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美术色彩教案

高中美术色彩教案

高中美术色彩教案【篇一:高二美术色彩的节奏教案】色彩的节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创造艺术美和表现生活美。

2. 认识色彩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的秩序美;3. 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4. 学习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加深对色彩要素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传授色彩的对比知识,掌握色彩的渐变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巧。

2 难点:让学生接受色彩的渐变知识,并对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在绘画实践中运用。

从知识到应用是一个较复杂的转换过程。

教学中要抓住这个重要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教学准备玻璃杯7个色彩绘画工具范画若干幅音乐课目色彩的节奏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一欣赏导入1. 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

2. 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3. 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4. 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5. 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6. 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

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7. 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8. 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二讲授新课(一)色相的渐变1教师出示色彩色相渐变的图片。

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2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色相渐变装饰的绘画作品。

3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学生讨论后,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4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二)色彩明度的渐变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色彩亮度的渐变。

1. 教师出示五组色彩明度渐变系的卡片,请一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照色彩明度的渐变的顺序摆出贴在黑板上。

2. 展出一张色彩明度渐变的图画。

教师提问:图片有几种颜色构成及每种颜色是怎样渐变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有一种颜色构成,颜色都是依次变白。

3. 请一位同学用刚才的卡片把展示图画拼出来。

(三)色彩纯度的渐变出示作品,体会图中不同的色彩纯度在图中产生的效果三教师小结:1 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再出示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

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2 色相渐变使渐变效果物画面具有立体感和光感,色相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使色彩的节奏感更强烈,四明确目标1导入课题。

色彩的渐变有没有什么规律可遵循?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2课件呈现色彩渐变的基础知识。

五课堂演示课堂演示色彩的色相渐变及色彩明度渐变的调色技巧。

六艺术实践。

1. 播放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

2. 分组聆听音乐,根据老师的要求感受色彩的节奏3. 并用手中的绘画工具,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渐变表达自己所感受的节奏。

4.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七赏评拓展1. 赏评作业。

2.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3. 学生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找出存在的缺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4以举手赞成的形式,评出两位表达得当的最佳色彩组合方案。

八课后拓展。

色彩的渐变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纱巾、服装、包装盒等。

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

【篇二:浅谈高中美术色彩教学】浅谈高中美术色彩教学[摘要] 色彩训练是美术高考的重要一环。

随着美术考生的持续膨胀,竞争也变得极其激烈。

要想色彩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有一套好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色彩表现能力,从而在美术高考中脱颖而出,达到理想效果。

[关键词] 高考色彩训练表现色彩色彩是美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同时也是高等美术院校基础且又重要的学科,在高中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较好的色彩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是美术教师的首要任务。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并不断地探究,反复实践,归纳出一套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欣赏大师作品,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安格尔等等。

学生边欣赏,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体验不同时期、不同画派的异样风格,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见识,增强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浓厚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通过制作色环、色卡,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

对刚开始认识色彩的学生来说,色彩的感觉和色彩运用的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让学生亲手制作十二色环并了解其中的三原色、三间色,三次色,能够辨别色相。

其次通过制作色卡懂得怎样淡化与加深颜色,怎样使颜色显得鲜艳又怎样消除色彩。

最后通过一组色彩转换联系了解补色及色彩的三个属性,使一幅画面的色彩达到平衡。

三、把我色调,提高学生的整体表现能力对色彩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之后,就要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但如何尽快提高呢?我认为临摹和创作装饰画练习是提高色彩表现力的捷径。

学生可以通过临摹人物、花卉、风景来学会调色、把握色调。

如季节变化的色调有春、夏、秋、冬四个画面。

学生一看就明白哪幅画是什么季节,脑子里已完全有印象了。

老师再给予指导,如秋天在我们的印象中是收获的季节,有金黄的稻田,有硕果磊磊的葡萄、枇杷,金黄色的枫叶等景色。

那么色调就是以黄色、红色系为主的画面,色彩倾向为暖色调。

这样,学生实践后对色调的把握就容易多了。

四、小色稿写生练习,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整体意识。

无论是画素描还是画色彩我都提倡画小稿,小稿可以让你迅速地捕捉眼前事【篇三:高中美术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篇一:高中美术教案__人教版_(样本参考)教案样本《宛自天开──古代园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

园林是单体建筑的环境,又包括在广义的建筑范畴之中,可谓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因为园林的创作素材既可以包括山丘、河流、花木甚至动物等自然元素,又可以包括雕塑、碑刻、小桥、石级等建筑小品,并且相对于建筑而言可以较少地受到使用功能的限制,可以自由地发挥创造,因而创作手法极为丰富、灵活,往往营造出独具特色、美轮美奂的艺术气氛和效果。

因此,在这里极有必要将古今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介绍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们能够深切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眼界,兼容并蓄,领略外国造园艺术的成就。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并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皇家园林,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通过课文图版提供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型实例,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点。

难点:对于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但仅凭课堂所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是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当克服这些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四、设计思想:在新课程标准探究性、实践性、体验性等原则的指导下,这节课通过对于园林的图片展示以及视屏解说,激发学生对古代园林的浓厚兴趣;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对古代园林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通过视频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看教材自学、分组讨论,探究实践等多元学习方式的运用,发展和提升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图片、录象资料、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播放一段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宣传片,吸引学生兴趣,再引入中国古代园林。

在中国建筑体系中,园林建筑是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个门类,它综合了建筑、园艺、美术、音乐、文学、生态学等学科,兼有欣赏性和实用性。

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

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建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它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1)大家觉得园林是什么样的呢?2)建造园林的必要因素有哪些呢?3)我过园林有哪些类型呢?4)古人造园的目的是什么?又反映出古人怎样的人生观和自然观呢? 5)我国园林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

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

由于文人参予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为达到这一目的。

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

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皇家园林,面积较大,气派宏伟,如圆明园、颐和园等。

二是私家园林,风格因园主的情趣而异,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等。

三是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如杭州西湖、无锡鼋头渚等。

这种园林规模较大,多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景物融为一体。

活动设计:分组进行讨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不同。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比较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占地面积大,纳入了真山真水,追求宏大的气派。

占地面积小,风格素雅,装饰精巧,注重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建筑设计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处处显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建筑美、人文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处处营造恬静、安详、舒适的自然氛围。

雕梁画柱、金碧辉煌、雍容华贵具有浓厚的宫廷色彩,显示古代帝王的纵情享乐自私心理因地制宜,仿效自然,移天缩地,有限的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丰富的风景。

园林特点:中国的自然山水式园林,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仿自然,以人工的力量创造自然的景色,体现了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并与自然相亲近的观念。

在园林的布局上强调自由曲折。

我们江南面积较小的私家园林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中国园林布局的另一个特点是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善于“借景”。

借景是中国古代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

把园林以外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

例如无锡寄畅园“借”锡山的景。

其中,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主要代表作品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