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利利恰利》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导入
1.模拟出国情景,导入节奏条。
2.生跟随师随音乐打节奏。
3.学习节奏条对应的歌词。
设计意图
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
学与教的活动
活动一:作品背景介绍
1.简介印尼。
2.欣赏甘美兰音乐,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
初步了解印尼的风土人情和感受印尼音乐不一样的美。
学与教的活动二:回声谷
1.学生喊话,老师模仿回声回应。
2.师生角色调换表现回声。
3.分组合作练习人声和回声。
设计意图
1.提炼歌曲基本节奏型,为后面的歌曲学习做铺垫。
2.攻破歌曲教学难点,让学生熟悉歌曲中有特色且难读的衬词部分。
3.创设良好的音乐情景,利用游戏解决歌曲难点,进而解决歌曲二声部合唱的学习。
活动三:感受印尼民歌
1.听音乐,谈感受(说说音乐中熟悉的地方)
2.唱一唱
(1).二声部合唱练习。
(要求:看谱完整练习二声部合唱)
(2).衬词练唱。
(3).师生接龙唱
老师唱歌词,学生唱衬词,二声部部分分组合唱。
(4).生生完整演唱。
学生完整地演唱。
(注意音乐处理)
设计意图
4.A:通过学生主动的听和想,更深刻的体会到歌曲的情绪。
B: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与教的活动四:综合表演
1.看视频,模仿庄稼人边劳动边唱歌的情景。
2.加入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3.综合表演表现歌曲《恰利利恰利》。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编能力,利用多种手段,学好歌曲,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演能力。
活动六: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印尼之旅你们收获了什么?把你的感受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设计意图
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的教学评价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共同进步的教学氛围、并为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起到渗透的作用。
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歌曲的歌唱,学会了沙锤乐器的演奏。
但在歌曲的二声部演唱里还是缺少合唱的概念,可能还是得积累经验,多听多看多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我要做到在一些合适的作品中,适当的加入二声部,简易的和声练习,给孩子们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最终更好的理解合唱,学会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