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理论与实践的
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建筑施工项目数量激增,同时也使得由工程施工引发的合同纠纷问题纷迭而至,为了确保相关问题能够通过司法途径得到有效解决,建筑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工作就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通过梳理建筑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相关理论与内涵,结合当前的建筑工程合同造价纠纷与司法鉴定行业实际情况,对相关工作的原则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定的优化建议,期望为业内同仁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理论;实践
1.建设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相关概念
1.1司法鉴定的定义
就当前情况来看,目前建设工程造价的司法鉴定通常是指由司法鉴定机构作为主体的鉴定工作,通常是在诉讼或是仲裁过程中由法院或仲裁机关提出委托之后,由司法鉴定工作者运用专业设备、造价知识与专业手段,针对在建设工程中需要通过仲裁或司法途径解决的纠纷、在当中与工程造价有关的部分进行分析,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整体的坚定工作,从而让后续其他项目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纠纷处理或造价核算。
目前建设工程司法鉴定可以对已完工、未完工以及专项工程的造价进行鉴定,同时厘定相关的索赔额度是否合理等等。
1.2司法鉴定的特征
建筑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涉及主体较多,且内容相对复杂。
在解决工程价款争议过程中涉及的主体包括承包人、发包人、供应商、分包单位等,利益主体较为复杂。
第二,建筑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难度大[1]。
一般来说,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建设过程环节复杂,计价范围较广,计价
标准较多,这就使得鉴定周期较长且难度更大。
第三,工程造价计价动态变化明显。
建设工程的人工、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在建设工程合同签订过程中涉及单
位变化较大,导致工程总体动态性较为明显。
2.建设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基本原则
2.1普通原则
就当前情况来看,目前建设工程造价的司法鉴定工作在实践中需要关注的内
容比较繁多,通常包括下列几点:首先是合法性。
合法性是一切工程造价司法鉴
定工作最根本的原则,同时也是整个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根
据现行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标准来进行鉴定、采用合法的方式与工具,才能够让
鉴定结果合理、合法、兼具公信力;其次是独立性原则,在我国目前的建设工程
造价司法鉴定实践中,鉴定机构为了确保自身出具鉴定结果能够具有公信力,就
必须要在鉴定过程中时刻确保自身独立性,在不受任何外力介入的情况下出具鉴
定结果;最后是公正原则,一切鉴定手段与鉴定方法的选择、一切鉴定工作的落实,都应该以科学事实作为基础,完全不考虑任何一方的利益立场,纯粹就客观
事实进行鉴定[2]。
2.2特别原则
所谓的特别原则,就是目前在建设工程造价司法鉴定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
原则。
一方面是服从约定原则,由于在实践当中,建设工程合同是民事合同,在
目前的民法典基本原则当中,双方的计价标准应该是遵从两边当事人的共同意愿,并以合同的形式固化,不能够在最终计价过程中随意变更;另一方面是取舍原则,也就是以目前的工程造价鉴定结论作为前提,并取舍两方当事人的证据与论据,
要求在履约过程中明确分配双方责任后,再得出鉴定结论[3]。
3.建设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理论实践策略
3.1造价司法鉴定程序优化
根据当前的建设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来说,在司法鉴定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
确相关工作的程序,并根据司法鉴定实践需要,对每一项工作的具体程序进行细
化,确立操作标准。
比如针对鉴定书以及委托函的鉴定以及相关资料的认定与交
接等等,都应在有既定标准、程序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并进一步对相关数据与书
面材料进行收集之后,做好相关的计量工作。
同时,也应该建立起健全的内审复
核制度,针对已经出具的造价鉴定意见书进行复核,并根据当事人双方对意见书
的具体建议以及意见进行重新审核[4]。
在具体鉴定过程中,应该根据司法机构的
委托书落实好鉴定规划工作,一旦发现有数据资料缺失的问题就应该立即提出申请。
在后续的资料研究过程中,一旦发现双方当事人存在争议的资料(例如作为
计价基础的工程量文件),就必须要出具书面通知,请求法院组织双方进行质证
工作,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让鉴定人员进入勘察现场,由司法机关、当事人、鉴定人员共同勘测后进行记录并签字盖章、完成固化。
3.2明确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依据
在司法鉴定时,要利用好现有的工程基础资料与技术资料,并确保这些资料
是合法合规的,将其进行整理作为相应的证据资料使用。
在实际工作中,鉴定依
据是否合理有效会对鉴定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要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就要充分发挥鉴定依据的优势,比如收集到的设计图纸、勘察资料报告、招
标文件、当事人起诉书等资料要获得相关人员的确认,并经过相关的资质认证。
在出现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下,鉴定人员要通过书面形式要求法院补充,在规定时
间内提交相关的材料证明,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当事人上交的证据资料要以原件
为准,且要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否则将会负上法律责任[5]。
3.3探索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事宜
确定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方式方法。
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复杂多样,目前建
设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中涉及内容众多,包括技术、经济、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内容,不同案件采取的处理方法也有所差异,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与处理,确
保处理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如果出现双方当事人由于结算价款存在争议的情况,可以根据当下的合同约定结算方式来计量计价,并签订鉴定意见报告,确保
协议的合法性。
现行法律中关于建设工程施工的无效合同制定了具体规定,比如
在合同无效但工程验收合格的情况下,承包下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要求支付工程款。
另外,双方当事人在没有合同约定结算价格的情况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定额计
算方法,以此解决当下的问题。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工程建设项目需求,在具体应用中现有方法没有合适有效的选择,应结合具体情况创新方法,从而满足更多项目鉴定的现实需求。
3.4完成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报告
按照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内容,鉴定机构在出具鉴定结果、鉴定报告书时,需要确保其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并详细列明鉴定项目概况、鉴定工作内容、鉴定方式的选择依据以及整体鉴定工作的具体情况,并由鉴定人员与鉴定机构签章确认。
这些内容都需要明确合理地体现出鉴定工作是在法律法规要求下,通过恰当的鉴定方式与计价方式来确认工程造价,同时也应该伴有详实的鉴定说明来佐证鉴定结果。
当然,在此过程中鉴定报告内还应该有该机构与具体鉴定人员的执业资格证明,确保建筑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始终是在合理、合法、公正、客观的前提下完成的。
参考文献:
[1]俞木兵,苏亮亮.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研究[J].工程经济,2018,28(06):12-15.
[2]张家楠.司法鉴定视阈下建筑工程造价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博
览,2021(03):85-86.
[3]吴义武.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
贸,2013(08):91+97.
[4]陈缅东.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2):114-115.
[5]吴志勇.试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工程造价司法鉴定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3(13):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