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大经典之《金匮要略》全80集——026第五篇:中风鉴别诊断小结视频字幕内容如下:昨天讲了关于中风的两个条文,我是按照原文的本义,给大家作了一个介绍,后来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跟大家一起复习了,《中医内科学》对中风的认识,就是后世,关于中风病因,各个朝代它怎么从正虚风中,直到认识到现在的这个病因,比方说象以张锡纯为代表的,考虑到是气血上冲,直接犯脑,就是病位上认识到在脑了,还有就是,象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他认为病因是气虚血瘀,用了益气活血的方药,临床治疗有效。
我现在结合原文,再进一步说一下,你比方说,关于中风的分型问题,邪在于络,肌肤不仁,指的是麻木不仁,那么,麻木不仁的这个现象,也叫做“小中风”,或者是叫中风先兆,需要注意临床鉴别。
比方说,最常见的动脉硬化性的麻木,都是患动脉硬化的患者,现在说中、老年人,不完全是在老年人、老年病上,现在大有年龄提前的问题,特点,就是一侧上肢或者下肢,就是我们讲的“但臂不遂”,或者指尖、指端、舌尖的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或者数天,象我在《绪言》里,还给大家讲过一个恶性肿瘤的病例,他首先出现的不是麻木,而是“即重不胜”,先前可能是数小时,或者是几天,数天之内,他有一个先兆的表现,动脉硬化病,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它会发展成“即重不胜”,从麻木不仁到“重不胜”,甚至于直接“中脏腑”了,这是第一,最常见的。
第二,麻木不仁,我觉得,中毒或者营养缺乏,也会出现肢体的麻木。
比方说,中毒,包括刚才我说的,乌头(乌头碱)、附子,若中毒的话,也会出现唇舌的麻,或者是肢体、肢端的麻木,如果说有点瞑眩,如果不重的话,那是药物得效的表现,瞑眩反应。
但是,麻木,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那可真就得用解毒办法了,我说这个,就是药源性的致病因素,营养缺乏、不良,我看现在也挺多,有的小孩,特别是女孩子,为了减肥保持体形美,吃得少,逐渐地就形成月经周期紊乱,甚至闭经,有的闭经长达半年、一年以上,在她而言,不觉得是因为少吃饭怎么着,我认为,体形应该是健美,主食可以适当减少,但营养一定要均衡,如果营养缺乏的话,她也会出现肢体远端的麻木不仁,这和我们讲的中风先兆是两回事,这是应该注意鉴别的,而且临床常见的。
第三,就是感染引起的神经炎性麻木,除了表现为,肢体的麻感觉障碍以外,还有原发病的特有症状,比方,急性、多发性的神经根炎,这种有麻木感的病人,他首先出现的是发热,我们学校就有一位青年医生,跟着到俄罗斯去,参加医疗队,在那儿他就是,因病毒性感染,可是那时候没有特效药,另外,治疗上也是费用很高,治疗稍微延迟了一下,结果搞得不仅是麻木了,而且下肢行动几乎就是残废了,现在他就是中、西医综合治疗,当时看到病情控制不了的话,提前回国,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就不至于这样了,他长得确实很好,美男子,结果现在行走的步态,和原来大不一样,所以,这一定要引起重视,感染引起的麻木,就是感染性神经根炎。
还一类,就是压迫性麻木,我亲身体会过,1984年的时候,突然地怎么站不起来了呢?后来,第一感觉,就是脚趾头,从哪最明显呢?就是臀部,坐骨神经所循行的部位,咱们说,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一直到脚趾头,麻得就象过电一样,这真是风驰电掣一样地疼痛剧烈,不可屈伸,当时拍片子,根本看不出来腰椎间盘,有什么变化,从骨头找病因找不出来,骨科的老专家们告诉我,说“你这是退行性变,劳伤还是外伤?”,我说,“肯定劳伤啦!”,最严重发作的时候,就干脆不能翻身,也不能动了,就得是按照中医的,牵引、推拿按摩进行治疗,我这个病现在已经10多年了,就是保守治疗,所以,我非常相信我们中医,对于骨节间的病,治疗办法非常好,和我相应的前后得病的一些人,有的人就做手术了,结果手术后,他也离不开腰围子(护腰),我认为,这个病在护理上,一定要减少弯腰,应该坐硬板凳,躺硬床,这些都得注意,就是护理要跟上,这个病是神经受压迫来的,所以,脊柱骨质增生性的麻木,包括我说,我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些问题,都是,包括刚才讲的“风湿四病”,它以疼痛为主症,有的影响到神经,他也会出现兼有麻木的,这是压迫性的麻木。
还有一点,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就是我们,上次讲百合病的那种异常感觉,这就是中、青年人,有的比较多发,这种麻木,它是部位不固定,病情也是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什么事也没有,要说犯病,他形容起来比谁都重,你让他做一些相应的检查,却没有变化。
比方我刚才说,早期,你查血常规,类风湿因子,他得有白细胞升高,伴有发热的症状,你若查类风湿因子,它得有标志,这个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型的,什么也查不出来,他也有游走性疼痛的表现,但是部位不确定,这就属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所表现的麻木,刚才我说,脊椎压迫,大概最常见的是什么呢?就是颈椎病,颈椎病现在也挺常见的,因为生活节奏加快,劳动强度增强,或者总是伏案工作,使颈椎病更常见,从“肌肤不仁”来说,需要鉴别诊断的就提示这么些,也是咱们中医门诊里面,最常见的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我想说的就是“中经络”,中风的“中经络”这部分,象腔隙性脑梗塞这种病人,大概找中医的不少,“腔梗”(腔隙性脑梗塞简称),发病率高,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不象咱们说的,非得是猝然昏倒,他这未经昏仆,有的时候可能好好的,就是逐渐、逐渐地,病情进展到自己感觉不正常的时候,再去做脑CT,才看出是个“腔梗”,有的是多发性的,有的就是一点点,初起,比较轻微的,所以,中经络,我讲的是属于“即重不胜”的,或者是运动有点障碍的这种情况,属于“不遂”的这一类,基本病因,就是持续性的高血压、高血脂,微动脉的粥样硬化,还有就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它必须具备糖尿病的病史。
这个,昨天在复习,中医对中风病因的认识上,我提到了,关于“内伤积损”的问题,“内伤积损”,我觉得要按照我们,这次讲的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进行脏腑经络辨证。
首先说,为什么发病年龄提前,咱们从《素问·上古天真论》,能看出来,男子是“五八肾气衰”,所以现在四十岁以下的人,三十几岁,三十八、九岁,就有动脉硬化,有的出现中风,这就是肾气衰的根本。
若是老年人,就是肾元不足,元气不足了,作为肾,先虚以后,对肝的功能影响,就是水不涵木,因此,高血压、高血脂这个问题,有的时候不得考虑,是源于肝阳、肝火,轻者是肝火上炎,重者就是肝阳上亢,所以,水不涵木,是木少滋荣这个情况,对肝木的影响,所以,表现为咱们经常看到的症状,治法上,就得是滋水涵木,或者是清肝平木这样的一些治法,作为母子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到心,所以,这个病位上,若是西医,他就盯着心电图,就去治心,他为什么没有咱们这个整体观,或者按照五行生克制化原理来考虑,使疗效更好呢?我觉得,“腔梗”的问题,就是最能结合我们前面讲的理论,再结合咱们对“中经络”的分析,我现在说,从肾影响到肝木了,肝旺证尤其常见,因此由肝木又影响到心了,是肝火的偏旺。
或者说,再有一类,就是心气大伤,有的时候,有的老年病人,表现为气阴两伤,冠心病、糖尿病,为什么气阴两虚型多见呢?我觉得,和咱们认识有关。
还有一个,就是心气大伤以后,作为心主血脉的,这个“发动机”、“司令部”,出问题了,对脾、对宗气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什么叫“宗气”?这又是基础的知识,是以肺呼吸的、自然界的清气,积于胸中,胸为气海嘛,气到这胸中了,必须得和脾胃生化的,精微物质、精微之气聚于胸中,然后脾气散精,上升于到肺,肺才能敷布。
所以,宗气在胸,为气海这地方,直接影响到脾,这个“宗气”实际上联系到脾土,宗气不足,所以它无力推动“宗气”,上升于脑,就是说,心气大伤以后,或者是气阴两伤的病人,他肯定宗气不足,宗气不足,它无力推动,宗气上升于脑,可能讲基础的时候了解到,肾通于脑,脑为髓海,为元神之府。
现在说,如果宗气不能上升于脑,脑脉失养,所以,气虚而血涩,或者气虚而血瘀,清空失调,或者说是清空失润,这就是说,为什么崇尚,益气活血法,以补阳还五汤为典型的例子?对“腔梗”,可以说也是一个有效的基础方剂,我觉得,这个疾病的全过程,和五脏之间的关系,正好和我们昨天所复习的,中风的病因联系起来了,从整体出发来看待,而不是一段一段的,也不是从某一个历代医家,你说、我说,不知所云,谁说的对?拿不准。
我觉得,按照张仲景,从整体观念出发,看到人体内部的环境里面,五脏,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种从整体观念出发,我觉得,用来解释,“腔梗”的主要病机,很有道理,给大家参考。
再一个就是,我刚才提到的,痰和瘀和谁搏结的问题,作为“腔梗”,就是风、痰、瘀为标。
刚才说的五脏之间的关系,是正虚的问题,标实,标实到哪去了呢?是风和痰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从鳖甲煎丸给我的启发,开始重视痰、瘀是什么时候,是我讲《水气病》篇的时候,讲“血不利则为水”,这个水血互患的立论,我再回想鳖甲煎丸提到的,它之所以形成癥块,癥瘕痞块,是因为疟邪和痰、瘀互结,现在我来讲中风的发病,为什么在治疗上,都想到痰、瘀了?实际上,原理即,张仲景的“血不利则为水”,水血互患,也就是痰、瘀相关了。
痰、瘀相关的理论,从1981年开始,有一位叫董汉良的人,在《中医杂志》上,首先提出痰、瘀相关理论的看法,那篇文章给我的启发很大,当时我的先生,正好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就定为,“痰阻、血瘀,在中风发病与治疗中的地位”,答辩的时候,当时有些老专家提出疑问,脑出血还要活血化瘀吗?现在看来,真就是痰浊、血瘀,在中风发病过程中,或者是在整个过程中,不管是发病,还是治疗过程中,的确占有重要地位,现在,溯本求源,我觉得张仲景在理论上,就是一大贡献,在整个疑难杂症里面,他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特别是对“本虚标实”,这样一个病情的认识,本虚为什么呢?它要产生病理性产物的,病理性产物,它又是一个致病因素,所以,它会在临床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相应症状。
你要根据证候,再来辨证施治,有其证用其方,这是不一样的,就“腔梗”来说,风、痰、瘀为标的问题,这就是在肝、肾、心,阴阳失调的基础上,比方说,情志不调了,这些病人,不管他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肯定是有生活事件的严重刺激,情志不调,郁而化火,所以急性发病,首先表现的,就是肝阳化风,肝阳化风的话,昨天讲的,如果出现神识的障碍,意识障碍,首先是“即不识人”,他有短暂的意识障碍,有的就是几小时的,或者还得几天,才能醒过来,这都不一样。
急救,比方西医的急诊,接诊的时候,他(病人)有时候出现昏迷,他若真是脑栓塞,马上就用进口溶栓的药,所以,有的时候,这样的病人到咱们这里就诊,咱们就是看什么呢?“腔梗”以后恢复期的治疗,或者后遗症的治疗。
我说这个,是不是咱们得实事求是的说,所以,语言蹇塞,口眼斜,半身不遂,这个阶段,有的时候,也是因为五志化火,特别是饮食失宜,他也不好好吃饭了,所以,饮食失宜,伤及脾运,也是发病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