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中国B.新加坡C.日本D.德国【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2、与“上行下效”相关的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评价法【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因此强调榜样示范法在学校德育中的运用。
3、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 )A.初等教育B.平民教育C.义务教育D.普及教育【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普及教育与义务教育不同,不受法律强制性约束。
4、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始于( )A.1789年B.1798年C.1879年D.1897年【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是( )A.1976年B.1986年C.1988年D.1999年【答案】B6、《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捷克教育家( )A.赞科夫B.马卡连柯C.夸美纽斯D.凯洛夫【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7、意志行动的基础是( )A.不随意动作B.随意动作C.意志品质D.兴趣爱好【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随意动作是由意志指引的。
8、反映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素养要求的是( )A.热爱学生B.热爱教育事业C.团结协作D.为人师表【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质体现,也是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素养要求。
9、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负向迁移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忽视其他功能的一种心理倾向。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 )A.1985年B.1995年C.1986年D.1992年【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
11、课外活动不包括( )A.社会活动B.选修课C.科技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选修课是课的一种形式,不属于课外活动。
12、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理解B.巩固C.应用D.迁移【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13、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是( )A.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B.马卡连科的《教育诗》C.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14、“杀鸡给猴看”是(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负强化D.替代强化【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杀鸡给猴看”属于典型的替代强化。
15、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是( )A.教育内容B.教育材料C.教育手段D.教学媒介【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教育手段都属于教学媒介。
16、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产生。
如我国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其中影响和规模最大的是儒、墨两家。
古希腊的智者也以专门教授人们知识为生。
这时,私学教师逐渐形成一种职业。
而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以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
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
17、注意的( )能使人的心理活动或者意识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
A.维持功能B.调节功能C.选择功能D.指向功能【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注意的维持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
18、古希腊的雅典教育特别重视( )A.军事体操教育B.雄辩和演说训练C.“骑士七技”训练D.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古希腊的雅典教育重视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
19、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A.程序编排的原则B.激发动机的原则C.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D.结构主义的原则【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赞科夫强调在教学中应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20、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所遵循的主要教学规律是(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将知识运用于实践,遵循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 )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反思过程D.互动过程E.管理过程【答案】A,B,C中公专家解析: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交织在一起组成。
2、下列活动中,属于智力技能的是( )A.阅读B.驾驶C.运算D.写作E.书写【答案】A,C,D中公专家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一种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写作技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其中写作技能特指写作构思技能。
3、教师的成长阶段包括(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自我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情境阶段E.关注发展阶段【答案】A,C,D中公专家解析: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
4、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的B.学生的学习目标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教师的教学目标E.社会的价值取向【答案】A,C,D中公专家解析: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5、下列属于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的是( )A.主动性B.独立性C.独特性D.问题性E.体验性【答案】A,B,C,D,E三、名词解释1、关键期【答案】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2、社会知觉【答案】社会知觉是个人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四、简答题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1)自我评价法;(2)学生评价法;(3)社会评价法;(4)加减评分法;(5)模糊综合评判法。
2、简述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答案】(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6)自觉纪律教育;(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3、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答案】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
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4、简述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答案】(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5、简述现代学生观的主要观点。
【答案】:(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五、论述题1、试述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参考答案】由于社会知觉、人对人的知觉是极为复杂的,所以实际影响和制约社会知觉过程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
主要包括:①认知者的经验。
认知者的经验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即使同一社会刺激也会有不同的认知内容。
②认知者的性格。
认知者性格的不同影响认知的结果。
③认知者的需要,认知者的需要不同,其认知结果亦不相同。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
认知对象,可以是某个个人、某个团体或其他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
由于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不同,认知结果也不同。
2、试述不同家庭教养类型对个体人格形成的影响。
【参考答案】强调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间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1)权威型教养方式。
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为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
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2)放纵型教养方式。
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
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
(3)民主型教养方式。
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
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六、案例分析题李楠,某中学“宏志班”的一位学生,在她刚15岁时,母亲病故了,她悲痛万分。
这个噩耗同样也震动着老师和“宏志班”里每一个同学的心。
在老师的指导下,班长在征求意见后,让同学们自己制作白花,中间用一朵大白花,周围用53朵小白花扎成一个花圈,代表全班同学的心意,送给故去的李楠妈妈。
李楠在葬礼的第二天回到教室时,发现课桌里装满了慰问卡片。
看着卡片,李楠热泪盈眶,并下定决心振作起来,坚强快乐地生活。
结合新课改相关知识分析此案例。
【参考答案】(1)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2)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培养高尚情感和丰富文化知识的人生体验;(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培养学生自我发展与终身发展的能力。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请关注海南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