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相关内容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相关内容


.
3
KPS评分比较
No 两组术前KPS评分比较,在统计学上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1 、2、4、6 d KPS评分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Image
.
4
讨论
No 传统的开胸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对于年龄较大、免 疫力低、有合并症、肺功能差的患者,常因身体素质差而不能 选择创伤性较大的开胸术,而失去彻底治疗的机会。胸腔镜下 行肺癌根治术,是微创手术、切口小、操作方便,能够减少术 后切口的疼痛,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等各 种并发症的出现 ,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健康。 本组研究应用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胸术相比较,
Image 出血时开胸的指征,难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术者应灵活掌握,
最重要的是患者的生命安全。 ⑤ 肿瘤侵犯周围器官:Shaw等报道肿瘤累及纵隔器官是近
半数患者中转开胸的原因。一般认为肿瘤侵犯胸壁或纵隔大血 管和心脏时,需要开胸手术解决;如果肿瘤仅侵犯胸腺或心包 ,可试行镜下扩大切除。
.
8
⑥ 肿瘤大小:肿瘤的大小并不是中转开胸的绝对原因,如
.
7
④ 肺血管意外出血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最常见
No 的原因。在术中碰到出血时,我们一般先用“花生米”或纱布
压迫出血部位,同时吸净积血,清理术野并做好开胸准备。如 出血能被压迫止住,则压迫5 min后移开纱布,找到确切的出血 部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处理方式:如肺血管压力低,出血量 少压迫后就可能自止;如不能自止,则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及 操作者熟练程度决定内镜下修补还是开胸。如果压迫不能有效 阻止或减缓出血时,应当紧急开胸,以免延误抢救时机。关于
.
5
术中、术后指征比较
No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置管时间、引流量、止痛药用量、住院时间均显著 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O.05)。
Image
.
6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中转开胸手术指征
No ① 淋巴结常常伴随在重要的血管和支气管周围,国人既往发 生肺炎或肺结核者较多,炎症与结核的钙化粘连或肿瘤转移造 成淋巴结增大时往往会使局部的解剖结构不清,增加镜下处理 血管和支气管的难度。同时淋巴结转移也明显增加了中转开胸 手术的风险。因此淋巴结的因素是国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中转 开胸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 随着年龄增长,肺门周围的淋巴结炎症或结核钙化粘连
Image 的几率会逐渐增高,从而增加血管和支气管游离的难度,增加
开胸的风险。因此,年龄可能是一个中转开胸的间接原因。 ③ 左肺上叶动脉分支既短且多,右肺上叶肺动脉第一支在
所有肺动脉分支中距离肺门最近,在游离这两个肺叶的动脉时 容易受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粘连或转移的影响,手术难度较大, 开胸风险最高,特别是左肺上叶。
No 果肿物体积较大,但位于肺组织周边部位,只要能够清楚的显
露肺门结构,即使肿瘤直径在5 cm 以上,亦可在镜下完成手术 ;如果肿瘤较大,位于肺门血管周围,肺叶翻动或肺门显露困 难时,就需要转为开胸手术,缩短麻醉和手术时间,保障患者 的安全。 ⑦ 切开缝合器使用不当:切开缝合器击发后可能会有针孔 的少量渗血,无须紧张,用纱布轻轻压迫后出血即可自止,无
Image 合麻醉,经肋间进胸,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组:患者取侧
卧位,腋中线第6-7肋间做观察孔。单肺通气,让患侧肺萎陷,胸腔镜 下首先分离粘连,确定病灶部位。分离肺裂,解剖肺叶动脉和静脉, 应用腔内直线切割器处理血管和支气管。切除病变肺叶并清扫肺门、 纵隔淋巴结,清扫后严格止血,胸腔应用温盐水冲洗,放置胸管,缝 合胸壁切口。切除肺叶、淋巴结标记好后整腔镜下肺叶切除技术要点
No 肺血管处理技巧:①充分打开血管鞘膜,是游离肺血管分 支安全有效的方法;②肺动脉主干旁及分支间常常有淋 巴结,会给镜下处理血管增加难度,此时不要急于游离 动脉,而是先将淋巴结摘除,冉处理血管就会安全得多 ;③血管的游离长度应尽量长,以免缝合切开器置入困 难甚至撕裂血管,我们通常以能通过卵圆钳前端为标准 Image ;④ 一旦出血,首先通过压迫、钳夹暂时止血,然后将 视野清理干净,多数血管分支出血可通过镜下缝合、钛 夹夹闭等止血。如果遇到镜下无法处理的出血时,应果 断中转开胸,保障手术安全。
Image 需开胸。但如果在放置切开缝合器过程中撕裂血管后壁出血或
缝合切开器无法打开取出时,镜下一般都无法处理,必须要开 胸才能解决,甚至需要开胸后阻断肺门,方能处理。 ⑧ 胸腔粘连:胸腔粘连以往被认为是胸腔镜手术的相对禁 忌证。但现在认为只要耐心、仔细操作,对于弥漫性膜状或条 索状粘连的情况多无需中转开胸。
No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相关内 容Image
2014级胸外科
张驿林
常规开胸手术对照胸腔镜下肺癌根治 术的疗效分析
No 8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57例,女27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 龄(64.2士3.4)岁。术前Kamofsky(KPS)功能状态评分为(96.3土3. 5)分;cTNM分期:I A期l2例,I B期29例,Ⅱ期43例;其中腺癌21例 ,鳞癌35例,腺鳞癌28例;病灶位于左肺35例,右肺49例。排除标准 :合并高血压;术前放、化疗病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两组患者性 别、年龄、KPS评分、cTNM分期、病灶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 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吸复
.
2
KPS评分
No 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100分:无症状和体征,9O分: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 微症状和体征;80分: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症状或 体征;7O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工作,症状显著,60分 :部分生活能自理,需要别人帮助;5O分:大部分生活 Image 需要专人照顾;4O分: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3O分:生 活严重不能自理;20分:需要支持治疗;1O分:濒临死 亡;0分:死亡。
Image 可以提高患者的KPS评分,改善患者指征,我们认为应用胸腔镜
有如下优点:首先为微创手术安全性好,手术过程避免了切断 肋骨,通过小切口和胸腔镜直视下操作,胸背部肌肉损伤小, 术中出血量较小,切口短,视野下操作,对于术中紧急状态, 可 及时扩大术中开口 。微创手术,术后疼痛轻,止痛药的用 药量少,有利于肺功能恢复。总之,胸腔镜治疗肺癌相对于传 统开胸手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更广泛的适应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