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调试指引
.、八、-
刖言:
为了更规范、更合理、更快速地完成注塑工艺参数调试,提高注塑机和模具使用寿命、减少修机和修模时间、减少机位人手、减少耗材,提升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最终确保生产顺利和稳定,特制定此份注塑机安全调试指引。
一:注塑生产流程图
生产流程图
二:上模
2.1机台型号与模具大小是否匹配
上模前需要根据模具大小,与机台容模厚度是否匹配,不可出现小机台上大模或大机台上很小的模。
按以下要求执行:
1/2容模宽度w模具宽度w容模宽度
2.2上模前准备
根据模具长度,将注塑机容模厚度设定在合适位置(较模具长度稍长即可),并将机台调至开模状态,之后将安全门打开;根据模具宽度,对于机台固定板上因夹马定位螺丝挡住上模的,则需要先将螺丝拧下来,往外移至合适位置。
最后将机械手调至外端,并将机台马达关闭。
调整容模厚度要求如下:
将注塑机调到手动状态,合模,容模厚度是否与模具长度匹配,对于过短或过长,则需将注塑机打到调试状态,将容模厚度调试到与模具长度匹配为止。
(需要设定调试的速度为最大速度的10%-15%,方可进行容模厚度的调试)。
2.3吊模
将模具从地面或叉车上吊入机仓内,吊装前需检查模具吊装孔是否滑牙,起吊模具时需控制起吊速度和运输速度。
将模具吊起后(离地面高度15到20公分),平推至注塑
机操作界面的对面,之后再将模具升高,至合适高度后,再平移至机台容模腔内,最后将模具降低,降低至进胶口与唧嘴基本持平。
需特别注意,吊环扭入深度必须在两倍直径以上。
2.4对嘴
将模具吊入机仓内,模具进胶口位置与炮嘴基本在一条线上,打开马达进行对嘴。
对炮嘴前,应先合模锁模----模具处于低压状态(位置在5MM-10MM ),模具能够稍微活动即可。
再启动射座以15%-20%的速度进行操作,防止射嘴和模具撞击或碰伤。
且在微调模具上下时,唧嘴必须退后一段距离,避免唧嘴或模具损坏。
2.5打紧马仔,接油接水
仁对好嘴之后,马仔拧紧,将模具固定在机台之上。
马仔拧紧是指:将螺丝拧紧,拧到手受
力突然增大时,再将螺丝拧90到180度即可。
螺丝进入机板深度必须大于螺丝直径1.5倍以上。
2•拧紧之后,需用扳手轻敲螺丝,发出清脆声音即表明螺丝拧紧。
4.同时根据所用原料的特性,设定注塑机螺杆各段的温度,并将其打到保温状态----
预热。
设置温度的基本要求为:从进料口开始,往唧嘴方向,整个料筒温度依次升高,每段温度差值在10—15C,至胶料射出前温度最高,唧嘴温度较最高温度低5—10C .
三:模具空转检查
1•打开边锁,并将开模速度调至5%-10%,缓慢开模,同时眼睛需一直盯着模具, 看是否有异常,有异常则立即停机检查。
开模距离的确定:一般情况下,满足机械手或
手工取产品即可,间距在150MM----450MM。
2•开模后,仔细检查模腔、镶件等是否有异常。
3•将顶针顶出速度及后退速度调至5%-10%,缓慢将顶
针顶出及后退,检查顶出系统是否有异常,重复三次。
之后,将
顶出速度及后退速度调至正常(一般情况下,顶出速度控制在
25%-45% ;后退速度控制在35%-55%),再重复三次。
顶出位
置的确定:跟进产品的结构特点,便于机械手或手工取产品即
可,一般顶出距离20MM-100MM。
4•将合模速度同样调至5%-10%,重复三次,检查顶出机
构、滑动机构是否正常;再将合模速度及开模速度调至正常(一
般情况下,开模速度在20%--50%,需遵从加
速、匀速、减少的运动过程;合模速度在10%-55%,也需遵从
加速、匀速、减少的运动过程。
)重复三次。
生产过程中,打开
安全门后,马达电源自动切断。
5•特别注意最后高压低速合模时,位置的设定,一般
在位置5MM-10MM时,设定高压低速合模;反之,开模时,高压低速开模位置与高压低速合模位置一致。
开模时,减速位置的设定,一般设定在模具完全开模前20MM-50MM
日常常用机台高压开模位置无须设定,有特别需要时方根据实际修改四:下模
生产完成后,先关闭马达,再拆除水管、油管;之后用风枪将模具运水道内的积水吹出,防止模具生锈;用碎布将模具表面的油污擦拭干净。
拆卸码仔前需先上好吊环,并将铁链起吊拉直,至模具稍受力,吊架不可受力弯曲。
注意掌握力度,力度过小,开模后模具将出现突然下降;力度过大,开模后将出现模具往上弹。
起吊前,再次检查所有马仔是否扭开,方可低压慢速(15%--20%)开模。
马仔拧紧及松开,需遵循整体平进的原则,即不能一次性将马仔拧紧或拧松开,需要将四个马仔或对角线上的两个马仔,相对平稳的拧紧。
将模具从机台吊出,并平稳放置在叉车上。
模具起吊至合适高度后,平移至注塑机操作界面对面,之后再将模具降低至地面15到20公分,最后将模具平推外出,平稳的放于叉车上。
五:参数调试
5.1烘料
上机调试前,需要跟进所加原料特性烘烤好原料;加入机台烘料斗内,继续烘料
ABS ABS+PC PC PC+GF TPU POM PMMA 原料名称
烘烤温度
80--90 90--105 100--120 110-130 80--95 80--90 60--75 「C)
烘烤时间
3 3
4 4 3 3 3
(小
时)
5.2新模具工艺条件设定的方法
①方法:先不用保压,只用一级射胶;
②温度:偏低设置料温(防止分解)和偏高设置模具温度;
③压力:注射压力、背压均从偏低处开始;
④锁模力:从偏大处开始(防止溢料);
⑤速度:注射速度从稍慢开始;螺杆转速从稍慢开始;开闭模速度从稍慢开始;计量行程从偏小开始(防止过量填充);
⑥时间:注射时间从偏长开始;冷却时间从偏长开始;
⑦当产品走满胶后,再启用保压,保压压力及保压时间从小到大调整。
5.3注塑部实际操作过程的总结
①机台炮筒温度及前后模温度打到预定值时,再次检查顶出机构及滑动机构,重复
三次。
同时,解除炮筒保温状态。
注意唧嘴的温度比炮筒最高温度低5—10C。
②锁模力:是为了顶抗熔融物料的注塑压力而设定的,其大小要根据注塑压力大小,
产品面积大小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注塑压力越大,产品面积越大,锁模压力越大。
锁模力开始设定时,可从咼往下调,即最咼为最大锁模力的90%开始。
特别注意:锁模力
越大,对模具损伤越大,刚好能满足生产需求时为最佳锁模力。
③射胶压力:公司常用塑胶ABS、ABS+PC、PC等原料,用于德马格上,压力范围在
100MPa--180MPa,具体需根据产品结构及料性等设定。
射胶压力遵从低到高进行调试。
④保压压力一般为射胶压力的70%--85%
⑤时间(射胶时间、保压时间及冷却时间)
射胶时间:根据所用原料、产品结构及大小设定
保压时间:保证浇口封胶即可,目前注塑部设定范围在0.5S- 3S
冷却时间:应从较长时间设定,之后逐渐降低,保证产品不变形即可。
⑥背压可以提高材料的熔融效果和混炼效果。
对于有用到色粉(特别是色粉量大,诸如白色等),适当增加背压,可减少一定量色粉线、异色点等。
但背压越大,对螺杆损伤越大。
一般情况下,背压设定在3-15kg/c m2
⑦射胶量:一般射胶量最好设定在注塑机最大射胶量的30%-90%,且一次溶胶量必
须低于三啤产品重量。
在设定射胶位置的时候,必须将残留量留出来,一般残留量为
5— 10MM o
⑧参数调试
试啤产品,根据所啤产品的实际情况,调试机台。
对于有工艺参数的产品,必须依据工艺参数进行调试,不可超出工艺要求范围,超出范围的需要重新验证。
5.4模具注塑成型性的检讨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特别在试模时,需要对模具进行检讨,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注塑成型工艺条件范围是否太窄;
②能否使用机械手作业;
③机位人手是否较多;
④注塑周期是否太长;
⑤注塑外观质量能否满足客户要求;
⑥注塑件的尺寸精度和强度能否达到要求;
⑦注塑成型是否困难(包括脱模困难、排气差、流动阻力大、模温不均等)
⑧模具及产品是否容易变形。
以上为一般调机时该考虑的方向,在正常生产时,突然出现异常情况,则需要先检查模具、机器是否存在问题,不可一遇到问题就调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