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交通运输
【篇一: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交通运输1】
第四节交通运输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的特点;
2、了解主要的交通分布状况;
3、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分布特点;
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三、教学方法:分组比较、图像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2、运输方式
出示古老的运输方式的相关图片
提问: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都有哪些
(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
3、比较现代的几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1)分小组,每一个小组说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各小组pk
(2)提示:从速度、运量、运费、受自然影响等方面考虑,可说出
自己的优势,也可以说“对手”的缺点
(3)还有一个小组负责在黑板上完成表格
(4)教师小结
4、练习和探索:飞机?轮船?火车?汽车?
帮助下列这些人选择合理的出行方式,说明为什么抢答:以下这些
情况你会怎么办
5、公路、航空、水路的分布特点
每一种方式都出现一张分布图,请学生总结
6、了解京杭大运河和管道运输
五、课后练习
【篇二:地理中图版2012新版七年级下册《交通运输》资料: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
《交通运输》资料
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
资料内容一、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评价
当前我国货物运输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和民间运输等。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是综合全面的。
首先,要求载运量大、成本低、投资少,以节省用于运输方面的开支;其次,要求货物运达速度快,以便缩短运输时间,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再次,要求尽可能达到时间上能连续运行、空间上的机动灵活,并保证运输的安全性。
各种运输方式对上述经济指标的满足程度不同,各有其不同技术经济性能和适用范围。
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经济特征参见下表。
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经济特征比较
说明:表中数字表示运输方式的优劣次序。
(1为最优;5为最差)1.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年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约占全国运量的半数。
它的优点是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准确性和安全性高。
但是,它的机动性不如公路运输。
尽管大量运输,采用整车发运,运费比较便宜,但是,有时它不得不耽搁很多时间等待列车编组发运。
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或在整个运输的某一地点,铁路还要依赖其他运输工具实现物资从产地到车站、中转方、收货方的短途运输来衔接。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随着运输环节和等待时间的增加,铁路运输总体费用会不合理地上升,而提供给市场的时间效用则相对下降。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我国最近几年
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铁路运输的发展速度减缓的趋势日渐明显,而汽车运输的发展速度却日渐加快。
2.公路运输
相对于铁路和水路运输而言,公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是运载量小、耗能大、成本高,不宜载运大宗笨重货物作远距离运输。
但公路运输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大,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实现“门到门”的运输,货物送达速度快。
因此,公路多作为铁路和水运干线的辅助线,主要承运运距400千米以内的旅客和货物的运输。
在易腐货物运输中,公路运输具有很大优势。
据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运距在700到1000千米以内的水果运输由公路承担比铁路承担
更为合理。
在位置偏僻、无铁路和水运的地区,公路承担着干线运
输任务。
今后,随着高速公路的大量修建、汽车性能的改进、大吨
位汽车的大量使用,公路运输在运输网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3.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
水路运输的特点是能够以最低
的单位成本提供最大的运量。
但是,水运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较大,不够灵活,速度较慢,安全性不太高,因此,一般多用于运
送装卸方便的、大宗的、远程的物资。
我国海岸线长、江河湖泊众多,但目前航运利用率还不高,在我国这样一个能源相对匮乏和财
力薄弱的国家,今后有必要大力发展水路运输这样一种投资较少而
效益显著的运输方式。
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运行速度快,可跨越各种天然障碍,航线最直,可以到达
其他运输方式不易到达的地方。
但航空运输造价高、运量小,在我国,航空运输主要承担国际和国内各大城市之间的长途旅客运输以
及报刊、邮件、急件、鲜活贵重货物的长途运输。
(二)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
我国外贸运输任务主要由远洋运输和铁路运输来承担。
远洋运输是
外贸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二、实现合理运输的方法
所谓合理运输,就是走最短的线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低的运费、安全及时准确地把货物运送到目的地。
实现货物的合理运输,可以
缩短货物的运输距离,减少运输劳动的消耗,降低运输成本,节约
货物的在途时间,加速资金的周转。
合理运输对于促进经济发展,
加速商品流通,节约运力和社会劳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国
家积累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实现合理运输,就需要注意以下几
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确定货物流向和流量
正确确定货物的流向和流量是实现合理运输的前提。
货物在地区间
的流向和流量的确定,直接影响到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的选择。
如
果货物的流向不合理,按此流向组织的货物运输不可能是合理的。
正确地确定货物在地区间的流向和流量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
从宏观上说,各级贸易和运输管理机构要根据各类货物产销的地区
差异和交通运输网的现状,确定各类货物最有利的供应范围和流转
线路,编制合理流向图。
从微观上说,各企业、个人应按就近、就优、就多的采购原则,正确地确定采购地。
(二)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和线路
正确地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是实现合理运输的基本方法。
货物
从产地到销地往往有多种运输方式、多条运输线路可供选择。
采用
哪种运输方式,应根据运送货物的性能、运输量的大小和运输距离
的长短及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来确定。
在确定运输方式后,应
走一条最便捷的运输线路,尽可能缩短运距,降低运费。
(三)减少运输的中间环节
减少货物运输的中间环节,是实现合理运输的重要方法,它可降低
货物装卸、搬运、保管费用,加快货运速度。
开展直达运输和零担
凑整等是减少货运中间环节的主要途径。
(四)开展集装箱运输
开展集装箱运输,也是实现合理运输的方法之一。
集装箱运输是把
货物装入货箱(又称集装箱),通过现代化的运输车船来运送。
集
装箱运输是一种高效的运输方式。
开展集装箱运输的意义在于:可
提高装卸效率,促进货物装卸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可大大地简
化其交接手续,保证货运的安全;可减少货损、货差和库房占用量;便于扩大联运,综合利用各种运输工具。
(五)消除不合理运输
要实现货物的合理运输,就要注意发现并消除不合理运输现象。
不
合理运输是指增加运输工作量和运费,对国民经济无益甚至有害的
运输。
常见的不合理运输有过远运输、对流运输、迂回运输、
重复运输和倒流运输等。
这些不合理运输从不同角度影响货物流转
速度,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应注意采取各种方法加以消除。
【篇三:((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学
案】
七下9.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板书设计
9、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一、交通事业的重要性
1、交通事业包括运输业和邮电业两个方面
2、交通事业是发展经济
的“先行官” 二、运输方式
1、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1)速度方面:飞机最快,火车、汽车次之,船舶最慢(2)运
量方面:火车、轮船最大,汽车次之,飞机最小(3)运价方面:
空运最高,陆运次之,水运最低
2、运输方式的选择
(1)客运:根据旅客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2)货运:
a、贵重或急需货物数量不大的选择飞机
b、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途选择汽车,远程数量大的选择铁路运输
c、大宗笨重货物选择火车、轮船
三、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保障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