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7节强化训练基础强化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缙云烧饼名扬海外,如图是烧饼制作从揉团到压扁过程,则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的() A。
压力变小 B。
压力变大 C。
压强变小 D.压强变大2.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
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B. 对桌面的压力不变C。
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D。
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3.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 )A。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B.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C. 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D. 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4.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若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剩余部分仍放在相同的海绵上,则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5.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下列用压强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
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B。
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C. 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水中游行D。
骆驼的趾特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6.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的是()A。
相同形状的实心铜块和铁块放在同一海绵上,铜块产生的效果显著B。
同一个人站在水泥地上和沙坑中,在沙坑中会留下较深的脚印C. 同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沙面上,竖放时陷入沙中的程度较显著D. 行驶在同一泥地上的载重汽车,满载时在泥上的留下的痕迹深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8.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为了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可选用乙图和丁图B。
为了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可选用乙图和丁图C。
为了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可选用甲图和丙图D。
实验中为了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而使用了海绵块,这是物理学常用的转换法9.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哪一次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两次凹陷得一样 D。
橡皮膜不会向瓶内凹陷10.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A. p A>p B>p CB. p A<p B<p CC. p A=p B=p C D。
无法确定11.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如图所示)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A。
木桶的粗细 B。
最长的一块木板 C。
木桶的轻重 D。
最短的一块木板12.如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容器中装有水,P是装有橡皮膜的探头,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向上,若保持探头深度不变,则( )A。
探头橡皮膜向下,h增大 B. 探头橡皮膜向下,h减小C. 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增大D. 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减小13.如图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则(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
A.甲 B。
乙 C。
一样大 D。
不能确定14.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B。
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C. 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D。
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15.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A。
4:1 B。
8:1 C。
4:3 D. 1:2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6.一辆坦克的质量为20t,它有两条履带,每条履带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该坦克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_N,压强为_______________Pa.(g=10N/kg)17.两个体重相同的同学走过烂泥地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图中情景表明。
18.如图,“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的结晶。
有一“马踏飞燕”工艺品采用密度为 8。
0×103kg/m3的合金材料制造,总体积为1dm3,飞燕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该工艺品的质量为 kg,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压强为 Pa。
g=10N/kg.19.“海宝”是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在点缀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1×103kg,体积为2m3,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 (g=10N/kg)。
则“海宝”的密度是kg/m3;“海宝”对地面的压强是Pa。
20.堰塞湖是由于地震造成山体滑坡阻断已有河流而形成的湖泊.当堰塞湖水位升高时,堰塞堤坝越容易倒塌。
为什么? 。
21.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甲装置即可.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入水中,你将观察到。
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哪个装置更适合,并说明理由。
如何要区别水和盐水这两种液体,你认为应选用哪个装置?。
22.如右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膜封闭。
(1)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相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比左侧的液面高,薄膜向左突起,由此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2)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不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与左侧的液面等高,薄膜发生形变,由此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23.某小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压强越大。
他们的研究情况如图(a)、(b)、(c)、(d)所示。
[图中(a)、(b)、(d)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且ρ盐>ρ水]水(1)根据图_____________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根据图(b)、(c)可验证: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图(b)、(d)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
(4)若在图_____________中的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会增大。
[选填"(a)"、"(b)"、"(c)"或”(d)”]24.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物理量。
硬度的大小可以用如图方法进行测试:选择规定的淬火钢球,给它加载压力F,将它压到被测试的材料表面,保持规定的时间后卸载压力,就会在材料表面留下凹形压痕.如果用S凹表示凹形压痕的面积,用H表示材料的硬度,某次实验中对一些材料的测试数据如下:(1)硬度的定义为:在凹形压痕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可以用公式来表示。
(2)请将表格数据填写完整。
b、c、d、e四种材料的F-S凹图像如上图所示,其中表示材料d硬度的图线是。
25。
小明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两图所示实验.(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四、解答题(26、27题各4分,28、29题各6分,共20分。
)26.大雪过后,小明与体重比他大很多的小聪同时从松软的雪地上走过,细心的他发现,和他穿有同款同号码鞋的小聪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明显比他的深.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
27.由连云港市市政府主导,某集团投资建设的公共自行车项目,通过相关部门的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伸入人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公共自行车已经真正融入到港城人民的生活中.一位市民骑着自行车在平直的水平路面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该市民质量为60kg,自行车质量为10kg,前后轮胎和地面总接触面积为2×10—3m2.假定骑行过程中人和车受到的阻力恒为15N,在该市民骑行过程中,求:(g=10N/kg)(1)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2)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8.普氏野马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我国动物保护组织成员曾发现普氏野马饮水时在沙地上留下的一些足迹,深度达1.2cm.通过实验测得要使该沙地达到相同的深度(四蹄着地的压强为9×104Pa,并由此估算出,一匹成年普氏野马的质量约为360kg。
g=10N/kg.(1)在沙地上实验时达到相同深度的目的是。
(2分)(2)成年普氏野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多少?它的一个蹄印的面积大约为多少?(4分)29.在水平地面上有三块密度均匀的正方体木块(如图甲所示),边长为15厘米,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g=10N/kg。
某小孩把这三块木块逐一竖直堆叠起来,如图乙所示。
则:⑴一块木块的质量是多少?(3分)⑵三块木块堆叠起来后对地面的压强多大?(3分)能力强化一、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1.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以槽中液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
他们在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的下端贴一个比管口稍大的塑料薄片,并将玻璃管竖直插入液体槽中,然后顺着管壁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缓缓注水,如图所示,直至观察到薄片脱离管口下落。
记录玻璃管的管口面积S、槽中液体密度ρ和玻璃管插入液体的深度h,测出注入管中水的质量m,运用公式,计算出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改变深度h,重复实验。
甲组同学还选用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进行实验.所有数据均记录在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