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级《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A卷)班级:学号:姓名: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 (1) 。
对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输的信息单位称为 (2) ,它包括 (3) 两部分。
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 (4) 。
下层给上层提供的服务有 (5) 。
(1) A. 建立和释放连接 B. 透明地传输比特流C. 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D. 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2) A. 接口数据单元 B. 服务数据单元 C. 协议数据单元 D. 交互数据单元(3) A. 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 B. 接口信息和用户数据C. 接口信息和控制信息D. 控制信息和校验信息(4) A. 用户地址 B. 网络地址 C. 端口地址 D. 网卡地址(5) A. 报文序列服务和字节流服务 B. 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C. 有证实服务和无证实服务D. 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2. 路由器是一种常用的网络互连设备,它工作在TCP/IP的 (1) 上,在网络中它能够根据网络通信的情况 (2) ,并识别 (3) 。
相互分离的网络经路由器互连后(4) 。
而网桥工作在 (5) 。
(1)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2) A. 动态选择路由 B. 控制数据流量 C. 调节数据传输率D. 改变路由结构(3) A. MAC地址 B. 网络地址C. MAC地址和网络地址D. MAC地址和网络地址的共同逻辑地址(4) A. 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物理网络B.仍然还是原来的网络C. 形成了一个逻辑上单一的网络D.成为若干个互连的网络(5)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3. 在一个带宽为3KHz、没有噪声的信道,传输二进制信号时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1) 。
一个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 的信道,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2) 。
上述结果表明,(3) 。
根据奈奎斯特定理,为了保证传输质量,为达到3Kbps的数据传输率需要的带宽为(4) 。
在一个无限带宽的无噪声信道上,传输二进制信号,当信号的带宽为3KHz 时,能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5) Kbps 。
(1) A.3Kbps B.6Kbps C.56Kbps D.10Mbps(2) A.12Kbps B.30Kbps C.56Kbps D.10Mbps(3) A. 有噪声信道比无噪声信道具有更大的带宽B.有噪声信道比无噪声信道可达到更高的极限数据传输率C.有噪声信道与无噪声信道没有可比性D.上述值都为极限值,条件不同,不能进行直接的比较(4) A.3KHz B.6KHz C.2KHz D.56KHz3(5) A.1.5 B.3 C.6 D.3 log24. 设某单位路由器建立了以下路由表,若收到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37.151,则转发的口是 (1) ,若收到分组的目的IP是128.96.35.151,则转发的端口是 (2) ,若该路由器是该单位的与Internet接入路由器,则该单位分得的IP地址是 (3) 。
在一个网络中子网数目划分增多时,可供分配给主机的正常IP 地址总数目会 (4) 。
将主机地址设置为192.168.1.2时,主机访问Internet时(5) 。
(1)(2)A .E1 B. R2 C. R3 D. R4(3)A. 128.96.36.0/23 B. 128.96.36.0/24C. 128.96.37.0/23D. 128.96.37.0/24(4)A.加1 B.减1 C.增加 D.减少(5)A.直接访问 B.不能访问 C.需要经过网关进行地址转换 D.需要路由器允许5. 给定的IP地址为192.55.12.120,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0,那么子网号是 (1) ,主机号是 (2) ,直接的广播地址是 (3) 。
如果主机地址的头十位用于子网,那么184.231.138.239的子网掩码是(4) 。
如果子网掩码是255.255.192.0,那么下面主机 (5) 必须通过路由器才能与主机129.23.144.16通信。
(1) A. 0.0.0.112 B. 0.0.0.120C. 0.0.12.120D. 0.0.12.0(2) A. 0.0.0.112 B. 0.0.12.8C. 0.0.0.8D. 0.0.0.127(3) A. 255.255.255.255 B. 192.55.12.127C. 192.55.12.120D. 192.55.12.112(4) A. 255.255.192.0 B. 255.255.224.0C. 255.255.255.224D. 255.255.255.192(5) A. 129.23.191.21 B. 129.23.127.222C. 129.23.130.33D. 129.23.148.1276. 在自治系统内部各个路由器之间运行的是内部网关协议IGP。
早期的IGP叫做(1) ,它执行 (2) 。
当网络规模扩大时,该算法传输的路由信息太多,增加了网络负载,后来又出现了执行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的IGP。
按照这种协议,每个路由器向网络中的其他路由器发布 (3) ,路由信息改变后,路由器按照 (4) 算法更新路由表。
在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运行外部网关协议EGP,典型的EGP是 (5) 。
(1) A. RIP B. GGP C. BGP D. OSPF(2) A. 路由选择算法B. 距离矢量算法 C. 链路状态算法 D. 内部网关算法(3) A. 它连接的所有链路的状态信息 B. 它的路由表C. 与它相邻的路由器的地址D. 所有目标节点的URL(4) A. Diikstra C. Floyd D.WarshaH(5) A. RIP B. GGP C. BGP D. OSPF7. 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是对可以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的表示。
其一般形式是 (1) ,各种万维网文档都能在因特网上的各种计算机上显示出来,同时使用户清楚地知道在什么地方存在着超链,是由于在因特网上使用了(2) ,应用层许多协议都是基于 (3) 方式工作的, (4) 是服务请求方, (5) 是服务提供方。
(1) A. <URL的访问方式>://<主机域名>:<端口>/<路径>B. http://<主机域名>:<端口>/<路径>C. http://www.<主机域名>:<端口>/<路径>D. ftp://<主机域名>:<端口>/<路径>(2) A. http协议 B. URL C. HTML语言 D. www(3) A. 工作站/服务器B. 客户/服务器 C. 浏览器/服务器 D. 一次握手(4) A. 客户 B. 服务器 C. 工作站 D. 浏览器(5) A. 客户 B. 服务器 C. 工作站 D. 浏览器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2. 简述DHCP、NAT、VPN的含义。
3. Internet 和internet 有何区别?4. 无线局域网中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CSMA/CD 协议?有何改进?5. 试给出以下IPv6地址的原始形式:(1) 0:AA::0 (2)0:12EF::3 (3)12A3::1:2三、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以用户主机访问 为例,说明WWW 的工作过程。
2. 一个3800bit 长的TCP 报文传到IP 层,加上160bit 的首部后成为IP 数据报。
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
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500bit ,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
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局域网看见的数据)?3. 图中LAN1中有8个用户,LAN2中有20个用户,LAN3LAN1 LAN2LAN3R1R2R3中有18个用户,设有一个C类网络192.168.16.0可用,如何划分子网?4. 在网络通信方式上Internet采用何种设计思想,有何好处?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共15分)1. 比较在一个电路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上将x(bit)报文沿k个跳段传输的时延。
假定电路建立时间为s(s),每跨段传播时延为d(s),分组大小为p(bit),数据传输速率是b (b/s),在什么情况下分组交换网的时延更短?(忽略分组头的开销)2. 计算在下列情况下的延迟(从发出第1位开始到收到最后1位为止):(1)在通路上有1个存储转发交换机的10Mbps以太网,分组大小是8000位。
假定每条链路引入10微秒的传播延迟,并且交换机在接收完分组之后立即重发。
(2)与(1)的情况类似,但有3个交换机。
(3)与(1)的情况相同,但假定交换机实施“直通”交换:可以在收到分组的开头200位后就重发分组。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级《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答案要点:⑴IP:网际协议,使主机能把IP数据报发往任何网络并使数据报独立传向目标,采用无连接数据报传送,进行数据报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
(2分)⑵ARP:地址解析协议,将IP地址转换成物理网络地址。
(2分)⑶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将物理地址地址转换成IP地址。
(1分)⑷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它是IP协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常用于由路由问题而引起的差错报告和控制。
(1分)2. 答案要点: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提供了即插即用连网的机制,允许一台计算机加入新的网络和获取IP地址而不用手工参与。
(2分)NAT是网络地址转换,需要在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的路由器上安装 NAT 软件,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 NAT 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 IPG 才能和因特网连接。
(2分)VPN是虚拟专用网,将使用本地地址的网络通过公网(一般是Internet)连接起来,对用户而言,访问专用地址的网络就象访问本地网络一样。
(2分)3. 答案要点:Internet是一个专用名词,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