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脉造影基础知识及解剖结构分析PPT课件

冠脉造影基础知识及解剖结构分析PPT课件


LM
LAD
LCX
正常冠状动脉解剖
4. RCA:
P
– 近段:第一弯曲 以近
– 中段:第一弯曲 m 至第二弯曲
– 远段:第二弯曲
以远
d
优势分型
1 右优势:85%以上, RCA越过后十字交叉,发 出PD和PL
优势分型
2 均衡型:10%左右, LCA和RCA均发出PD和 PL
优势分型
3 左优势:不到5%, RCA不越过后十字交叉, 由LCX发出PD和PL
• 冠状动脉内超声面积测定法( IVUS):是判断冠 状动脉狭窄程度最准确的方法,但技术条件要求 高,耗费资金大而不作常规
D
d
狭窄程度
Proudilit分级:
正常,无冠状动脉狭窄 二级,轻度狭窄,狭窄小于30% 三级,中度狭窄,狭窄介于30%~50%间 四级,重度狭窄,狭窄介于50%~90%间 五级,次全闭塞,狭窄程度为90~ 99% 六级,完全闭塞,管腔完全闭塞,无血流通过
迂曲成角病变
心肌桥
冠状动脉造影报告
穿刺径路、所用鞘管及导管 描述造影所见:优势型、开口正常/异常、走行区钙 化、LM、LAD、LCX、RCA、血流分级、侧枝血流 分级 结论:冠心病?、几支病变、梗死相关(罪犯)血管 术中情况及处理、用药 术后医嘱
冠状动脉病变的特殊表现
左主干病变 分叉处病变 成角病变 桥血管病变 溃疡 钙化 支架内再闭塞
“瘤样”扩张 血栓 气栓 痉挛 心肌桥 夹层 远段栓塞——无复流
左主干病变
分叉处病变
溃疡与夹层病变
动脉瘤与瘤样扩张病变
血栓
支架内再狭窄与支架内血栓形成病变
远端栓塞与无复流
痉挛
气栓
钙化病变
狭窄长度
• 局限(discrete):<10 mm • 节段(tubular) :10~20 mm • 弥漫(diffuse) :>20 mm
狭窄程度
• 目测直径法:% = (D-d) / D %,最常用(>50%:有 血液动力学意义),有经验的术者准确性很高
• 计算机定量分析(QCA):相对耗时,治疗前为 获得准确的病变情况方使用
冠状动脉TIMI 血流分级
TIMI Ⅰ级: 造影剂部分通过闭 塞部位,梗塞区供 血冠状动脉充盈不 完全
冠状动脉TIMI 血流分级
TIMI Ⅱ级: 部分再灌注或造影 剂能完全充盈冠状 动脉远端,但造影 剂进入和清除的速 度都较正常的冠状 动脉慢
冠状动脉TIMI 血流分级
TIMI Ⅲ级: 完全再灌注, 造影剂在冠状 动脉内能迅速 充盈和清除
按狭窄所累及的血管支数分:如 单支血管狭窄、双支
血管狭窄、三支血管狭窄 左主干
冠状动脉TIMI 血流分级 名称来由: 1986年 TIMI 1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研究
Eugene Braunwald
冠状动脉TIMI 血流分级
TIMI 0 级: 无再灌注或 闭塞远端无 血流
正常冠状动脉解剖
常用缩写
左前降支:LAD
对角支:D 间隔支:S
中间支:RMRCA
左室后支:PLV 后降支:PDA 锐缘支:AM
LCX
RM OM
RV RCA
D LAD S
PLV PDA
正常冠状动脉解剖
1. LM:长度0.2~4cm,直径2.5~5.5mm(4.0mm),无 分支,分出LAD和LCX,可无LM。
小于30%的弥漫性的狭窄称为“不规则病变”。
狭窄的划分
按形态特征分: 如 向心性狭窄、偏心性狭窄、局限
性狭窄
按狭窄程度分 :如 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 按狭窄所在的部位分:如 近段狭窄、中段狭窄、远段
狭窄
按狭窄所在的血管名称分: 如 左主干狭窄、前降支
狭窄、回旋支狭窄、右冠状动脉狭窄、分支血管狭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