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7的分与合 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7的分与合 教学设计
(2)请同桌一个学生到前面摆,一个学生记录。
(3)集体校对。
(4)学生打开书本,看书上的分法。
思考虚线框的作用,并进行交流,明确:虚线框中的分法是让学生用联想的方式得到6的另外两个分的式子。
(5)齐读6的组成。
学生讨论记忆的方式。
并尝试说给同桌听。
2.教学7的分与合。
(1)同桌合作,从学具盒里拿出7个圆片,分成两堆。再把表示7的分法的式子填写出来。
拓展题要适时点拨。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2题。
(1)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合起来是6或7。找到以后把两张卡片举起来,并且说给小朋友听,如:X和X组成6。
(2)其他小朋友当裁判。
(3)多找几名小朋友进行游戏。
2. 完成第3题。
(1)采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练习。
生:2和4组成6。
生:4和3组成7。
(2)教师说数,学生对口令。
2.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7的分与合吗?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适时给予引导。
适时板书。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8分钟)
学生讨论怎样很快记住6和7的分与合,使学生再次感受“有序”和“推想”的重要。『板块三』来自怎样有顺序地分,才能便于记忆?
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总结。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0分钟)
3.揭示课题,认定学习目标。
『板块一』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2-5的分与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
2.我们在研究4和5的分与合时是用什么办法研究的?
3.指出:今天我们就用同样的办法来研究6和7的分与合。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2分钟)
1.教学6的分与合。
(1)同桌合作,用圆片摆摆分分,并记录下每次分的结果。
6-7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第32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33页“想想做做”。
三维目标
1.让学生经历6和7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知道6和7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接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接受分析和综合思维方法的熏陶。
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作业设计
五、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7分钟)
1.完成《补充习题》第1和第3题,当堂评讲。
2.拓展题: 略
『板块四』
教师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对口令。如师:2和4组成几?
4和几组成7?
螃蟹身上的3个数是什么关系?
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你能发现木头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从上往下数,哪两层的木头合起来是6根?哪两层的木头合起来是7根?
掌握6和7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
正确把6和7进行分与合。
教学资源
学生已掌握2-5的分与合。教学挂图、学具盒。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3分钟)
1.出卡片游戏。
根据教师举的卡片,学生相应地举出卡片。
如5的分与合,教师举出3,学生就举出2。
2.学生积极思考,交流研究4和5的分与合的办法。
(2)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集体交流。
(3)把7的分法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板块二』
1.小朋友们,这里有6个大苹果,老师想把他们放在两个篮子里,可以怎么放呢?请同学们用圆片摆摆看,并把每次的摆法记录下来。
教师巡视,适时引导。
谁来给大家摆一摆?
引导看书。
提问:虚线框是怎么回事?
怎样一个不漏地说全6的分与合?
(3)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巩固7以下数的分与合。
3. 完成第4题。
(1)学生思考螃蟹身上的3个数的关系。
(2)明确:螃蟹腿上的两个数合起来要是螃蟹身上的数。
(3)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
(4)集体订正。
(5)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4. 完成第5题。
学生仔细观察,找出排列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
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并说说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