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运用已学的药理学知识和查找资料,对案例中疾病特点及治疗用药进行分析。
加深对降血糖药物的理解和合理选用。
病例分析-1
患者,男,18岁。
患者于7年前出现口渴、多饮,每日饮水4500 ml,尿频,量多,基本与日饮用水量相当,多食易饥,每餐进食约400g。
在当地医院检查空腹血糖12.9mmol/L,尿酮体(+++),给予胰岛素治疗。
一周前因情绪变化上述症状加重,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8.79mmol/L,甘油三脂2.76mmol/L。
经胰岛素治疗,症状缓解。
问题:
1. 正常成人每日摄水量应是多少?该患者多饮、多尿、多食易饥的原因是什么?(1)成人每天要喝1500毫升-2000毫升水
(2)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体内不能利用糖,患者常多食易饥;血糖增高,葡萄糖不能被利用,尿液渗透压增大携带大量水分从肾脏排出形成多尿,多尿失水而出现口渴、多饮。
2. I型糖尿病的好发年龄、临床表现有哪些?易发生哪些并发症?
(1)1型糖尿病多在20岁前。
(2)临床表现:
1)发病初期:暴发性1型糖尿病:起病最急,会突然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典型症状,以及类似急性胰腺炎的表现,比如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
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成人急性起病者:常在感染等诱因下出现酮症酸中毒的症状,如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等,甚至直接表现为脱水、循环衰竭或昏迷等症状。
“蜜月”缓解:部分患者在经胰岛素治疗后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甚至停药,但蜜月期常不超过1年,之后胰岛素需要量又逐渐增加。
2)中后期:病程10~15年以上的患者若不经合理治疗,会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脑血管病等。
(3)并发症: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病。
3. 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正常值范围是多少?该患者空腹血糖和血脂升高发病机
制是什么?
答:
(1)血糖正常值是指人空腹的时候血糖值在3.9~6.1毫摩尔/升,甘油三酯的正常值在0.45-1.7mmol/L。
(2)患者情绪异常导致体内的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分泌增加而导致血糖和甘油三酯的升高。
4.该患者为什么使用胰岛素治疗?可否仅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或者合用口服降糖药物?
(1)原因:病人自身胰岛分泌功能基本呈现衰竭状态,需要依靠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来控制高血糖,而且这种依赖都是终生性的。
(2)不可以。
5. 该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型如何选择?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有何注意事项?(1)由于长期糖尿病患者,应当采用中、长效型胰岛素联合使用。
注意事项:中效型胰岛素睡前使用,更好控制夜间血糖。
长效胰岛素一天中任意时候都可以使用。
胰岛素应采用皮下注射,不能用于静脉注射。
未开封的胰岛素需放置于冰箱内(2—8摄氏度),取出后需升温后才可用,使用中的胰岛素不必放入冰箱,选择合适的部位:脐周4—5cm以外,手臂上外侧,大腿前外侧,臀部。
消毒皮肤(75%酒精)。
若为预混胰岛素,需上下颠倒十次左右,后双手搓揉十次。
选择合适剂量:旋转胰岛素笔的末端调节按钮,使箭头对准拟注射剂量的数字左手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右手握笔45度(瘦人)或垂直(胖人)快速进针,右手拇指按住笔尾不动,待胰岛素完全注入后默数6-8秒钟,拔针,棉签按住注射部位即可。
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如有强烈的饥饿感、心慌、手抖、冷汗、头晕等不适,应怀疑低血糖,立即测血糖,视情况喝糖水或进高糖食物。
平素三餐需定时定量,备些糖果或饮料,以防低血糖。
针头最多使用三次,以免注射部位感染等。
6. 临床上胰岛素还可以用于哪些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如何发挥降糖作用的?除了降低血糖以外,胰岛素还有哪些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可用于:一型糖尿病、某些二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腺
炎性糖尿病。
(2)胰岛素促进糖的分解代谢,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
(3)药理作用: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
临床应用:重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糖尿病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
病例分析-2
患者,男,55岁,身高165cm,体重95kg,患者由于长期饮食不节,于6年前因高血压病就诊,检查发现空腹血糖8mmol/L左右,餐后血糖19 mmol/L 左右,口服二甲双胍片。
但由于饮食、运动控制欠佳。
病情时有反复。
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8.0 mmol/L,甘油三酯4.6 mmol/L,尿微量蛋白75.20mg/L。
问题:
1. 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正常值范围是多少?肥胖的划分标准是怎样的?
(1)成年人BMI的正常值在18.5-23.9之间
(2)BMI达到24-27是体重过重,BMI在28-32之间属于肥胖。
2. II型糖尿病的好发年龄、临床表现有哪些?易发生哪些并发症?
(1)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
(2)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多见的临床表现有身体肥胖,同时还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身体乏力、爱出虚汗的症状。
(3)Ⅱ型糖尿病并发症众多,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Ⅱ型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比较多见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在应激情况下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Ⅱ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累积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主要包括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经病变等,比如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肾病、自主神经等。
3. 餐后血糖正常值范围是多少?餐后血糖增高可以采用哪些类型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并阐述其作用机制。
(1)餐后2小时血糖3.9~10.0毫摩尔/升(71~180毫克/分升)
(2)磺脲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其次是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目前在我国药品市场上有优降糖、消渴丸(格列本脲)、达美康(格列齐特)、美吡哒(格列比嗪)、糖适平(格列喹酮)及亚莫利(格列美脲),
还有瑞易宁(格列比嗪控释片)、达美康缓释片。
在这些药物中,优降糖及以优降糖为主要成分的消渴丸,能有效地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并且价格便宜,但易引起低血糖等副作用,年老患者及用并有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糖适平是一种短效的磺脲药,在肝脏代谢后从胆道排泄。
所以,它对餐后血糖的降低有一定的好处,也适合于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
瑞易宁或达美康缓释片以及亚莫利,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血糖的高低释放胰岛素,对餐后血糖有降低作用,而对空腹血糖的减低具有更为明显的作用。
苯甲酸衍生物属于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通过恢复早期相胰岛素分泌,从而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
4. 该患者为什么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的作用特点有哪些?临床上主要用于哪些糖尿病患者?
(1)该患者,长期饮食不节,体重过重,患有高血压病,并伴有血脂血糖较高。
(2)二甲双胍能够改善脂肪的合成与代谢现象。
通过降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高胰岛素血症,减轻胰岛素的耐受性,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同时通过促进肝脏和周围组织对糖的利用,从而达到降低血糖之效应;在长期用药的过程中,二甲双胍不会引起患者体重增加,对心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而有利于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3)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5. 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有哪些?应注意监测哪些指标?尿微量蛋白是否是二甲双胍停药指标?并说明理由。
(1)不良反应有: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
2)可减少维生素B12的吸收,致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乳酸性酸中毒,酮血症。
(2)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及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另外由于二甲双胍主要通过肾脏代谢,所以应该定期监测肾功能。
()我国最新公布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应用原则中国专家共识》中建议,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时使用二甲双胍应该减量,<45ml/min时应该停用二甲双胍。
蛋白尿表示肾脏受损,但不等于肾功能受损。
而且即使轻度的肾功能受损也可以
使用二甲双胍,只是肾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GFR低于45ml/min时才不能使用。
故尿蛋白不是二甲双胍停药指标。
6. 该患者除了选用二甲双胍片外,还可以选用哪几类口服降糖药,其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α-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主要是降低餐后的血糖。
胰岛素增敏剂,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DPP4药物,目前是比较新的药物,比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GLP-1受体激动剂,比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降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