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历史

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历史


后来的Windows 95版本附带了Internet Explorer 3,然后是Internet Explorer 4。当Internet Explorer 4被整合到操作系统后,它将给系统带来一 些新特征。Internet Explore被用来给系统的桌面提供HTML支持。这个也是 在微软的反托拉斯案中的焦点,因为整合Explorer排挤了微软的竞争对手 Netscape的产品。
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历史
背景
早期的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用户有单独的机器,计算机操作员会带着记 录有程序和数据的卡片或較后期的打孔纸带去操作机器。程序读入机器后,机 器就开始工作直到程序停止。由于程序难免有误,所以机器通常都会中途崩溃。 程序一般通过控制板的开关和状态灯来调试。 后来,机器引入帮助程序输入输出等工作的代码库。这是现代操作系统的 起源。然而,机器每次只能执行一件任务。在英国剑桥大学,这些任务的磁带 从前是排成一排挂在衣钩上的,衣钩的颜色代表任务的优先级。 概念意义上的操作系统和通俗意义上的操作系统差距越来越大。通俗意义 上的操作系统为了方便而把最普通的包和应用程序的集合包括在操作系统内。 随着操作系统的发展,一些功能更强的“第二类”操作系统软件也被包括进去。 在今天,没有图形界面和各种文件浏览器已经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了。
Windows 2.0
1987年12月9日,Windows 2.0发布,最初售价为100美圆;这个版本的 windows图形界面,有不少地方借鉴了同期的Mac OS 中的一些设计理念, 但这个版本依然没有获得用户认同。之后又推出了windows 386和windows 286版本,有所改进,并为之后的Windows 3.0的成功作好了技术铺垫。
小型机和UNIX的崛起
UNIX操作系统是由AT&T公司开发出来的。由于它的早期版本是完全 免费的,可以轻易获得并随意修改,所以它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后来,它 成为开发小型机操作系统的起点。由于早期的广泛应用,它已经成为的操 作系统的典范。不过,它始终属于AT&T公司,只有那些能负担的起许可 费的企业才用得起,这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Windows 1.0
1985年11月,Microsoft Windows 1.0发布,最初售价为 100美圆;当时被人所青睐的GUI 电脑平台是GEM及Desqview/X, 因此用户对Windows 1.0的评价 并不高。
Microsoft Windows 1.0是微软第一次对个人电脑操作平台进行用户图 形界面的尝试。Windows 1.0本质上宣告了MS-DOS操作系统的终结。 Microsoft Windows 1.0是Windows系列的第一个产品,于1985年开 始发行。 当时很多人认为Microsoft Windows 1.0只是一个低劣的产品。当时最 好的GUI电脑平台是GEM。另外一个选择是Desqview/X。
1993年Windows NT 3.1发布,这个产品 是基于OS/2 NT的基础编制的,由微软和IBM 联合研制。协作后来分开了,微软则把这个 软件的名称改为它们的版本MS Windows NT, 把主要的API改为32位的版本。微软公司从数 字设备公司(DEC)雇佣了一批人员来开发 这个新系统。这个系统的很多元素反映了早 期的带有VMS和RSX-11的DEC概念。由于是 第一款真正对应服务器市场的产品,所以稳 定性方面比桌面操作系统更为出色。
Windows NT 4.0
1996年8月,Windows NT 4.0发布,增加了许多对应管理方面的特性,稳 定性也相当不错,这个版本的windows软件至今仍被不少公司使用着。11月, Windows CE 1.0发布;这个版本是为各种嵌入式系统和产品设计的一种压缩 的、具有高效的、可升级的操作系统(OS)。其多线性、多任务、全优先的操作 系统环境是专门针对资源有限而设计的。这种模块化设计使嵌入式系统开发者 和应用开发者能够定做各种产品,例如家用电器,专门的工业控制器和嵌入式 通信设备。微软的战线从桌面系统杀到了服务器市场,又转攻到嵌入式行业, 到这里,微软帝国的雏形基本已一个混合16位/32位的 Windows系统,其版本号为4.1。
1998年6月25日,Windows 98发布;这个新的系统是基于Windows 95上 编写的,它改良了硬件标准的支持,例如MMX和AGP。其它特性包括对FAT32 文件系统的支持、多显示器、Web TV的支持和整合到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 的Internet Explorer,称为活动桌面(Active Desktop)。1999年6月10日, Windows 98 SE发布,提供了Internet Explorer 5、Windows Netmeeting 3、 对DVD-ROM和对USB的支持。微软敏锐地把握住了即将到来的互联网络大潮, 捆绑的ie浏览器最终在几年后敲响了网景公司的丧钟,同期也因为触及垄断和非 法竞争等敏感区域而官司不断。win98是如此出色,以至在6年后的今天还有很 多用户依然钟情于它。
大型机时代
早期的操作系统非常多样化,生产商生产出 针对各自硬件的系统。每一个操作系统都有很不 同的命令模式、操作过程和调试工具,即使它们 来自同一个生产商。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是,厂 家每生产一台新的机器都会配备一套新的操作系 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IBM 公司开发了System/360系列机器。尽管这些机器 在性能上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他们有统一的操作 系统——S/360。
Windows 95是微软之前独立的操作系统MS-DOS和视窗产品的直接 后续版本。第一次抛弃了对前一代16位x86的支持,因此它要求英特尔公 司的80386处理器或者在安全模式下运行于一个兼容的速度更快的处理器。 它以对GUI的重要的改进和底层工作(underlying workings)为特征。同 时也是第一个特别捆绑了一个版本的DOS的视窗版本(Microsoft DOS 7.0)。这样,微软就可以保持由视窗3.x建立起来的GUI市场的统治地位, 同时使得没有非微软的产品可以提供对系统的底层操作服务。也就是说, 视窗95具有双重的角色。它带来了更强大的、更稳定、更实用的桌面图形 用户界面,同时也结束了桌面操作系统间的竞争。(技术上说,Windows 图形用户界面可以在DR-DOS上运行,也可能可以在PC-DOS上运行—— 这个情况直到几年后在法庭上被揭示,这时其它一些主要的DOS市场的商 家已经退出市场了。)在市场上,视窗95绝对是成功的,在它发行的一两 年内,它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操作系统。
Windows 3.0
1990年5月22日,Windows 3.0 正式发布,由于在界面/人性化/内存 管理多方面的巨大改进,终于获得 用户的认同。之后微软公司趁热打 铁,于1991年10月发布了windows 3.0的多语版本,为windows在非英 语母语国家的推广起到了重大作用。 1992年4月,windows 3.1发布,在 最初发布的2个月内,销售量就超过 了一百万份,至此,微软公司的资 本积累/研究开发进入良性循环。 这个系统既包含了对用户界面的重要改善也包含了对80286和80386对内 存管理技术的改进。为命令行式操作系统编写的MS-DOS下的程序可以在窗 口中运行,使得程序可以在多任务基础上可以使用,虽然这个版本只是为家 庭用户设计的,很多游戏和娱乐程序仍然要求DOS存取。
随着显示设备和处理其成本的降低,很多操作系统都开始提供图形用户界 面。如:许多UNIX提供的X Window一类的系统、微软的Windows系统、苹 果公司的Mac系统和IBM公司的OS/2等。最初的图形用户界面是由施乐公司帕 洛阿托研究中心70年代初期研发出来的,之后被许多公司模仿,继承发展。
微软操作系统发展史
Windows 3.2
1994年,windows 3.2的中文版本发布,相信国内有不少windows的先 驱用户就是从这个版本开始接触windows系统的;由于消除了语言障碍,降 低了学习门槛,因此很快在国内流行了起来。
Windows 95
Windows 95是一个混合 的16位/32位Windows系统, 其版本号为4.0。
个人计算机时代:Apple, DOS 和以后
微型处理器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普及至中小企及个人爱好者。而计算机的 普及又推动了硬件组件公共接口的发展(如S-100,SS-50,Apple II,ISA和PCI总 线),并逐渐地要求有一种“标准”的操作系统去控制它们。在这些早期的计算 机中,主要的操作系统是8080/8085/Z-80 CPU用的CP/M-80,它建立在数码设 备公司几个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主要针对PDP-11架构。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 MS-DOS(或IBM公司的PC-DOS)。这些计算机在ROM(只读存储器)都有一 个小小的启动程序,可以把操作系统从磁盘装载到内存。IBM-PC系列的BIOS是 这一思想的延伸。自1981年第一台IBM-PC诞生以来,BIOS的功能得到不断地增 强。
微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总部 设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市(Redmond,大西雅图的 市郊)。公司于1975年由比尔· 盖茨和保罗· 艾伦成立。 公司最初以“Micro-soft”的名称(意思为“微型软 件”)发展和销售BASIC解释器。最初的总部是新 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史蒂夫· 巴尔默(Steve Ballmer)是现在的首席执行官
最基本的MS-DOS系统由一个基于MBR的BOOT引导程序和三个文 件模块组成。这三个模块是输入输出模块(IO.SYS)、文件管理模块 (MSDOS.SYS)及命令解释模块()。除此之外,微软还 在零售的MS-DOS系统包中加入了若干标准的外部程序(即外部命令),这 才与内部命令(即由解释执行的命令)一同构建起一个在 磁盘操作时代相对完备的人机交互环境。 1981年8月12日,IBM推出内含Microsoft的16位元作业系统 MS-DOS 1.0的个人电脑。
Windows 3.1
1992年3月18日,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发布,看来不甘寂寞 的微软公司吹响了进军企业服务器市场的号角。 Windows 3.1添加了对声音输入输出的基本多媒体的支持和一个CD音 频播放器,以及对桌面出版很有用的TrueType字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