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人民币》(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人民币》(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人教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活动,认识面值不大于1元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先认识面值是1元、1角和1分的人民币,再认识5角、2角、5分和2分的人民币。

接着,使学生体会到“10角就是1元”,抽象出“1元=10角”。

加深对人民币面值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思路:
1元以内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但这些认识又是较零星、散乱的,所以,这节课的设计,一方面应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交流、合作、活动中探索新知,使原有的生活经验系统化、教学化。

教学目标: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进率:1元=10角,
1 角=10分。

2.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在兑换钱的活动中加强体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培养勤俭节约、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 角,1 角=10 分。

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抽福袋,由红包引入
课件:小朋友到商场购物的情境。

问:小朋友去买东西要用什么来买?生:钱
2、揭示课题:
那你们知道在中国的钱还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是什么吗?(人民币)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引入,让学生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熟悉的场景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调动积极的认知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通过展示现行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介绍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而一个国家的货币也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体现着国家
的文化和精神风貌。

因此,爱护人民币是爱国的表现。

我们要像热爱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不损坏人民币。

(课件出示一元纸币)
师:在人民币上都有什么?
生:数字1、毛主席头像、编号、国徽(正面)
生:三潭印月(背面)
师:在人民币上我们能够看到人民币的发行银行、伟大领袖的头像、钱币的数字及相应大写汉字等信息。

2、认识小面值人民币:1 元、5 角、1 角
师:说到人民币,大家都很熟悉,现在请看大屏幕,谁来做小老师,给大家介绍这张人民币?(课件出示 1 元纸币)
师:你怎么知道这是1 元的?
生指着屏幕:因为我看到这里写着1 圆。

师:回答得真好!表扬他!你们看这个“壹”是大写的汉字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一般写作这个“元”,(教师板书:元)
师:现在请看仔细了(课件出示1 角纸币)老师这里还有一张 1 元(生反驳,这是一角),师:为什么?
师:原来1 后面还有个很重要的字是“角”呀!“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教师板书:角)刚才老师看错了,1 元1 角虽然都有1,可是单位不同就差远了。

师:小朋友看得真仔细,这儿还有一些人民币,你们认识吗?(课件出示5 角、2 角、1 角、5 分、2 分、1 分)
生齐答
师:最后三个硬币都是几分的,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教师板书:分)
小结:我们一般可以通过数字和单位来辨别人民币。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小面值人民币,由学生自己介绍,树立学生自信心。

教师提示重点即可,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将人民币进行分类
教师出示课件:各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散乱放在一起。

师:这么多人民币放在一起多不整齐啊,你们能给他们分分类吗?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一下你们的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进行汇报。

生:这里都是1 元,但两种人民币不一样,一种用纸做的,一种用圆圆的用金属做的。

师:这种分法是按材质分的,可分为纸币和硬币。

师:还可以怎样分?
生:元和元放一起,角和角放一起,分和分放一起。

师:这就是按单位分:1 元的单位是元;1 角、2角的单位是角;1 分、2 分、5 分的单位是分;所以我们人民币的单位就有元、角、分。

分一分:课件出示活动学生到前面进行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民币的分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运用前面学习过的不同标准分类结果不同的知识在新课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发给学生的红包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三、掌握元、角、分的进率
1、认识1 元=10 角
师:老师这里有5角的纸币,你可以怎样和我交换。

生1: 可以拿5张1角。

生2:可以拿2张2角1张1角换。

师:1元的硬币,你拿多少钱换。

生1:可以拿5张2角换。

生2:可以拿10张1角换。

生3:可以拿1张5角,5张1角换。

师:你们发现元和角有什么关系吗:
生1:元比角大。

生2:1元等于10角。

师:1 元就是10 角(板书:1 元=10 角)人民币也是十进制,一角
一角的数,10个1 角就是1 元。

跟老师大声地朗读一遍:1 元=10 角,10 角=1 元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换钱活动,把抽象知识变成直观体验,感受进率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深化对人民币的认识。

2、认识:1 角=10 分
师:小朋友都知道了1 元=10 角,那1 角等于几分呢?
生:1 角=10 分
(板书:1 角=10 分)
师:2 角是多少分?30 分等于几角?
生:2角等于20分,30分等于3角。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人民币兑换活动总结出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加深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关系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四、巩固提升
1.请你填一填。

1角=()分 20分=()角
1元=()角10角=()元
40角=()元5元=()角
2.完成课后做一做1题、2题。

设计意图:通过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加深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关系的认识。

五、归纳小结
爸爸妈妈给你们的零用钱和压岁钱我们应该合理使用,也可以用存钱罐存起来,积少成多可以买更有意义的东西。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如果你的文具用完了,就可以自己去买,学习数学的好处可真多啊!
六、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