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的种植技术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
芍药可分为草芍药、美丽芍药、多花芍药等多种品种。
其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
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其根制成中药具有镇痉、镇痛的药用价值。
位列草本之首,其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另外,芍药在红楼梦中是一种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情景之一。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芍药的名称来源为:“芍药依然优雅美丽。
这种草的花外形优雅,因此得名。
”牡丹有很多别名。
在中国百花齐放的百花园里,古人推举牡丹为花中之王。
因为牡丹是一种草本植物,所以又被称为草本牡丹崔宝的古今笔记。
其花大而艳丽,有“娇容”、“玉容”等名医之称。
在古代,人们送牡丹花作为礼物来表达他们的告别之情,所以牡丹也被称为“将要离开”、“离开草”和“古今笔记”。
唐宋文人称牡丹为“贪尾泉”。
贪婪的尾巴是最后一杯。
牡丹花在春末开花,这意味着春天的最后一杯酒。
芍药是一种草本花卉,没有坚硬的木质茎。
它就像一棵柔弱的柳树顶风,一个瘦弱的女孩。
因此,它被称为“磨谷花”和“郑千虎本草”。
因其芳香的花朵,又被称为“双一”、“黑牵引一”、“六一”、“光亚书证”和“信义”王毅对《楚辞·九歌》的诠释。
此外,古代的名字包括“结仓”、“白术”、“犁食”、“项圈”和“其他名医志”。
在国外,芍药也备受青睐,被称为“花中皇后”。
牡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爱情之花。
现在它也被称为七夕节的代表花。
西方玫瑰多刺。
中国的爱花牡丹不仅美丽,还能治病。
它像玉和牡丹一样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和品格。
它勤劳务实,轻如牡丹,软如玉。
粉色的牡丹像地平线上的彩霞,也像恋爱中的羞涩女孩。
浪漫与含蓄是牡丹,映照着春天的红脸。
从《诗经》唱到汉、唐、明、清,都有上思节的习俗和“用汤匙给药”的情歌。
在中国古代,牡丹一直是爱情和浪漫民歌的旋律。
是“楚楚动人”、难舍难分”。
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芍药又称“将离草”。
育种方法芍药芍药传统的繁殖方法是用:分株、播种、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其中以分株法最为易行,被广泛采用。
播种法仅用于培育断品种、生产嫁接牡丹的砧木和药材生产。
观赏品种的快速繁殖,是一项急待解决的课题,一直寄希望于组织培养,国内外都进行了许多工作,至今虽有进展,但距实际应用尚有相当距离。
[2]分株法分株法是芍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芍药产区的苗木生产,基本采用此法繁殖。
其优点有三:一是比播种法提早开花,播种苗4~5年开花,而分株苗隔年即可开花;二是分株操作简便易行,管理省工,利于广泛应用;三是可以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
缺点是繁殖系数低,三年生的母株,只能分3~5个子株,很难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大生产及不断飞速增长的国内外花卉市场的需要。
这一直是困扰芍药苗木生产的一大难题。
1.分株时间芍药的分株,理论上讲,从越冬芽充实时到土地封冻前均可进行。
但适时分株栽植,地温尚高,有利于根系伤口的愈合,并可萌发新根,增强耐寒和耐旱的能力,为次年的萌芽生长奠定基础。
不可过早分株,以免发生秋发现象,影响翌年的生长发育;亦不宜过迟分株,其时地温已不能满足芍药发根的需要,以致次年新株生长不良;若迟至春天分株栽植,芽萌发出土,因春季气温渐高、空气温度小,蒸腾量大,分株后根系受伤,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造成断株生长十分衰弱,甚至死亡,所以我国农谚有“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之说。
芍药分株适期一般较牡丹为早,荷泽的农谚“七月芍药,八月牡丹指农历月份”,是说在菏泽,从8月底芍药就可以分株了,直至9月下旬处暑至秋分。
而扬州在9月下旬到11月上旬分株。
分株苗经三四年生长又可再次分株。
年久不分,会因根系老朽,植株生长衰弱,开花不良。
2.分株法芍药分株时细心挖起肉质根,尽量减少伤根,挖起后,去除宿土,削去老硬腐朽处,用手或利刀顺自然缝隙处劈分一般每株可分3~5个子株,每子株带3~5个或2~3个芽;母株少而栽植任务大时,每子株也可带1~2芽,不过恢复生长要慢些,分株时粗根要予以保留。
若土壤潮湿,芍药根脆易折,可先晾一天再分,分后稍加阴干,蘸以含有养分的泥浆即可栽植。
在园林绿地中,芍药栽植多年,长势渐弱急待分栽,又不能因繁殖影响花期时游人观赏,可用就地分株的方法,用锹在芍药株旁挖一深穴,露出部分芍药根,然后,用利铲将芍药株切分,尽量减少对原株的震动,取出切分下来的部分,进行分株栽植,方法同上一般以切下原株的一半为宜。
挖出的深穴,可加人适量肥料掺土压实。
也可以用隔行分栽或隔株分栽的方法,这样,可在不影响景观的前提下,分株复壮,只是要连续分株2~3年而已。
但是,因为芍药忌连作,隔行或隔株分栽的方法,不可连续应用,否则病虫害发生严重,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率大为增加。
当芍药用于药用栽培时,芍药主要用于芍药产区的分枝繁殖。
母株在秋天挖出,所有的粗根都被切断用于药用,带芽的芍药被用作繁殖材料。
首先,去掉没有花蕾的牡丹头和病脚,将牡丹头切成块。
每个区块有2~3个强壮的芽。
牡丹头有2厘米厚。
如果太厚,主根就不结实,而且更分叉。
如果太薄,就会缺乏营养。
切割和种植最好同时进行。
如果不能及时种植,就不要修剪。
牡丹头可以存放在沙子里备用。
8月上旬至9月下旬适宜种植。
3。
分株后管理芽埋在土壤中时,种植深度应为2cm左右。
太深不利于发芽,容易造成根腐、叶黄、生长不良。
太浅不利于开花,容易被冻坏。
甚至连根茎头在夏天也暴露在地面和烈日下,导致死亡。
如果分株根丛较大,有3~5个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状较小。
最好去掉它,使植物生长良好。
2~3个小根芽第二年生长不良或不开花。
一般需要培养2~5年。
芍药的果实为蓇葖,每个蓇葖含种子1-7粒。
待种子成熟,蓇葖开裂,散出种子。
各地果实成熟期不一,如黑龙江省牡丹江在9月上旬、山东荷泽在8月下旬、河南洛阳在8月上中旬、江苏扬州在8月下旬前后。
种子宜采后即播,随播种时间延迟,种子含水量降低,发芽率下降。
种子有上、下胚轴双重休眠特性,播种后秋天的土壤温度使种子的下胚轴解除休眠状态,胚根发育生根。
当年生根情况愈好,则来年生长愈旺盛;若播种过迟,地温不能解除下胚轴休眠,不能生很,则第二年春天发芽率大大降低。
秋天播种生根后,经过冬天长时间的低温,可解除上胚轴的休眠。
翌年春天气温上升,湿度适宜时,胚芽出土。
由于芍药园艺品种播种产生的后代性状必须分离,且不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因此播种方法不能用于品种和幼苗的繁殖。
1。
种子采收当卵泡变黄时,就可以收获了。
种子不会过早变热,种皮变黑变硬也不会太晚,所以不容易发芽。
水果迟早会成熟。
它们应该分批收获。
种子可以在果皮破裂和散落时播种。
不要将种子暴露在阳光下,这会使种皮变硬,影响出苗。
如果种子不能及时播种,可以将沙子储存起来进行保湿处理,但种子必须在生根前取出并播种。
2。
播种时间牡丹必须在当年收获时及时播种。
例如,牡丹从8月下旬到9月下旬在菏泽地区种植。
如果迟于9月下旬,则当年无法生根,来年春天的发芽率将大大降低;此外,由于幼苗根系不发达,即使出现幼苗,也很难抵御春季干旱,容易死亡。
因此,菏泽几次春播试验都失败了。
3。
播种方法种子处理:播种前,先将种子中干瘪的种子和杂质除去,然后用选水法除去不完整的种子。
虽然牡丹种子在播种前比赤芍种子更容易吸收水分,但赤芍种子在播种前比赤芍种子更容易吸收水分。
方法是将种子在5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后立即播种。
整畦播种:播种育苗用地要施足底肥,深翻整平若土壤较为湿润适于播种,可直接做畦播种;若墒情较差,应充分灌水,然后再做畦播种。
畦宽约50厘米,畦间距离30厘米,种子按行距6厘米、粒距3厘米点播;若种子充足,可行撤播,粒距不小于3厘米;播后用湿土覆盖,厚度约2厘米。
每666。
7平方米用种约50千克,撒播约100千克。
播种后盖上地膜,于次年春天萌芽出土后撤去。
也可行条播,条距40厘米,粒距3厘米,覆土5~6厘米;或行穴播,穴距20~30厘米,每穴放种子4~5粒,播后堆土10~20厘米,以利防寒保墒。
于次年春天萌芽前耙平。
1.切割方法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苗圃作为切割床。
河床土翻松后,铺设15cm厚的河砂,河砂厚度为0。
5%高锰酸钾消毒。
切削基质也可以是蛭石或珍珠岩。
在床上举起1。
根据长春等地的经验,七月中旬扦插扦插效果最好。
穗长10~15cm。
有两个节,最后一片复叶,留下几片叶子;下一片复叶,甚至叶柄,在浓度为500×10~1000×10时被切掉。
切割应在快速浸入萘乙酸或吲哚乙酸溶液后进行。
切割深度约为5cm,间距以叶片不重叠为准。
插入后,浇水,然后盖上塑料棚。
结果表明,基质温度为28~30℃,湿度为50%时生根效果最好。
扦插棚内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80%~90%,扦插后20~30天即可生根,形成休眠芽。
生根后,减少喷水量和浇水量,逐步拆除塑料棚和遮阳棚。
插条生长缓慢,因此它们需要在冬季用土壤覆盖土壤,并在第二年春天转移到开阔地种植。
2。
根插法利用芍药秋季分株时断根,截成5~10厘米的根段,插于深翻并平整好的沟中,沟深10~15厘米,上覆5~10厘米厚的细土,浇透水即可。
3.分层法春天,即将出土的花蕾将穿过花盆的花盆孔,引导直径15~20厘米的花盆,随着生长逐渐填充土壤,保持花盆土壤湿润,夏季生根,冬季前将花盆下的茎剪断,形成一盆牡丹。
4。
现代组织培养方法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芍药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如根、茎、叶等,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光照、温度等条件下,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与母体遗传性相同的完整的植株。
这种技术又被称为克隆技术,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芍药栽培包括观赏栽培、药用栽培、无土栽培、促进和抑制栽培、切花栽培等,如下所述。
1。
用地要求种植场地高而干燥,排水良好。
它需要深厚、疏松、肥沃的城市砂质土壤。
在高盐碱地区种植需要更换土壤;低洼地区种植,应修建高平台,并有足够的清洁灌溉水源。
避免牡丹连作。
大田栽培一般每3~4年轮作一次,否则生长会减弱,病虫害危害严重。
因土地限制不能按时轮作的,应在播种前1-2个月进行深耕。
深度为60~100厘米,每666厘米。
在7平方米的范围内,可施用1500~2000公斤或200~250公斤腐殖质饼肥。
切记不要在没有腐熟肥料的情况下施用生肥料。
2。
栽植适期无论播种种苗还是劈苗,菏泽都是从8月下旬的夏季到9月下旬的秋分,扬州是从9月下旬的秋分到11月初的初冬。
通常与分株结合进行。
3。
栽植规格园内观赏植物的行距可为1米×1米,种植点可布置成“产品状”,使种植能均匀合理地利用土地,有利于植物的对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