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3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

第33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

量的联系 产品市场的均衡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决定了总需求水平,
但决定不了经济的均衡水平,因为以上的均衡是在 既定价格水平上做出的。为了决定产量和价格的均 衡,必须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起来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 财富效应:P与C
总价格水平的上升,名义资产数量不变,但实际 购买力下降,为了维持购买不变吗?
在短期内,由于工资调整太缓慢,所以 不能保证充分就业,这比较符合凯恩斯 的情形;但在长期,工资却会最终作出 足够的调整而重新恢复充分就业和古典 均衡
古典情形的总供给曲线
P
AS
Y
Y
曼昆:长期总供给曲线
长期来看,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 总产量取决于既定的技术水平与现有生产 要素的存量
长期总供给曲线 主要影响因素: 人口(劳动力)、资本存量、技术等 人口和资本存量增加、技术进步都会增加 总供给 先进技术应用→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总 产量提高→总供给曲线(短期和长期)右 移
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价格水平指的是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得加权平均)
AD=C+I+G+NX
➢ C消费需求,国内居民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 I投资需求,企业购买资本品的需求 ➢ G政府需求,政府采购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 NX净出口需求,外国购买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净需求 ➢ 总需求的四个组成部分与总支出是相同的。
总需求曲线右移 ➢ 预期通货膨胀率↑→当前商品价格相对↓→
当前商品的总需求↑,总需求曲线右移
2)政府政策
➢ 财政政策:G↑→总需求↑,总需求曲线右移 T ↑→总需求↓,总需求曲线左移
➢ 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利率↓→投资需求↑→总需求
↑,总需求曲线右移 (见547页图)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凯恩斯的情形
名义工资和价格并不能迅速调整而维持劳动市场的均衡, 名义工资刚性或者是名义价格刚性导致名义工资价格调整 缓慢。(工资为什么是粘性的?)
(1)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由于价格刚性,名义工资不 变,真实工资下降,企业愿意雇用更多的劳动力,产量的 供给水平也将上升;所以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2)如果价格低于P0,名义工资不变,真实工资高于劳 动力市场出清水平,企业愿意雇佣的人数减少,出现超额 供给,这就是失业,当然,产出也会减少( P0 表示充分 就业水平)
所以,存在工资刚性(粘性)的情况下,工资并不能保证 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就业,存在非自愿失业
凯恩斯情形下的总供给曲线
AS
P
Y
Y
Y
向上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价格上
升,物品和劳务的总供给增加
曼昆: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
工资黏性理论 名义工资在短期内变动的缓慢性称为工资黏性; 当价格P下降,名义工资变动落后于价格变动,使得 实际工资(W/P)上升,厂商的生产成本上升,厂商 会减少产出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AD:表示总价格水平和总需求
量之间的关系
P
AD Y
问题:总需求曲线和微观经济学中单个产品 市场的需求曲线有什么不同?它们向下倾斜 的解释是一样的吗?
总需求曲线的实质
在既定价格下产品市场的均衡: Y = 1/(1-c) × (a+I(i)+G)(1) C指的是边际消费倾向 在既定价格下货币市场的均衡: M/P=L(i,Y)(2) 根据(1),(2)式,消除利率,可以得到价格和产
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3)世界经济
➢ 汇率↑→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外国商品相对价格 ↓→进口↑,出口↓→净出口↓→总需求↓
➢ 外国收入↑→对本国商品需求↑→净出口需求↑→总 需求↑
(二)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 AS:在不同的价格水平和工资水平下,企 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量
当价格水平提高时,总产量的供给曲线会有什么反 应? 总供给曲线的形状依赖于我们对劳动力市场的假定 (劳动力市场如何决定就业量?)
第九篇 短期经济波动
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知识点回顾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政府的财政政策的内容是什么?对总支
出和总需求有什么影响?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中,古典二分法和货
币中性的含义是什么?
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事实:
– 经济波动是无规律和无法预测的
– 大多数宏观经济波动变量同时波动:GDP、物价、 投资支出
供给函数:Q=AF(K,L)—>Q= AF(K,W/P) 这和微观经济学中单个产品的市场不一样,单个产
品的供给取决于相对价格,故单个产品的供给曲线 是向上倾斜的
古典的情形
价格和工资调整迅速,劳动力市场将迅速 调整以确保充分就业
假设价格由P0提高到P1,如果名义工资 W0不变(真实工资将降低),劳动市场 就会出现超额需求。但假定工资具有完全 弹性,那么名义工资就会与价格水平同样 增加,重新恢复出清市场的真实工资 ( W1/P1= W0/P0 ).因此真实工资保 持不变,均衡就业水平也不变,产量的供 给同样保持不变
错觉理论: 当价格水平下降时,产品的生产者会产生一种错觉:所 出售的产品相对价格下降,这会减少物品和劳务的供给量
黏性价格理论: 不是所有的价格根据价格水平的下降而调整,当价格水平 下降时,没有调整的企业因为价格过高会减少销售量,从 而减少供给量
短期与长期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凯恩斯学派和古典学派的综合
➢ 利率效应: P与I
总价格水平的上升,名义货币需求上升,利率水 平上升,投资水平减少,商品的需求总量减少
➢ 汇率效应:P与净出口
总价格水平上升,人们会用进口来替代出口从而减 少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
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1)预期 ➢ 预期未来收入↑→当前消费需求↑→总需求↑,
总需求曲线右移 ➢ 预期利润率↑→企业投资需求↑→总需求↑,
– 随着产量的减少,失业增加
宏观经济的长期和短期
– 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描述长期世界,并不描述 短期世界,在短期中,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是相 关的,货币供给会影响到产量水平.
– 45度线模型没有考虑价格的变化和非充分就业的 状况
– 如何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来描述经济波动?
(一)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AD :私人和家庭部门、企业、政府在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