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2题,共44分)1.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C.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上的最小粒子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 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D. 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3.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A. 大小和质量不同B. 是否能保持物质的性质C.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B. 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C. 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D. 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5. 能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为原子的事实是()A. 氧化汞制氧气B. 用自来水制蒸馏水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D. 碘升华为碘蒸汽6.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分子都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的D. 原子可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纯净物是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物质8. 下列能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A.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B.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C. 品红扩散D. 酒精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9. 距地球15~35km处有一处臭氧层,关于臭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臭氧是一种单质B. 臭氧和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C. 臭氧和氧气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D. 臭氧转化为氧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10.关于氧气、液态氧、固态氧,下列说法: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③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⑤它们为不同的物质。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④⑤11. 以下物质中,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A. MnB. 汞C. FeD. 水12. 氯化氢、氯酸钾、氯气三种物质中都含有()A. 氯原子B. 氯离子C. 氯分子D. 氯元素13. 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B. 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C. 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D. 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但分子的数目不变B.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C. 分子能构成物质,有些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D. 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15. 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 分子种类B. 分子数目C. 原子种类D. 原子数目16.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 氧气B. 水C. 汞D. 二氧化碳17.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二氧化锰B. 空气C. 高锰酸钾D. 蒸馏水18.(多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的体积比原子大B. 分子的质量比原子大C.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原子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19.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你认为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20.(双选)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21.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 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23.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
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
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B. “人造空气”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是氧气C. “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D. 氮气对航天员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可以不需要氮气24.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二、填空题。
25.(3分)一个过氧化氢分子(H2O2)是由________ 和____ 构成的;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 。
26.(2分)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例如:水、二氧化碳、蔗糖,还有的物质是由直接构成的;例如:稀有气体、金属等。
27.(7分,每空1分)如下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其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
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___具有挥发性。
28.(2分)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29.(7分,每空1分)将描述分子特点的句子的符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①分子是不断的运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②分子很小③分子间有间隔,温度或压强发生变化时,间隔大小随之发生变化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相同(1)水在夏天比冬天蒸发得快,说明;(2)水受热变成水蒸汽,体积变大,说明;(3)糖水通过滤纸,说明;(4)湿衣服晒一会儿会变干,说明;(5)可将大量氧气圧入钢瓶中,说明;(6)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分子,说明;(7)很多物质在氧气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有的物质在氧气中不反应,说明;30.(7分,每空1分)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和,生成的新粒子是和。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而则不能再分。
31. (6分,每空2分)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1)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2分)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五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2分)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6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34.(4分)在化学的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的近代科学家有:①阿佛伽德罗;②汤姆生;③道尔顿;④拉瓦锡.用序号填空:研究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指出原子和分子的区别和联系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35.(6分,每题2分)某兴趣小组做实验,以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 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 2 (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 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6.(8分)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写出由此图所获得的信息.(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