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2:2.4 免疫调节(Ⅱ)

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2:2.4 免疫调节(Ⅱ)

第4节免疫调节(Ⅱ)
三、根据前面所学知识总结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四、免疫学应用有哪些?(阅读教材P38-39以及39页资料分析,进行归纳)。

反馈练习
1.科学家斯坦曼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DC细胞),该细胞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

下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C细胞中“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
B.具有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
C.DC细胞处理后的抗原,能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DC细胞能激发T细胞增殖并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2.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的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3.下页表为我国初生幼儿计划免疫的部分列表,通过下表可以发现多数疫苗要多次接种,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幼儿
年龄
应接种的疫苗接种方式预防疾病出生时卡介苗皮内注射结核病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肌肉注射乙型肝炎1个月时乙肝疫苗第二次肌肉注射乙型肝炎2个月时
脊髓灰质炎三价
混合疫苗第一次
口服脊髓灰质炎3个月时
脊髓灰质炎三价
混合疫苗第二次
口服脊髓灰质炎
3个月时
百白破混合
制剂第一次肌肉注射
百日咳、白
喉、破伤风
A.病原体会发生变异,使得接种的疫苗失去效果
B.多次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中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水平
C.疫苗在人体中诱发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时间是有限的
D.因为人的体质不同,一次接种不一定能够产生有效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4.科学研究表明: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下图甲)。

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下图乙)。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细胞可为HIV的增殖提供原料、酶和场所等条件
B.HIV通过攻击红细胞可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和成分有关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在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液免疫无法发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6.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f、g
B.过程二为增殖分化阶段,该阶段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外周免疫器官
C.物质A、B都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D.对切除胸腺的小鼠进行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导致小鼠丧失几乎全部特异性免疫功能,通过输入细胞f可使⑤完全恢复
——★参考答案★——
及时训练
1.[答案]C
[解析]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①~③正确表述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④中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免疫对象表述错误。

2.[答案]B
[解析]T细胞和B细胞都会在受到抗原刺激后分裂、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并形成记忆细胞。

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

3. [答案]D
[解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在免疫过程中均产生记忆细胞,抗体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故D项正确。

4.[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细胞的种类、分布等。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等,吞噬细胞为免疫细胞,A错误;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B正确;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C正确;抗体属于蛋白质,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D正确。

5.[答案]B
[解析]艾滋病是人体感染HIV引起的,故A正确。

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T细胞,机体基本失去免疫能力,故B错。

HIV存在于体液中,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故C正确。

由于艾滋病患者后期几乎无免疫能力,导致其受多种病原体的严重感染,引起多种病症,故D 正确。

反馈练习
1.[答案]D
[解析]各种淋巴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故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它作为抗原会刺激家兔产生特定的抗体,故家兔血清会使小鼠B细胞凝集成团。

由于同一动物体内B细胞和T细胞含有相同抗原,故该家兔血清也可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3.[答案]A
[解析]若病原体发生变异,多次接种同种疫苗也不起作用;因记忆细胞和抗体的存在时间有限,多次接种不仅能提高人体内记忆细胞和抗体的水平,还可以使免疫系统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同时多次接种还可以弥补因体质问题而导致的一次接种不成功现象。

4.[答案]B
[解析]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不能为HIV增殖提供相应的原料、酶和场所等,HIV在其内无法增殖,因此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

HIV通过攻击红细胞不会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可达到治疗AIDS的目的。

5.[答案]B
[解析]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受损,但是有些抗原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在表面,不需要吞噬细胞处理,可直接刺激B细胞、T细胞产生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A项错误。

B细胞缺陷小鼠不能产生体液免疫,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产生效应T细胞,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细胞免疫,B项正确。

有些体液免疫不需T细胞参与,所以T细胞缺陷小鼠可以发生体液免疫,C项错误。

正常小鼠细胞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但并不加强吞噬细胞的作用,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细胞f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物质A为淋巴因子,不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特异性免疫中的关键细胞是T细胞(即图中的细胞b),而不是细胞f。

相关主题