×(0.4406) 2+0.32×(0.2962) 2+2×0.7×0.3×0.6×0.4406×0.2962] 1/2=36.86%协方差=0.6×0.4406×0.2962=0.0783(4)组合的β系数=70%×1.2+30%×1.5=1.29组合的必要收益率=4%+1.29×(12%-4%)=14.32%。
计算的必要收益率,即A、B、C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大于A、B、D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所以如果不考虑风险大小,应选择A、B、C投资组合。
解析:某企业准备投资开发新产品,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经预测,甲、乙两个方案的预期投资收益率如下表所示:要求:(1)计算甲、乙两个方案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2)计算甲、乙两个方案预期收益率的标准离差;(3)计算甲、乙两个方案预期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4)假设无风险收益率为5%,与新产品风险基本相同的某产品的投资收益率为13%,标准离差率为0.8。
计算甲、乙方案的风险收益率与投资的必要收益率,并判断是否值得投资;(5)若企业的决策者是风险回避者,他会如何评价甲、乙方案?(6)若企业的决策者是风险追求者,他会如何评价甲、乙方案?(7)若企业的决策者是风险中立者,他会如何评价甲、乙方案?答案:(1)甲方案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0.4×32%+0.4×17%+0.2×(-3%)=19%乙方案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0.4×40%+0.4×15%+0.2×(-15%)=19%(2)甲方案预期收益率的标准离差==12.88%乙方案标准离差==20.35%(3)甲方案标准离差率=12.88%÷19%=0.68乙方案标准离差率=20.35%÷19%=1.07(4)风险价值系数=(13%-5%)÷0.8=0.1甲方案的风险收益率=0.1×0.68=6.8%乙方案的风险收益率=0.1×1.07=10.7%甲方案的投资必要收益率=5%+6.8%=11.8%乙方案的投资必要收益率=5%+10.7%=15.7%由于甲、乙方案的投资必要收益率均小于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19%),所以,均值得投资。
(5)风险回避者的决策原则是预期收益率相同时,选择风险小的方案;风险相同时,选择预期收益率高的。
本题中,甲、乙两个方案的预期收益率相同,但甲方案的风险小,所以,风险回避者会认为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6)风险追求者的决策原则是:当预期收益相同时,选择风险大的。
因此,他会认为乙方案优于甲方案。
(7)风险中立者的决策原则是:选择资产的惟一标准是预期收益的大小,而不管风险状况如何。
因此,他会认为两个方案等效。
解析:现在有A与B两种股票,其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A股票与B股票的收益率的标准差;(2)已知A与B股票的相关系数为0.4,如果一个企业投资A、B的比重分别为40%与60%,计算该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与标准差;(3)已知A与B股票的相关系数为0.4,计算这两支股票的协方差(精确到十万分之一)。
答案:(1)计算A股票与B股票的收益率的标准差:(2)该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与标准差:期望收益率=12.4%×40%+10.4%×60%=11.2%标准差==2.11%(4)协方差=0.4×3.21%×2.07%=0.027%解析:现有甲、乙两股票组成的股票投资组合,市场组合的期望报酬率为17.5%,无风险报酬率为2.5%。
股票甲的期望报酬率是22%,股票乙的期望报酬率是16%。
要求:(1)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两种股票的贝他系数;(2)已知股票组合的标准差为0.1,分别计算两种股票的协方差。
答案:解析:下表给出了四种状况下,“成熟股”A与“成长股”B两项资产相应可能的收益率与发生的概率,假设对两种股票的投资额相同。
要求:⑴计算两种股票的期望收益率;⑵计算两种股票各自的标准差与标准离差率;⑶已知两种股票的相关系数为0.89,计算两种股票之间的协方差;⑷计算两种股票的投资组合收益率;⑸计算两种股票的投资组合标准差。
答案:⑴成熟股票的期望收益率=0.1×(-3%)+0.3×3%+0.4×7%+0.2×10%=5.4%成长股票的期望收益率=0.1×2%+0.3×4%+0.4×10%+0.2×20%=9.4%⑵成熟股票的标准差==3.75%其标准离差率=3.75%/5.4%=0.69成长股票的标准差==6.07%其标准离差率=6.07%/9.4%=0.65⑶两种股票之间的协方差=0.89×3.75%×6.07%=0.2026%⑷因为对两种股票的投资额相同,所以投资比重为50%投资组合收益率=0.5×5.4%+0.5×9.4%=7.4%⑸投资组合标准差==4.78% 解析:收益率分别为16.7%、23%与10.2%。
要求:(1)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A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2)计算B股票价值,为拟投资该股票的投资者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假定B股票当前每股市价为15元,最近一期发放的每股股利为2.2元,预计年股利增长率为4%。
(3)计算A、B、C投资组合的β系数与必要收益率。
假定投资者购买A、B、C 三种股票的比例为1:3:6。
(4)已知按3:5:2的比例购买A、B、D三种股票,所形成的A、B、D投资组合的β系数为0.96,该组合的必要收益率为14.6%;如果不考虑风险大小,请在A、B、C与A、B、D两种投资组合中做出投资决策,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