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法管理办法

工法管理办法

工法管理办法1 总则1.1 为推进和加强公司的工法开发、应用和管理,提升企业整体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积累,制定本办法。

1.2 公司科技领导小组是工法工作的议事决策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具体负责工法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下设的工法工作办公室是为企业技术中心提供有关工法工作决策、咨询和办理工法工作事务的工作机构。

主要负责协商制定企业技术中心工法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有关工法工作的管理办法。

公司所属各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建立相应工法工作的领导小组,指定其业务部门专门负责工法工作日常管理,配备专职或兼职工法工作人员。

1.3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工法的开发、推广应用、管理,适用于公司优秀工法的申报、评审和考核。

1.4 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1.5 工法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必须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特点。

1.6 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 〕145 号)和**建设厅《 **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细则》(新建协〔 2006 〕 38 号)制定。

2 工法等级和内容2.1 工法分为国家级工法、省部级工法、企业级工法。

公司优秀工法介于省部级工法和企业级工法之间,是推荐工程建设工法的基础和依据。

2.1.1 一级(国家级):其关键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2 二级(部级)其关键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达到国家部门行业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3 三级(省、自治区级):其关键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达到省、自治区级行业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4 四(企业级):其关键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达到公司先进水平,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优秀工法:其关键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达到公司系统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工法的内容包括: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

2.3 工法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如涉及工法技术属保密范畴的,申报时只需说明其代号、功能、用途、效益等。

3 工法的编写3.1工法的编写原则3.1.1 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

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3.1.2 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1.3 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3.2 工法的开发程序工法开发程序:前期调研、情报搜集、资料分析、信息处理、工法选题、现场试验、配备材料、工法编写、工法修改、技术查新、技术评审(鉴定)、工法申报、著作权保护、工法申请。

3.3 工法的选题分类3.3.1 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3.3.2 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3.3.3 对类似现有的国家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3.4 工法编写内容3.4.1 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

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3.4.2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4.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3.4.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3.4.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4.5.1 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

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

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3.4.5.2 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

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

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3.4.6 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

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3.4.7 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名称和检验方法,并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并要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3.4.8 安全措施:说明工法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的法规,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预警事项。

3.4.9 环保措施:指出工法实施过程中,遵照执行的国家和地方(行业)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中所要求的环保指标,以及必要的环保监测、环保措施和在文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3.4.10 效益分析:从工程实际效果(消耗的物料、工时、造价等)以及文明施工中,综合分析应用本工法所产生的经济、环保、节能和社会效益(可与国内外类似施工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对比)。

另外,对工法内容是否符合满足国家关于建筑节能工程的有关要求,是否有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配套技术研发、集成和规模化应用方面也应有所交代。

3.4.11 应用实例:说明应用工法的工程项目名称、地点、结构形式、开竣工日期、实物工作量、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并能证明该工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按上述内容编写的工法,层次要分明,数据要可靠,用词用句应准确、规范。

其深度应满足指导项目施工与管理的需要。

3.5 工法文本要求3.5.1 工法内容要完整,工法名称应当与内容贴切,直观反映出工法特色,必要时冠以限制词。

3.5.2 工法题目层次要求:工法名称。

完成单位名称。

主要完成人。

3.5.3 工法文本格式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

3.5.3.1 工法的叙述层次按照章、节、条、款、项五个层次依次排列。

“章”是工法的主要单元,“章”的编号后是“章”的题目,“章”的题目是工法所含n 部分的题目;“条”是工法的基本单元。

3.5.3.2 工法中的表格、插图应有名称,图、表的使用要与文字描述相互呼应,图、表的编号以条文的编号为基础。

如一个条文中有多个图或表时,可以在条号后加图、表的顺序号,例如图1.1.1-1 ,图1.1.1-2 …。

插图要符合制图标准。

3.5.3.3 工法中的公式编号与图、表的编号方法一致,以条为基础,公式要居中。

格式举例如下:A =Q/B×100%式中 A—安全事故频率;B—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Q—报告期发生安全事故人数。

3.5.4 工法文稿中的单位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统一用符号表示,如m 、m2、m3、kg 、d 、h 等。

专业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如使用专用术语应加注解。

3.5.5 文稿统一使用A4 纸打印,稿面整洁,图字清晰,无错字、漏字。

4 工法的开发、申报、审定4.1 企业技术中心应根据公司承接施工任务的特点和科研发展规划,制定工法开发计划。

开发计划包括工法项目立题、预计达到的等级,完成时间及实施措施等。

工法开发计划格式祥见附表一。

工法的开发由企业技术中心负责对各单位工法项目评审立题并进行技术指导,由各单位自行开发,或与科研、教学、设计、建设单位联合开发。

4.2 工法的申报、评审4.2.1 一级工法:由省(直辖市、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或行业建设协会向国家工法评审部门推荐,其中建筑施工工法推荐申报一级工法,由**路桥技术中心归口办理。

4.2.2 二级工法:工程建设工法由**路桥技术中心向国家有关行业建筑业协会申报。

4.2.3 三级工法:工程建设工法由**路桥技术中心向**自治区建筑业协会申报。

4.2.4 四级工法由单位工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组评审,评审结果报公司技术中心备案。

公司优秀工法由企业技术中心推荐申报,并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

4.3 三级工法要统一编号(格式为××××—BX ×××工×××号)前四位数为年号,中间为公司下属单位名称(如:BX 中心——),工字后为本年度工法编号。

5 公司优秀工法的评审5.1 申报条件5.1.1 已经正式审定为四级工法。

5.1.2 工法的关键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近三年在水利、工业与民用建筑、铁路、公路、市政等大中型工程项目中经过实践,确认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1.3 工法的整体技术必须是企业自行研究开发或与其他单位联合研究开发。

5.2 申报要求5.2.1 工法申报必须经企业技术中心签章后推荐。

5.2.2 工法的核心技术必须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及主管部门鉴定(或评审)。

经济效益证明应由各单位及财务部门提供。

工法应用证明应由项目建设主管部门或用户单位提供。

5.2.3 申报材料包括:工法申报表(格式见附表二)、工法文本、技术鉴定(或评审)证书、工法工程应用证明和经济效益证明以及工程应用视频、照片;工法申报材料必须齐全,打印装订成册,一式6 份(含电子文档一份)。

5.3 优秀工法设一等奖和二等奖,每年评审一次,四季度进行。

由企业技术中心组织,公司技术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评审工作受公司科技领导小组领导。

公司技术评审委员由公司有关专家及外聘相关专家组成,设主任1 人,副主任1 人和委员若干人。

5.4 评审标准5.4.1 一等奖:关键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技术难度大;管理手段科学严密,切实可行;经过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实践,使用价值高,应用前景广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编写内容齐全,文字简明清楚。

5.4.2 二等奖:关键技术达到公司先进水平,技术难度较大;管理手段科学严密,切实可行;经过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实践,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编写内容齐全,文字简明清楚。

5.5 评审程序5.5.1 优秀工法评审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水利水电、路桥工程、铁路、施工机械、电力等专业,每个项目由三名评委主审,分一审和二审。

在评审会议召开前将工法申报材料分送各评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