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分析

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分析

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分析
摘要:当前,我军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发展不协调,建设不配套,重“硬”轻“软”,人才、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建设落后等。

其实质是对于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规律性问题把握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科学方法用于指导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规律研究和系统规划。

关键词:装备保障;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
前言: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部队装备管理也发生了变化,两者共同发展。

网络信息在维护管理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技术部门应有效地相互融合,以创建新的开发系统,促进部队装备的稳定发展。

1.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原则
1.1整体性
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一系列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涉及人员、物资、装备、环境、训练、理论等各个方面,贯穿于装备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

因此,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需要整体建设,才能全面提高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效益。

装备管理任何单一领域的信息化,都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

1.2复杂性
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涉及因素多,涵盖范围广,面临矛盾大,标准要求严,风险系数高,整个建设过程异常复杂和艰巨。

在建设的过程中既要统筹整体,又要明确重点、区分先后;既要理顺机械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关系,又要协调体制机制和各方利益的矛盾。

1.3动态性
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建设—完善—再建设—再完善”的从低级
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滚动发展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没有
最好,只有更好。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部队需求的变化,以及人们认识的加深,部
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必将会不断完善和拓展,并向纵深发展。

2.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
2.1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进行探索和创新,还根据各军兵种部们的需求研究开发了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

但是不可
否认,当前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进
一步完善,系统配套还不够全面。

针对于目前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网络的了解,
还没有更好的延伸到各个装备场所当中,相关配套设备不够全面和完善。

造成这
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部队装备管理的论证不够、经费不足等,并且在完成部
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后的后续装备管理建设项目也没有一定的经费支持,所
以很难能够更好的实现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2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软件系统太过单一
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软件系统不兼容并且功能单一、利用效率不高都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部队装备管理的发展。

因为部队配发使用的各种管理信息系
统种类是非常复杂的,软件系统的兼容性较差的现象导致很难实现互联、互通以
及互操作的目的。

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软件系统太过单一导致通用性不强,
甚至在一开始设计软件系统的时候只是注重综合全面,而忽略了软件系统的实用
性和专业性。

上诉种种不良因素的存在是由现行装备管理体制所造成的多头领导、分散管理、顶层设计建设不足等形成的。

2.3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不健全
当前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时运行机制不健全,在实际的运用
系统过程中会出现不规范、不专业以及不经常的现象,并且在信息化管理中还缺
少相应的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和为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基本
保障。

在数据采集、存储、安全以及传输等各个环节和行为中缺乏相应的制度和
约束效果,最终形成在实际的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责任不明确和效率不高等
不良因素的发生。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由于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
设的制度和管理制度缺乏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至于形成配套的法规和条例
并不能在实际的建设当中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和应用意义。

3.针对于促进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措施的分析
3.1实施统筹规划手段,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准确性
部队装备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发展需要全面的设计和规划,以协调每个环节的
工作。

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管理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部队训练。

该系统的创新
在于及时准确地确定各种武器型号、生产时间、分配范围等,以确保设备的合理
科学配置。

在集成电子识别、新阅读器和无线监控软件的同时,监控武器和设备
的进出。

因此,信息技术部应制定总体计划并收集各种信息资源,以确保部队装
备管理系统的准确性。

例如,信息技术研发部门可以建立一个以网络终端为核心
的专用无线覆盖线,随时检查武器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并读取所有武器数据。


了确保武器的安全,可以使用射频技术在每批武器上安装微型显示器,以集成数
据和信息,包括仓库管理、武器分配、武器借贷登记和数字形式的存储。

通过准
确比较武器并将其转换为信息号,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并节省时间。

其次,为了实现电子信息管理,有必要建立完整的“武器装备等级”,引入中央管理系统,并迅速查询各种武器的统计报告。

军队要按照标准技
术的发展要求,制定科学的《信息管理条例》,完善管理体系模型,科学规划和
调整,引导专业人才支持管理,确保施工方向的准确性。

因此,部队情报中心应
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阶段加快改革步伐,建立系统的管理模式,为部队装备管理
提供最完整的发展条件。

3.2深入探索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部本质
装备管理系统思维理论认为,系统的行为方式和特征主要取决于内部的动态
结构和反馈机制,系统在内、外力和约束的作用下,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和演化。

因此,了解系统的本质需要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反馈,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工具
就是系统原型。

该原型简洁、清晰地描述了复杂系统的主要操作模式,并反映了
系统行为的基本特征。

在建设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通过巧妙地利用原
型构建用于建设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的系统模型,可以有效地探索内部构件之间
的相互作用,深刻理解内部结构的因果关系和建筑效果。

3.3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可以为他人所认可。

部队装备管理系统思考是通过弄清
楚系统内在的规律并按照我们要求的方向移动系统来达到控制系统的目的。

建立
部队装备管理信息还必须遵循一些规则,即系统地识别它们,寻求限制部队装备
管理信息建立的杠杆解决方案,适当解决各种建设问题并协调总体部署。

优化建
设要素,确定关键要素,整合资源,促进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使建设效益最大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通过系统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索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部结构,观察改变系统结构
所模拟出来的建设效果,从而把握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建设的实质,才能使
真正提高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苏坤洋,贾红丽,宋义刚,郝永锋,王力锋.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
系统分析[J].物流科技,2010,05:86-88.
[2]贾红丽,苏坤洋,宋义刚.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1,01:12-17.
[3]贾红丽,刘钢,王健.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装备
学院学报,2014,01:20-23.
[4]陈文龙,韩文涛,郭丰润.武警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1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