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质量管理目标二、质量管理体系三、质量岗位职责四、质量管理制度五、质量事故处罚措施六、质量管理流程七、质量管理标准化岗位手册一、质量管理目标1、为确保本工程达到所要求的质量目标,根据我公司以往的施工管理经验以及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将采用项目目标管理施工机制,委派项目经理,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全力配合。
2、在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贯彻质量第一的宗旨,以“精心施工、严格要求、事前控制、杜绝返工”的指导思想认真对待每个施工环节。
3、争创赤峰市主体结构“玉龙杯”工程质量奖,争创“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工程优质结构”奖,争创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杯”工程质量奖。
二、质量管理体系三、质量岗位职责四、质量管理制度1、质量责任制(1)建立项目部各级各类人员质量责任制。
项目经理作为本工程施工质量第一责任人,代表我公司总经理履行合同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单位总经理与项目经理签订质量责任书,在质量责任书中明确项目经理的质量责任,并定期进行考核,加强对项目经理的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的内部监控,保证项目经理质量职责的落实。
(2)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项目经理每年年初与各部门、各施工队第一责任人、施工队第一责任人与下属质量责任人签订质量责任书,明确质量责任目标、责任内容,并建立质量责任考核程序,实行定期考核,奖惩兑现。
(3)各级各类人员履行质量计划和项目管理文件中规定的质量职责,明确其工作目标、内容和方法,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解决各种质量问题,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2、质量教育培训制度(1)项目部结合单位的职工培训计划,并根据工程进度需要,由计划合同部负责对从事影响质量的活动的人员进行指定或挑选以及培训和资格考核,确保这些人员达到与其岗位能力相适应。
(2)质量检验、检测和特种作业人员通过国家或有关部门统一考试和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由质安部组织对参与影响质量活动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培训,以使全体工作人员能熟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业主/监理人的质量规定及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使严格按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内容与要求施工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4)质量教育培训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组织技术学习和技术讲座、现场观摩与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3、施工图管理制度(1)项目部在收到监理人提供的图纸和文件后,由文件资料员进行登记,项目部总工程师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其仔细阅读、检查。
若发现错误或表达不清楚时,在收到图纸和文件后的7天内书面通知监理人,确保施工使用的图纸有效和施工内容清楚明确。
确认无误后由总工程师再行签发,未经阅读、审查的设计施工图纸不予交付施工。
(2)由资料员根据总工程师批准的分发范围,及时将施工图纸分发到有关部门、施工队,并由接收人签收。
(3)项目部收到监理人提供的设计修改、工程变更通知后,由资料员进行登记,经总工程师阅审签发后,按原设计施工图纸发放范围及时分发,由施工图纸持有人及时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更改。
(4)对于项目部报送监理人的图纸和施工文件,按合同规定期限,由项目部责任部门编制,总工程师审核,项目经理签署后报送监理人审批。
经监理人批准后再按批准的图纸、施工文件进行施工。
(5)图纸和文件经监理人审批后,对于退还签有“不能执行”和“修改后重新递交”的图纸和文件,项目部在签收后7天内进行修改,并重新报送监理人审批。
(6)若项目部根据其施工的需要,要求对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作局部修改时,须经监理人批准。
(7)项目部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将图纸泄露给与本合同无关的第三方。
4、材料、设备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制度(1)材料计划:项目部材料员应根据工程部门提供的《主要材料需用量核算表》、《辅助材料需用计划》编制材料申请计划(计划分为甲供料计划和自购料计划两部分),经项目经理审批后,由项目部材料员根据采购权限组织实施(上报业主或自行采购)。
(2)材料采购:甲供材料(部分主材),由业主采用招投标等方式采购,项目部与业主指定的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由供应商根据项目部所提供的计划,适时、适量地组织供应。
A类材料,即主材(甲供材料除外),由公司确定合格供方,项目部在认同质量和价格的基础上,与公司签订供应合同,由公司组织采购与供应,也可由公司委权项目部在合格供方中比价采购。
B类材料(指地材),由公司和项目部在对全线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全线统一限价或采用招标采购等方式选定若干合供供应厂家(供应商),由项目部负责与厂家(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并组织进料和质量、数量的验收。
C类材料(其他辅助材料、特种专用材料、劳保用品等),由项目部对周边市场进行详细的调查,在比质比价比服务的前提下,指定合供供应商,签订价格优惠、质量保证和服务承诺合同(协议),定点限价采购或送货上门,以形成批量优惠。
周转材料(模板、脚手架等),由公司委权项目部采购(租赁)。
项目部应充分利用公司现有资源,采取先内租后外租,先租赁后购买的原则。
采购或租赁均采取询质比价比服务的原则,并签订采购(租赁)合同(协议)。
(3)材料验收:①主材验收主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项目部应做好验收记录,在对其数量、规格验收的同时,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检查其有无合格材质证明书,核对其材质证书同到达材料外包装的牌号、批号、生产日期是否相同,以及其外观质量、尺寸是否符合标准、有无过期现象等,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工地。
材料到达工地后,应及时通知试验部门进行抽检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②地材、周转材料的验收项目部应加强地材、周转的验收,严格地材验收责任制,地材验收必须严格执行两人以上共同验收方和一车一票制度,同时做好验收记录,对不合格地材应坚决拒收,周转材料应比照主材进行数量和质量验收。
③其它材料的验收对工程有影响的辅助材料以及对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劳保三安产品,对人身和环境产生危害的化学危险物品,同样应进行数量和质量验收,检查其有无生产许可证、合格证、营业执照、产品外包装是否符合要求等,坚决杜绝三无产品和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4)材料储存与保管①项目部材料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仓储材料保管技术规程》、《材料搬运、储存控制程序》,按产品性能和保管要求,对入库材料分区、分类堆码,做到堆码整齐、标识齐全、过目成数。
②负责建立健全各种台帐,做到帐、卡、物相对应,坚持“三检查”、“三核对”制度,并负责保管好各类材料技术证件。
③对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应按规定对其编号、标识、专人保管,并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
③对有防湿要求的材料,应按规定进行防潮处理,并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④对顾客(业主)提供的产品,应进行单独存放、单独标识、单独建帐、单独管理。
④加强仓库的防火、防盗工作,确保入库材料完好无损。
(5)材料发放①材料的发放必须严格按计划和定额进行控制,材料的领发必须严格按领发料管理制度执行,严禁非生产用料,最大限度的控制材料成本支出。
②主要材料领发必须经项目经理或作业队长审批,材料员依据审批的规格、数量,开据领(发)料单或用料单,在三查三对后,按先进先发的原则发放,需要技术证件的材料应随行发放,严格无审批、无计划用料。
③对化学危险物品,以及在搬运中有特殊要求的材料,材料员应对领料人员或搬运人员说明注意事项,确保人身和材料的安全。
④对小型机具、周转材料应建立发放台帐和保管卡片,做到专料专用,用完后,应及时回收。
⑤所有用于工程消耗的材料,必须做到日清月结,及时核销、合理摊销。
(6)材料报表。
认真做好项目部材料月报(资金报表)、季报(主要材料)、年报(主要材料)的编制、汇总和上报工作,参与项目部材料成本核算和材料成本分析。
设备管理制度(1)项目部根据施工组织方案及时提报施工设备需用计划,由项目部设备管理人员统一在公司调拨或社会租用。
(2)项目部在同等条件下必须优先使用公司调拨设备,对于项目工程所需特种设备,确因公司无法满足,需租用外部设备时,应书面提出申请,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实施。
(3)项目部发生设备租赁业务时,必须签订租赁合同,合同应明确设备规格、型号、数量、费用、时间、双方责任、安全、结算方式等。
(4)项目部设备管理人员应确保设备进入工地前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设备安装前必须先检查,做好验收记录。
严禁带故障的设备进入施工工地。
(5)项目部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管理控制程序》要求,对所租赁的设备建立专门台帐,进行设备标识,建立设备档案,督促机械操作人员认真填报检修和运转记录,做好自用设备的统计工作,并按要求上报公司。
(6)项目部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应经常性地对所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关键、特殊过程配备设备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排除故障,确保施工安全。
如发生项目部无法处理的设备重大、大事故,应立即公司处理。
(7)项目部设备管理人员应按规定时间对项目所用设备进行检查,了解设备技术状况、使用状况和保养、维修等情况,严格按《设备管理控制程序》对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工作进行控制与管理。
(8)项目部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违章操作,禁止将设备交民工操作和私自转让给民工队使用。
(9)项目部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做好退场前的维护和整修,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退场时,必须将设备使用时的运转及维修记录一并移交给局船机管理部门或市场租赁公司。
5、可视化技术交底制度(1)可视化交底通过视频、PPT等方式,对工程重要分部工程等施工重难点进行全方位管控,具有内容指导性强、交底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能有效解决施工的难点问题,推广应用意义巨大。
(2)可视化视频交底通过360度展示,既能从整体上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展示,培养作业人员的大局观,也能对每一施工细节进行展示,展示具体的作业规范,具有直观、可调整的有点。
(3)传统的技术交底往往流于形式,仍然停留在“办公室”。
近几年来随着安全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公司要求新建项目推行这种新颖的技术交底方式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提高安全质量管控水平,全面为施工安全质量保驾护航。
(4)项目部总工程师和有关技术人员,按时参加由监理人主持的设计、技术交底会,并做好会议记录,作为项目部内部技术交底重要内容之一。
(5)在工程施工及分项工程施工开始前,由总工程师或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有关人员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技术交底。
(6)对施工复杂、技术难度大的关键部位,由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技术交底书,内容包括:工程结构特点、施工内容、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安全要求和验收标准等。
技术交底书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及时组织进行技术交底。
(7)技术交底采用会议、口头形式或技术通知单、方案图表、现场演示等方式。
技术交底记录由交底人、接受交底人签字,由项目部工程部门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