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国的北戴河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因素B 地形因素C 海陆因素D 洋流因素【答案】C【解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和地形因素,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虽然北戴河在北方,但是气温也应该比较高,排除A,导致北戴河气温低的原因主要是北戴河地处丘陵地区,海拔较高,随着海拔升高气温较低,成为夏季避暑胜地,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2.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A.7月B.1月C.8月D.2月【答案】D【解析】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理:海洋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应该比陆地晚一个月,在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出现在7月,海洋出现在8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那么南半球海洋最高温出现在2月,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南半球最热月的时间。
3.有关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温线密集,温差小B.等温线稀疏,温差大C.北半球等温线较南半球平直D.等温线稀疏,温差小【答案】D【解析】等温线密集的区域,气温差别大,A错,等温线稀疏的区域,气温差别小,B错,D对,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C错,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温线的判读。
4.读哈尔滨、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1)从两地气温变化曲线上可以看出,哈尔滨的气温年较差(填“大于”或“小于”)广州的气温年较差。
(2分)(2)哈尔滨与广州两地中,降水量多,其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的多雨月有个月。
降水量少,其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的多雨月有个月。
(每空1分)(3)哈尔滨与广州两地中,纬度位置较高的是,做出判断的依据是(每空2分)(4)从两地气温变化与降水量季节变化中可以看出,哈尔滨与广州月气温最高,降水多集中在、两季,、两季比较少。
(每空1分)【答案】(1)大于(2)广州 6 哈尔滨 1(3)哈尔滨哈尔滨气温低(4)7 夏、秋;春、冬【解析】(1)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从两地气温变化曲线上可以看出,哈尔滨的气温年较差大于广州的气温年较差。
(2)从哈尔滨与广州两地的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广州降水量多,其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的多雨月有6个月;哈尔滨降水量少,其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的多雨月有1个月。
(3)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自南向北(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越来越低,读图可知,哈尔滨气温较广州低,因此可判断,纬度位置较高的是哈尔滨。
(4)从两地气温变化与降水量季节变化中可以看出,哈尔滨与广州都是7月气温最高,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春、冬两季比较少。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5.下图是某地气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当地月平均最高气温约是_____℃,出现在_____月。
(2)该地_____月和_____月降水较多,从图中可知,降水集中在_____季。
(3)根据图可判断此地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答案】(1)25 7(2)7 8 夏(3)D【解析】(1)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从该地气温曲线图看出,该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约是25℃.(2)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从该地降水柱状图看出,该地7月、8月降水较多,由此可见,该地降水集中在夏季.(3)从该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该地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为温带季风气候.【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绘制降水量柱状图.6.读两地的气温、降水图,完成下列问题。
(22分)(1)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地,年降水量多的是。
(2)甲地的气温特点是,甲地降水特点是,因此可以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性气候(3)乙地的气温最高气温月份在月份,气温最低月份在月份,乙降水特点,由此可判断乙地位于半球(南、北),乙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答案】(1)乙甲(2)终年高温全年多雨 B(3) 1月 7月冬季多雨南 C【解析】(1)从两地的气温曲线图看出,甲地气温各月都在15℃以上,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从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A地终年多雨,故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乙地,年降水量多的是甲地.(2)甲地的气温特点是终年高温,可判断甲地地处热带;同时甲地的降水特点是全年多雨.因此,甲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3)乙地气温最高的月份在1月,此时降水的特点是降水少;气温最低的月份是7月,此时降水的特点是降水多,属于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7.小明同学对于生活中的感受特别细心,他发现一天当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在A.10时B.正午12时C.2时D.14时【答案】D【解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的日变化规律。
8.下列漫画最能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是【答案】D【解析】A图表达的是草地在利用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过度放牧现象,而不是反映的气候变化;B 图反映的是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森林资源破坏,小鸟失去栖息地,与气候变化无关;C图反映的是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无关;D图反映的是由于工业发展,过多的排放了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是反映的气候变化。
【考点】该题考查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9.某山山脚下气温为22℃,山顶气温为10℃,则这座山的相对高度是 ( )A.3600米B.2000米C.600米.D.200米【答案】B【解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我们先计算出两地的气温差22℃-10℃=12℃,用气温差除以0.6℃再乘以100就可以计算出两地的海拔高度差,12℃÷0.6℃×100m=2000m,则这座山的相对高度是2000米。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10.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A.日出前后B.2时左右C.12时左右D.午后2时左右【答案】D【解析】世界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的变化规律。
11.观察右图,已知北半球同纬度A、B两点,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D.冬季【答案】B【解析】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由于海陆性质的不同,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吸热快,气温高,海洋吸热慢,气温低;冬季陆地散热快,气温低,海洋散热慢,气温高.读图可知,A处气温高于B处,由于A处为陆地,B处为海洋,所以此时为夏季,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2.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你的解释是。
【答案】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下降,导致气候寒冷。
【解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据此分析青藏高原应该是地势高导致气温下降而寒冷。
【考点】本题考察影响气温的因素。
13.读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反映出上海市气候特征的气候资料是A.a B.bC.c D.d【答案】D【解析】上海市是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A图7月低温,是南半球的气候;B图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C图冬季气温低于0摄氏度,是温带季风气候,所以ABC不对,选择D答案。
【2】 a、b、c、d四地中,纬度最低的是A.a B.bC.c D.d【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AD是亚热带气候,B是热带气候,D是温带气候,所以纬度最低的应该是B气候,在赤道附近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和识别。
14.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A.中午12点B.子夜C.午后2点D.日出前后【答案】D【解析】夜晚,大气主要以逆辐射的形式和大气辐射的形式散失热量,只有到次日日出时才有太阳辐射的补充热量,所以一天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相关知识。
15.赤道与两极地区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人为因素【答案】B【解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总体有三条: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赤道地区纬度低,获得的热量多,终年炎热,而两极地区纬度高,获得的热量少,因此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相关知识。
16.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A.8点B.2点C.14点D.20点【答案】C【解析】大气的热量不是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使地面升温,地面得到热量后,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热量绝大多数被大气吸收。
这样大气的温度就会上升。
中午12点是一天当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但热量被大气吸收需要一个过程,地面大约到13点时温度达到最高值,地面再把这些热量向大气传输,时间大约也要1个小时,因此,14点时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相关知识。
17.贝贝去年暑假爬了华山(海拔2155米)。
当他到山顶时,不由感叹:“这里可比山脚下凉快多了!”这是因为A.海拔高,气温低B.离海远,气温低C.纬度高,气温低D.出汗多,风吹而凉【答案】A【解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海拔高、气温低,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8.下列气候现象中,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的是A.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稀少B.两极地区终年寒冷干燥C.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D.台湾山脉东侧降水丰富【答案】A【解析】世界降水的规律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台湾山脉西侧位于山地迎风坡,多降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被称为“雨极”.台湾山脉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9.我国新疆地区种植的花蜜瓜特别甜,主要的原因是( )A.新疆地区人们勤劳B.水热条件优越C.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D.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例如化肥的使用【答案】C【解析】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阻隔,水汽难以到达,所以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合成,因此,哈密瓜特别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