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1单片机课件ppt模板

51单片机课件ppt模板

(2)数据总线(Data Bus,DB):用于单片机与外部存储 器之间或与I/O接口之间传送数据,数据总线是双向的。
(3)控制总线(Control Bus,CB):控制总线是单片机发 出的各种控制信号线。
7
如何来构造系统的三总线。 1.P0口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总线 AT89S51受引脚数目限制,P0口既用作低8位地址总线, 又用作数据总线(分时复用),因此需增加一个8位地址锁存 器。AT89S51访问外部扩展的存储器单元或I/O接口寄存器时, 先发出低8位地址送地址锁存器锁存,锁存器输出作为系统的 低8位地址(A7~ A0)。随后,P0口又作为数据总线口 (D7~ D0),如图8-2所示。 2.P2口的口线作为高位地址线 P2口用作系统的高8位地址线,再加上地址锁存器提供的 低8位地址,便形成了系统完整的16位地址总线。
若全部高位地址线都参加译码,称为全译码;若仅部分 高位地址线参加译码,称为部分译码。部分译码存在着部 分存储器地址空间相重叠的情况。
第8章 AT89S51单片机 外部存储器的扩展
1
第8章 目录 8.1 系统扩展结构 8.2 地址空间分配和外部地址锁存器
8.2.1 存储器地址空间分配 8.2.2 外部地址锁存器 8.3 程序存储器EPROM的扩展
8.3.1 常用的EPROM芯片 8.3.2 程序存储器的操作时序 8.3.3 AT89S51单片机与EPROM的接口电路设计 8.4 静态数据存储器RAM的扩展 8.4.1 常用的静态RAM(SRAM)芯片 8.4.2 外扩数据存储器的读写操作时序
1.线选法 是直接利用系统的某一高位地址线作为存储器芯片(或I/O
接口芯片)的“片选”控制信号。为此,只需要把用到的 高位地址线与存储器芯片的“片选”端直接连接即可。
13
线选法优点是电路简单,不需要另外增加地址译码器硬 件电路,体积小,成本低。缺点是可寻址的芯片数目受到 限制。另外,地址空间不连续,每个存储单元的地址不唯 一,这会给程序设计带来不便,只适用于外扩芯片数目不 多的单片机系统的存储器扩展。
通常把单片机系统的地址线笼统地分为低位地址线和高
12
位地址线,“片选”都是使用高位地址线。实际上,16条地 址线中的高、低位地址线的数目并不是固定的,只是习惯 上把用于 “单元选择”的地址线,都称为低位地址线, 其余的为高位地址线。
常用的存储器地址空间分配方法有两种:线性选择法(简称 线选法)和地址译码法(简称译码法),下面介绍。
系统扩展是以AT89S51为核心,通过总线把单片机与 各扩展部件连接起来。因此,要进行系统扩展首先要构造 系统总线。
系统总线按功能通常分为3组,如图8-1所示。
6
(1)地址总线(Address Bus,AB):用于传送单片机发 出的地址信号,以便进行存储单元和I/O接口芯片中的寄 存器单元的选择。
11
AT89S51单片机发出的地址码用于选择某个存储器单 元,外扩多片存储器芯片中,单片机必须进行两种选择: 一是选中该存储器芯片,这称为“片选”,未被选中的芯 片不能被访问。二是在“片选”的基础上再根据单片机发 出的地址码来对“选中” 芯片的某一单元进行访问,即 “单元选择”。
为实现片选,存储器芯片都有片选引脚。同时也都有多 条地址线引脚,以便进行单元选择。注意,“片选”和 “单元选择”都是单片机通过地址线一次发出的地址信号 来完成选择。
4
8.1 系统扩展结构 AT89S51单片机采用总线结构,使扩展易于实现, AT89S51单片机系统扩展结构如图8-1所示。
图8-1 AT89S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结构
5
由图8-S51单片机的存储器扩展既包括程序存储器扩展 又包括数据存储器扩展。AT89S51单片机采用程序存储器 空间和数据存储器空间截然分开的哈佛结构。扩展后,系 统形成了两个并行的外部存储器空间。
10
8.2 地址空间分配和外部地址锁存器 本节讨论如何进行存储器空间的地址分配,并介绍用
于输出低8位地址的常用的地址锁存器。 8.2.1 存储器地址空间分配
实际系统设计中,既需要扩展程序存储器,又需要扩 展数据存储器,如何把片外的两个64KB地址空间分配给 各个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芯片,使一个存储单元只对 应一个地址,避免单片机发出一个地址时,同时访问两个 单元,发生数据冲突。这就是存储器地址空间分配问题。
8
使单片机系统的寻址范围达到64KB。
图8-2 AT89C51单片机扩展的片外三总线
9
3.控制信号线 除地址线和数据线外,还要有系统的控制总线。这些信 号有的就是单片机引脚的第一功能信号,有的则是P3口第 二功能信号。包括: (1)PSEN作为外扩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控制信号。 (2)RD (P3.7)和 WR(P3.6)为外扩数据存储器和 I/O的读、写选通控制信号。 (3)ALE作为P0口发出的低8位地址锁存控制信号。 (4)EA 为片内、片外程序存储器的选择控制信号。 可见,AT89S51的4个并行I/O口,由于系统扩展的需要, 真正作为数字I/O用,就剩下P1和P3的部分口线了。
2
8.4.3 AT89S51单片机与RAM的接口电路设计 8.5 EPROM和RAM的综合扩展
8.5.1 综合扩展的硬件接口电路 8.5.2 外扩存储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软件设计
3
内容概要 许多情况,片内的存储器资源还不能满足需要,为此需 AT89S51单片机进行外部程序存储器和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扩 展。 由于有时需要扩展多片芯片,首先介绍AT89S51单片机的 两个外部存储器空间的地址分配的两种方法,即线选法和译 码法。最后介绍扩展外部程序存储器和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具 体设计。
2.译码法 使用译码器对AT89S51单片机的高位地址进行译码, 译码输出作为存储器芯片的片选信号。这种方法能够有效 地利用存储器空间,适用于多芯片的存储器扩展。常用的 译码器芯片有74LS138(3线-8线译码器)、74LS139 (双2线-4线译码器)和74LS154(4线-16线译码器)。
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