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读书征文八篇【篇一】“爱国”,一个出现于“国家”之后,但却应追溯到国家形成之前的字眼。
爱国,生命之根,灵魂之信仰。
小心把它贴在心口,那是几千年沉甸甸的血与泪。
时代在变,那一腔爱国热情从没有变过。
历史的风,吹开了“九一八”事变那一页,那些年经历的事,我虽不曾看见,但却历历在目。
多少劳动人民遭到屠杀,多杀忠义之士遭到迫害,我的心在滴血,我们祖国妈妈的心在滴血!在晚清时代,中国政治黑暗,先是鸦片战争,后来又与外国签定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接着二战期间,中国与日本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战争,人们有的背井离乡,有的加入抗战队伍,有的就以默默的关注来与日本鬼子作着心理上的斗争。
在这八年之久的战争中,我们的领袖伟大的毛主席为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有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同志,都是我国不可缺少的栋梁。
抗日战争结束,周恩来总理不辞劳苦地工作,为的就是让劳动人民的生活可以过得更好。
在周总理生着重病时,他依然像往常那样不分昼夜的工作,最后周总理逝世,他无儿无女,没有自己的一分积蓄,连联合国都为他降半旗默哀。
紧接着,又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使深圳特区从一个小渔村华丽转型到一个华灯璀璨的城市。
从此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一直朝着繁荣富强发展,向着世界迈开一大步!好好读书,天天向上,让我们也可以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中国再谱写一篇篇辉煌!【篇二】一阵清风吹开了放在桌上的那本《奋发向上,崇德向上》的教育读本。
我端坐桌前,认真阅读起来。
书中一个一个尊敬师长,帮助同学,为名为权和保护环境的优秀感人故事读来让我精神振奋,受益匪浅。
它让我明白了-----积跬步致千里,积小善成大德。
我们青少年赶快行动起来吧。
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努力将伟大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
“用爱撑起一片天”让我读后,颇受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高淑珍阿姨在14年间,任劳任怨,用自己粗糙的双手和人间最伟大的母爱为百名患病残疾儿童的孩子们撑起一片知识的天空,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读书的快乐。
是的,我们敬重的老师,他们不也是默默耕耘,不求回报吗?他们不分白天黑夜,严寒酷署地备课,批改作业。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他们周而复始地迎来送往一批批新生和毕业生,不断地为祖国的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
对老师们,我们有诉不尽的感激之情和深深祝福。
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都因有爱而生存。
因为有爱,苦难的跋涉者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因为有爱,黑暗的沮丧者露出了坚强的笑容;因为有爱,人的生命轨迹才会如此的亮丽。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播种生命的种子,在亲人间,在朋友间,在陌生人间··让爱串起我们每一个人,有你,有我,有他··教师评语:小作者能紧扣读书活动的主题,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书中高淑珍阿姨在14年间,任劳任怨,用自己粗糙的双手和人间最伟大的母爱为百名患病残疾儿童的孩子们撑起一片知识的天空,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读书的快乐感到佩服和向她学习的决心,由此联想到辛勤工作的教师,对老师们,我们有诉不尽的感激之情和深深祝福。
全文语句流畅,感情真挚!【篇三】我国有一位爱国名人——周恩来,他是我国第一任总理,他为了建立新中国,广大老百姓过上幸福而又和平的日子,简直操碎了心,日理万机。
他是人民公认的好总理。
从周恩来小时候开始,便立志振兴中华,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1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
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周恩来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很高兴,对其它人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通过这段家喻户晓的小故事,我们都能体会到周恩来的决心:建立新中国!周恩来当上总理后,更是以机智得名:当外国记者不怀好意地讥讽中国时,他风趣幽默的回答,让人感到十分睿智。
这就是周总理的风格,以柔克刚。
什么叫“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想跟周总理较劲,门都没有。
周恩来总理也是一位清正廉洁的人,他请人吃饭,从不要别人代给钱。
有一次,周总理请外宾在杭州楼外楼吃饭,陪同的人说要地方报销,周总理不同意,说:“既然是我请客吃饭,怎么能让你们出钱呢?”店里商量了一下,收了十块钱。
可周总理仍然不同意,就这样最后付了三十元钱。
这与现在那些贪官污吏们相比,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我们和周总理相比,又能好到哪儿去呢?他天天吃的是粗茶淡饭,批公文批到凌晨两点还不肯休息;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却面对着山珍海味、大鱼大肉,还挑三捡四。
周总理每时每刻都挂念着家乡,挂念着国家,心里始终装着人民,这才是爱国的表现啊!我们呢?却养尊处优,嘴上说着热爱祖国,行动上没有一点作为,一点儿小事明明自己可以做的,却非嚷嚷着让父母代替自己做,觉得读书是为父母读的,写作业被夸大成世界上最辛苦的事,整天叫苦连天;而考试取得一点好成绩,马上就要奖励,觉得立了大功。
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一学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读书不仅为了自己掌握知识,不仅是为了父母,还要为了报答祖国,为了祖国的繁荣而读书。
因为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
尽管现在我们的祖国强大了一点,但是要想让外国不欺负我们,就要振兴中华。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让我们记住这个响彻全世界的名字——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爱国不仅仅停留在口头,而是表现在行动上,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我相信,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一定会挑起建设国家的大梁,让祖国更强、更富、更美好!【篇四】有人说,所谓“大国民心态”,即宽容、大气,懂得理解、尊重和兼收并蓄。
我觉得他说的很对。
也许你有权利不去欣赏一个人,但是你却有义务去包容一个人。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用这样的心态去看待生活,那么这个中国,就是一个在世界上站稳了脚步的大国。
爱国主义是什么?爱国主义就是指个人或群众对“祖国”的一种用心的态度,一种支持的态度。
而不是做做样貌写几个字挂个横幅,就能够说你很爱国。
爱国。
不仅仅仅是言语,更是行动。
回想起自己以前所认识的“爱国”,和自己以前所做出的“爱国”,不禁笑了。
幼儿园升旗的时候,我总会大声的唱着国歌,对着国旗行注目礼。
幼时的我,是这样做的;小学的每个星期一,我总会把红领巾洗的干干净净。
儿时的我,是这样做的;八月的假期我做了张爱国的手抄报,过后我便取得了获奖证书。
昨日的我,是这样做的。
我认为,这些便是我能够做到的爱国,也许不止这些。
但是,用自己朴实简单的行动,去感动身边的人。
用自己的心灵,去理解“中华”二字的洗礼。
用永不放下的精神去拼搏每一件事。
为的是成长,为的是长大后报效祖国。
如果不能站在台上,那么站在幕后又有何妨?我认为,这便是我能够做到的爱国,这便是我就应做的爱国。
【篇五】我的祖国,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暮色苍茫,任凭风云掠过。
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爱国,是一个恒久不变的话题,每一个中国人,无时无刻不是在为了我华夏大地而感到自豪!而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也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无法替代的情感,爱国。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以爱国为自豪!但是看看此刻某些人们天天把爱国挂在嘴边,可真正有谁在爱国呢?乱扔垃圾,砍伐树木,贪污腐败,难道这些就是所谓的爱国吗?不,他们在破坏我们的国家!我们没有机会为国牺牲,但是我们至少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果我们连这种基本的小事都做不了,还何来国争光,为国牺牲呢?林则徐以前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大意是假如对国家有利,我能够把生命交付出来;难道能够有祸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吗?就犹如当代的中国人,不仅仅要为国自豪,更要在心中升起这份浓浓的爱国情感,为祖国做出贡献,争得荣誉!民族英雄邓世昌死前曾说过;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已经加入军队,保卫国家,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这天这件事,死了也值!我佩服他那种决心,佩服他那种卫国死而无憾的精神。
邓世昌是伟大的。
年仅45岁。
是多么年轻呀!他31岁进入军队。
他把35﹪的时间与青春都献给了国家。
他愿意与军舰共存亡,愿意卫国牺牲,他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这种行为才叫真正的爱国!时代在前进,中国千千万万子孙在不懈努力,他们深爱着祖国,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让国家日益强大。
抗击“非典型肺炎”的胜利让世界震惊;“神六”的成功飞天让世界意想不到;“汶川地震”的众志成城让世界瞠目结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刮目相看,“太空漫游”让世界再次感受中国的力量……我爱我的祖国,我期望爱国精神能在全世界中国人身上永远流传下去。
【篇六】五千年漫漫征程,风雨伴一路同行。
中华民族曾有过向世界开放,国力强盛的汉唐辉煌,也曾有过闭关锁国,落后挨打的近代耻辱。
前进的道路上充满艰辛,但艰辛也孕育着希望。
如今,走向世界的中国,脚步迈得更加坚定,更加铿锵,更加豪迈。
民族复兴,指日可待;中华腾飞,势不可挡!回眸历史,在中华民族最危急之际,华夏文坛上涌现了一位以笔为武器,艰苦拼杀的伟大作家,他就是鲁迅先生。
忧国忧民,情之所系。
鲁迅先生用满腔热忱和无私的行动实践了自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追求。
他将对民族复兴的期望全倾注在这小小的笔尖上,用爱国情怀谱写出中华更璀璨的诗篇!这些文章给予了当代青年一身正气和满腔热血;这些文章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悔追求与奉献;这些文章给予我们的鼓舞与影响是永恒的。
正是有了这样许许多多的鲁迅,中华才“仰天长啸待时日,巨龙腾飞平地起”。
万里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脸。
这一代人的精神感染了华夏,美丽的中国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历史给我们以启迪,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自尊、自立、自强!未来给我们以召唤,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胸怀宽广,博采众长,才能以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因此,同学们,我们要增强体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掌握丰富的知识。
将自己的学习,成长同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时刻做好准备!今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明天我们就是祖国的栋梁。
祖国永驻我心,我心属于中国!【篇七】在昏暗的封建王朝,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统一、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富强而抛头颅、洒热血,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恶魔弯腰.爱国诗人屈原东联齐国,西抗强秦.但是由于小人的离间,光明正大、正直无私的屈原诚信而被怀疑,忠心而被诽谤,怀着满腔义愤,写出了《离骚》这部伟大的著作.屈原几经挫折,被长期流放到沅**一带.他虽被放逐,但一颗心仍眷恋故国.他经常在江边徘徊,披散着头发,“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一天,他向老渔夫表示了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志向,他说:“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高洁的性格蒙受世俗的污辱呢?我宁愿投入长流的江水,把自己埋葬在鱼肚里好了,怎能让清白的颜色,受到世间的污秽的沾染呢?”最后,屈原怀中抱着石头,投泊**自杀了.屈原的自杀,表现了他热爱楚国的精神,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志趣,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不愿同流合污、至死不屈的高尚品质.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苏轼,宁可在**牧羊,天天挖掘野鼠穴内的野草和干果充饥,也不投降于单于.降将李陵厚颜无耻地劝说苏轼投降,而苏轼却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我也是甘心乐意的.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者,他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含辛茹苦、历尽折磨,却宁死不屈,始终终于祖国,特别是当那些叛徒、败类诱降他时,更表现出他那大义凛然的堂堂正气.有黑暗就会有光明,这些爱国志士为了祖国宁死不屈,留下了慷慨的誓言.【篇八】“爱国主义”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故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无价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